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靜
奔跑吧 “十強縣”!
·本刊記者 李靜
2015年8月底,省統計局按照全省175個縣(市、區)的經濟綜合實力,評出2014年四川省“十強縣”,依次是:龍泉驛區、雙流縣、涪城區、新都區、溫江區、郫縣、青白江區、旌陽區、翠屏區和新津縣。
對“十強縣”出爐的意義,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這樣評價:“四川省縣級經濟綜合評價工作自1994年啟動以來已走過21年,由此產生的‘十強縣’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明珠’,是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是夯實四川省經濟底部基礎、實現多點多極發展的重要力量。”
縱觀四川“十強縣”,他們呈現出什么樣的特點?他們對縣域經濟的發展可以提供哪些參考?
受經濟基礎、發展水平、地理區位等因素影響,“十強縣”名單相對穩定,2012年以來連續3年入圍名單無增減變化。雖然“十強縣”成員沒有變化,但排位情況卻呈現新變化,其中2013年龍泉驛區榮登榜首,改變了雙流縣18年獨占鰲頭的局面;2014年排名第6-9位的縣(區)波動較大,其中郫縣、青白江均比上年提升2位,旌陽區、翠屏區分別下降2位,第10位新津縣位次穩定。
此外,從分布看,除了第1位的龍泉驛區和第9位的翠屏區屬于丘陵地區縣,其他8位均屬于平原地區縣。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地域優勢為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
在熊建中看來,這樣的穩排位反映穩增長。“十強縣”前五位的縣(區)經濟發展勢頭較好,特色產業突出,排名相對穩定。
9月4日,2015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龍泉造”汽車獲得多家國內外媒體的關注。沃爾沃60系推出新款,野馬汽車電動SUV亮相,一汽大眾新速騰和全新捷達吸引眾多目光……“龍泉造”汽車成為成都車展的主角。龍泉驛區是四川省汽車工業重地,“汽車城”已經是它的代名詞,汽車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能量顯而易見:2014年,龍泉驛區汽車整車和工程機械整機產量累計90.5萬輛,整車和整機主營業務收入1074.5億元。
此外,雙流縣臨空服務業發展優勢突出,涪城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財稅收入穩步提升,新都區家具產業和物流園區發展勢頭強勁。有這樣強大的產業支撐,“十強縣”經濟實力超群,有數據為證:經初步測算,2014年“十強縣”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9.5%,拉動全省經濟增長1.7個百分點;GDP總量占了全省五分之一,人均GDP為7041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實現經濟總量5107.4億元,比上年增長9%,總量比全省第二大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多173.7億元。
全省參加評選的175個縣中,平原地區縣以8位占據榜單絕對優勢,丘陵地區縣有2位上榜,而盆周山區縣和民族地區縣則沒有一個縣上榜,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四川省“十強縣”分布不均勻。而縱觀近年來的全省縣域經濟“十強縣”,一直都有分布過于集中、排位鮮有變動的特點。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認為,這顯示出四川省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仍較突出。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了解決不均衡的問題,四川省提出了多點多極支撐戰略。“多點”,就是要做強市州經濟梯隊,“多極”,就是要做大區域經濟板塊。盛毅說,現在看來,這個任務還很艱巨。面對這種局面,關鍵在保持平原地區縣經濟提升發展的同時,繼續帶動其他地區經濟的發展,其他地區自身也要加速發展。

俯瞰雙流縣城。供圖/雙流縣委宣傳部
9月11日上午,西昌市實施邛海瀘山景區規劃暨海南片區環境整治工作動員大會召開。這是西昌市徹底整治亂修濫建、打造缸窯特色旅游小鎮的關鍵舉措。海南鄉地處邛海、瀘山景區核心區,自然條件優美,近年來,伴隨著西昌旅游業尤其是邛瀘景區的快速發展,村民私自違法違規建房現象較為嚴重。
西昌市在充分考慮景區的發展與老百姓的需求后,決定整治違規房屋,打造缸窯特色旅游小鎮。海南鄉黨委書記楊祥福說:“這有助于提升景區形象,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助推旅游產業發展,實現富民增收目標。”每逢旅游旺季,邛海周邊總能吸引眾多游客,缸窯特色旅游小鎮距離濕地六期入口不遠,將為旅游小鎮帶來滾滾客源和真金白銀。
西昌市在全省民族地區縣中排名第1位,在全省縣級經濟綜合評價中排名第12位,它的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將成為沖擊“十強縣”的有力競爭者。
有專家預言,未來四川“十強縣”的席位將充滿更多的“變數”,丘陵大縣與平原大縣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以西昌市為代表的民族地區縣和以峨眉山市為代表的盆周山區縣,都將向“十強縣”發起猛烈的進攻。“十強縣”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明珠”,是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是夯實四川經濟底部基礎、實現多點多極發展的重要力量。
就在我省公布“十強縣”的前夕,8月 22日,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名單公布,我省雙流縣和郫縣入圍。其中,雙流縣排名第13名,較去年上升一位;郫縣由上屆第66名升至63名。
和往年一樣,這次的全國百強縣主要還是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相對于江蘇的26個縣上榜,我省只有兩個縣進入全國百強,則顯得捉襟見肘。熊建中說,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仍需要不斷增強發展實力。“十強縣”發展規模和實力與沿海縣域經濟發展仍有較大差距。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四川省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十強縣’也面臨經濟增速放緩、轉型升級緊迫等問題。”熊建中說。
為了應對下行壓力,轉型升級成為“十強縣”面臨的重要課題。雙流縣在打造臨空經濟升級版方面,有自己的優勢。
3月24日上午10點,摩爾多瓦國家館12個貨柜、23款總價值約2000萬元的進口葡萄酒從雙流綜保區西卡口入區,通過查驗中心到達保稅倉庫,實現了首批大宗進口商品的就地清關。半年來,雙流綜保區進口食品展銷中心延展平臺不斷擴展,積極樹立和提升雙流綜保區進口商品直銷中心品牌,讓蓉城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便捷實惠地購買進口商品。而今,在雙流綜保區進口商品展銷中心,不僅可以買到來自歐洲、南美等20余個國家上千款進口食品,還能買到餐具、化妝品等進口商品。
雙流縣依托擁有國際機場、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和成都綜保區雙流園區的平臺優勢,抓好臨空經濟區發展規劃,大力發展臨空商貿、臨空物流等臨空服務業,加快打造“臨空經濟升級版”。
為了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步伐,省委、省政府年初印發了《2015年縣域經濟改革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方案》,明確提出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城鄉一體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六個方面的20條改革措施。“十強縣”有望在改革中煥發新活力,繼續譜寫強縣新篇章。(責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