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環,黃倫春
(1.寧波市鄞州區測繪院,浙江 寧波 315100;2.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浙江 寧波 315100)
寧波市鄞州區規劃平臺建設初探
肖玉環1,黃倫春2
(1.寧波市鄞州區測繪院,浙江 寧波 315100;2.寧波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浙江 寧波 315100)

以寧波市鄞州區為例,介紹了城市規劃平臺的構建,該平臺集成了多源、多尺度、多時態的空間數據,能夠實現跨部門、跨行業、多領域的空間信息的共享共用。
智慧城市;地理空間框架;規劃平臺;空間數據;三維
鄞州區規劃平臺的總體目標是:從滿足分局規劃空間數據管理、利用與決策需要及示范引領數字鄞州地理空間框架[1,2]建設出發,基于相關標準體系,采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及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充分利用已有的地理空間數據及規劃空間數據,構建鄞州區規劃空間數據庫和規劃平臺軟件,實現鄞州區規劃空間信息資源統一管理、合理利用及輔助決策,推進信息化建設。
2.1 總體思路
平臺通過集成、整合、加工基礎空間數據庫、調圖系統的規劃數據庫以及三維地理信息數據庫[3],建設CAD及GIS的規劃編制庫、規劃審批庫、控制線數據庫等,形成物理上獨立、邏輯上統一的“一張圖”,最終形成跨部門、跨行業、多領域的空間數據庫;構建基于AutoCAD、Web的子系統,直觀易用,提供檢索各類數據的能力,為區規劃局提供業務辦公與輔助決策。
2.2 平臺總體架構
平臺總體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采用3層架構體系,基于組件化和服務化的設計思想,平臺結構中的各個層次依據各個部分在整個平臺中的角色定位確定,重點考慮層內的高內聚性,層間的低耦合性,每層只關心本身的問題域,并向上一層次提供資源或者服務,這樣單個層的變化只影響到其本身,而不會影響其他的層次。

圖1 系統的總體框架圖
1)運行支撐層。運行支撐層是鄞州區規劃平臺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運行環境、政策法規與標準規范體系、組織機構、安全體系等。
2)數據層。數據層包括基礎空間數據庫[4]、政務電子地圖數據庫、三維數據庫和規劃專題數據庫。規劃專題數據庫包括規劃編制數據庫、規劃審批數據庫和控制線數據庫。為適應平臺需求,庫體形式均采用文件庫與GIS庫相結合的方式。如圖2所示。

圖2 規劃專題數據庫
3)管理層。地理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在數字鄞州地理空間框架[5]系統予以解決。規劃成果管理系統實現對規劃編制成果智能建庫、數據更新、版本管理和過程管理等。
4)服務層。服務層實現對各類要素庫對外發布、交換和共享功能。
5)應用層。應用層為基于地理信息、規劃信息資源、功能接口及數據接口而構建的各類應用系統。本項目中,應用層主要包括管理子系統、CAD工作子系統和Web展示子系統。
3.1 數據庫體系結構
系統數據庫主要包括:基礎空間數據庫;政務電子地圖數據庫;規劃專題數據庫;三維數據庫,如圖3所示。

圖3 數據庫體系結構
基礎空間數據包括DLG、DEM、DOM等;規劃編制數據包括總體規劃、控規、土地利用規劃、各類專項規劃及紅線、藍線、綠線等;規劃審批數據主要是“一書兩證”規劃審批信息,包括選址紅線、用地紅線、建設工程紅線;控制線數據庫主要包括規劃路網、規劃河網等。
3.2 基礎空間數據庫
基礎空間數據庫由鄞州區基礎地理信息系統負責更新維護。
基礎空間數據主要是指描述客觀實體的基本地形圖要素、影像等,如圖4所示。

圖4 基礎空間數據庫
1)系列比例尺數字地形圖數據。
2)高分辨影像數據。
3)數字高程模型數據。
3.3 政務電子地圖數據庫
政務電子地圖數據庫是一個多數據源、多比例尺數據庫,地理坐標系為寧波獨立坐標系,數據為ArcGIS Geodatabases數據格式。電子地圖數據庫,在基礎影像與數字線劃庫的基礎上進行生產建設,刪除部分測繪專業要素,增加一些具有普遍共享性的政務公共信息,形成標準的政務基礎地理底圖數據。
3.4 三維數據庫
三維場景地圖[6],通常根據DEM、DOM、DLG等數據,以及真三維模型按照一定高度、視角和燈光效果進行渲染輸出、加工制作而成。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根據確定視角參數,求算二三維地圖數據坐標對應關系;對標準三維虛擬模型按照已確定視角進行渲染輸出。同時,對背景影像DOM數據進行扭曲變形等處理;對道路、河流等實體矢量數據進行文字標注;由于真實河流面美觀度不足,因此還要進行水面材質調整等。并且對二維矢量數據進行預處理,用于疊合對準控制。最后,將渲出模型和地面進行整體疊加;由于數據范圍不斷擴大,還要將不同區域數據進行拼合、集成;對整個地圖畫面進行色彩調整、整飭;最后,對地圖添加坐標信息,進行輸出。
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三維模型所需信息,根據攝影測量原理,生成基礎模型,然后進行內業紋理貼面,生成標準三維建筑景觀模型[7]。
3.5 規劃專題數據庫
長期以來,我國的傳統教學思想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善,這也是影響小學情境教學法應用的最大問題。在傳統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化、模式化,無法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久而久之,不僅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很多小學生討厭上語文課,甚至對語文教學形成抵觸。
規劃專題數據庫包括規劃編制數據、規劃審批數據和控制線數據庫。
規劃編制數據包括總體規劃、控規、控制線及各類專項規劃;規劃審批數據主要是“一書兩證”規劃審批信息,包括選址紅線、用地紅線、設計條件等。
規劃數據庫的建設主要通過2種途徑獲得:①通過加工、整理錄入到一張圖數據庫中;②利用鄞州區規劃平臺直接獲得。
控制線數據庫包含規劃路網、河網、軌道等,采用人工處理方式入庫。
鄞州區規劃平臺的建設,轉變了政府職能,促進了科學決策及各部門間信息共享,減少重復建設,同時也提高了政府資源管理的能力和政府業務辦公效率,推進了鄞州區信息化建設,從而達到了推動“智慧鄞州”的作用。
[1] CH/T 9003-2009.地理空間框架基本規定[S].
[2]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技術大綱[R].北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2009
[3] CH/T9005-2009.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基本規定[S].
[4] 曹建成.城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設計與實現[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0,33(2):55-58
[5] 薦軍.城市基礎地理信息平臺框架及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中國科學遙感應用研究所,2005
[6] 謝年,向煜,徐艇偉.基于規則的快速三維建模技術研究[J].城市勘測,2013(4):5-8
[7] 楊建思,杜志強,彭正洪,等.數字城市三維景觀模型的建模技術[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3,36(3):37-40

圖5 污染事故基本信息

圖6 應急預案
可見,系統結合時態GIS模型,能對每一個時間段的水質擴散狀況進行實時顯示。但是, 由于水污染突發事件在發生規模、過程、水域背景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如何合理選取計算參數仍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2] 許劍輝,解新路,付媛潔,等.突發性污染事故的時空模擬及可視化[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2,17(8):52-56
[3] 韓曉剛,黃庭林.我國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統計分析[J].水資源保護,2010,26(1):84-86
[4] 孫耀,楊武年,李剛.基于GIS技術的河流污染動態模擬系統[J].測繪科學,2007,32(3):86-87
[5] 高偉,李功權,胡海龍.基于GIS的荊州市水利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地理空間信息,2007,5(2):71-74
[6] 吳迪軍,黃全義,孫海燕,等.突發性水污染擴散模型及其在GIS平臺中的可視化[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34(2):131-134
[7] 瞿俊,何強,肖海文,等.三峽流域一體化水污染應急管理系統開發及應用[J].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2010,32(2):128-133
[8] 丁賢榮,徐健,姚琪,等.GIS與數模集成的水污染突發事故時空模擬[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1(2):203-206 [9] 常蒲婷 ,楊侃,侯學勇,等.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模擬分析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2009,27(3):38-41
[10] 李宏偉,柳佳佳,李成林.基于GIS的河流水環境污染模擬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7,32(2):126-128
[11] 朱桂才,余文斌.荊州市護城河水體污染及生物修復[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6,34(4):23-25
[12] 張超,楊秉賡.地理信息系統服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3] 王光謙,劉家宏.數字流域模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14] 肖長來,梁秀娟.水環境監測與評價[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第一作者簡介:劉章恒,碩士,研究方向為基于GIS的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P208
B
1672-4623(2015)03-0061-03
10.3969/j.issn.1672-4623.2015.03.022
肖玉環,工程師,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測繪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