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功清
互聯互通為貿易投資鋪就通途
□ 文/王功清
2015年是“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推進的一年。“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的血脈、經絡,基礎設施又是“互聯互通”的基礎。為了解中國—東盟“互聯互通”現狀,中國—東盟中心組織的赴東盟采訪記者團來到了泰國清孔海關聯檢處以及清盛商港。
清萊府位于泰國的最北端,地處泰國、緬甸、老撾三個國家的交界處,是東盟國家的交通要道。由清孔縣、清盛縣和米賽縣組成,擁有三個關口:與緬甸接壤的美塞關口,與老撾接壤的清盛關口,以及緬甸、老撾、中國的水上交通交匯處——清孔碼頭。
2008年昆曼公路正式通車,然而,這條重要的國際大通道在老撾與泰國交界的會曬被湄公河隔成兩段,過往客貨車輛必須通過擺渡輪才能通過,嚴重影響了中、老、泰三國旅游貿易及貨物運輸貿易的發展。2007年,中、老、泰三方經協商后達成協議,共同修建昆曼公路跨湄公河大橋。大橋全長480米,加上兩側連接公路,工程全長11公里,并于2013年12月正式通車。清孔海關聯檢處就座落于老撾—泰國第四友誼大橋(又名清孔—會曬大橋)附近。
據清萊府副府尹Ratchakhit Sathiranon介紹,清萊府擁有陸路、水路、空運多種運輸優勢。陸路交通的昆曼公路,經過清萊府的路段是從清萊府的清孔縣到老撾磨丁最后進入中國磨憨、景洪、昆明;另一條是R3B公路,其經過清萊府的路段是從清萊府的美賽縣到緬甸大其力、景棟之后進入中國西雙版納的打洛口岸,然后與昆曼公路相連。當下,清萊府也為高鐵建設做準備。清盛港碼頭總經理也表示,從清盛港碼頭運出的貨物途徑老撾以后即可進入中國打洛碼頭。
據清孔海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昆曼公路,尤其是老泰第四友誼大橋的商品中,老撾產品較少,大部分是中泰兩國商品。進入口岸的產品每天約有1600多萬噸,泰國運往中國的產品占據其中的3%,主要是牛肉和水果。進入口岸的車輛每天大概有200多輛,其中貨車占據50%。通過該口岸出入境人員每天約1000人,然而這并不是定量,出入境人員數具體還受季節以及節假日的影響,如中國春節期間人數就較多。
老泰第四友誼大橋建成后,車輛暢通無阻地跨越湄公河,從中國昆明到泰國曼谷的物流時間和成本大大減少,有利地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各國間的經貿往來。清孔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泰國出口的5%的產品都通過該口岸,該口岸也將采取相關措施逐步提高通關便利性,提供更快、更安全的服務。當問及該口岸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時,負責人表示檢查不同類型的產品、貨物以及來自不同國家的、私人或者團體游客是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此次采訪過程中,當論及到東盟國家之間、中國與東盟之間的關系與發展時,“合作”是熱點詞匯。清萊府副府尹以及清萊府相關負責人也均表示,中國與泰國是合作者,不是競爭者。
清萊商會副主席Thanisorn Kradumporn說:“泰國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歡迎中國的國有以及私人企業前來投資。”他表示,泰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來說比較好;對中國來說,東盟是一個廣大的市場;昆泰公路等將中、老、緬、泰聯系在一起;泰國勞動力成本低;泰國是一個多信仰、多文化的國家,有很大的包容性,加之在泰國的華人相對較多,這都為中國企業投資泰國提供了有利條件。
清孔商會的相關負責人稱,清孔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擁有水路與陸路雙重優勢,是通向中國西部重要的貿易門戶。2014年他們到中國昆明考察,現在中國昆明的一些企業已經在清孔進行投資,雙方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在談及投資合作領域時,他們介紹說,中國對老撾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農業,如西瓜、香蕉種植等。希望中國的國有及私人企業前來泰國投資,如到清孔開展香蕉種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