文/莊輝錦 彭 琦
湖北省農業廳充分發揮農業強省的優勢,緊密結合西藏山南地區特色農牧業資源,結合當地實際,大力發展特色農牧產業,為西藏山南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自1994年開展對口援藏工作以來,該廳共選派10 名優秀干部赴西藏山南地區農牧局開展援藏工作,在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農牧業援藏項目和科研合作力度,創新農牧業援藏方式,有效促進了當地農牧業的快速發展和壯大。
突出產業援藏,提升農牧業經濟發展。近年來,在湖北省農業廳的無私援助下,山南地區農牧業生產實現增產增效,農牧業生產基礎條件明顯改善,農牧業生產總量顯著增加,有效促進了農牧民增收。據統計,2014年全地區糧食總產16.21萬噸,牲畜存欄165萬頭,肉類產量3.01萬噸,奶產量6.02萬噸,禽蛋產量1100 噸。目前,地區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有363 家;礱源牌藏雞蛋等7 個特色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在國內農博會上多次獲獎;已建成青稞、油菜、無公害蔬菜、藏藥材、奶牛、人工飼草料等生態農牧業產業基地,建設水平位居西藏自治區前列。
強化智力援藏,推進農牧科技創新進步。湖北省農業廳創新開展智力援藏,援藏工作涵蓋土肥、植保、沼氣等專業。地區農技推廣中心檢測中心通過了全國標準化實驗室專家評審和實驗室“雙認證”工作,成為西藏唯一一家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標準化實驗室和西藏首個地市級具有法定資質的農業投入品專業檢測機構。農村沼氣累計完成5.3萬戶農村沼氣池建設,居西藏7 地(市)之首。全區首個地市級農牧業信息服務平臺在山南地區建成,形成“一個平臺,三個系統”的服務網絡。地區農牧科技取得多項成果,填補了山南地區乃至西藏自治區農牧科技空白,顯著提升了農牧科技發展水平。
加大扶持力度,增強農牧科研推廣實力。近5年來,湖北省農業廳加大對山南地區農牧業援助力度,累計對口援助資金總額達400萬元,無償援建山南地區農牧科技示范園、無公害蔬菜設施基地、農村清潔能源示范基地等現代農牧業科技示范和特色產業基地,無償捐贈農牧業現代化實驗設施設備,顯著增強了山南地區現代農牧科技實力和研究水平,有效提高了農牧推廣服務能力。
大力開展培訓,壯大農牧科技人才隊伍。湖北省農業廳援藏干部充分發揮農牧專業優勢,積極編寫農牧科技培訓教材,組織當地農牧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和指導。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組織知名農牧專家進藏授課,安排地區農牧技術干部到湖北各地掛職鍛煉,使山南農牧科技人員開闊了科技視野、更新了技術知識結構、增強了科技服務本領。據統計,近年來,湖北省農業廳已累計培訓山南地區農牧技術人員200 余人次、農牧民1萬余人次,有效促進了西藏農牧科技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多數技術骨干已成為當地農牧科技推廣事業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