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妍婕 圖/廉鋼
傳承文脈 創造未來
·文/李妍婕 圖/廉鋼

非遺現場舞蹈表演。

鐵板浮雕藝術。

臺灣染織工藝傳人現場演繹。
9月11日,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盛大開幕。本屆非遺節時值中國文化遺產日設立十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圍繞“傳承文脈、創造未來”這一主題,以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為重點,聚焦“現代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這一時代課題,探索“互聯網+非遺”“文化+雙創”的融合發展路徑。
本屆非遺博覽會展覽面積近5萬平方米,吸引了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400多個項目、近200位傳承人參展,加上非遺博覽園常態的展示項目,參展項目超過1000項,規模為歷屆之最,堪稱國內乃至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非遺主題博覽會。特別是設立國際專區,國際項目創新高,使本屆非遺國際論壇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業內專家共襄盛舉、社會代表積極參與的世界對話平臺。
作為今年非遺節最重要的活動,主辦方為市民奉獻了一出出精彩紛呈的非遺大戲臺,特別邀請五大洲的14支國外隊伍、27支國內隊伍共2300余名演員,在非遺博覽園、分會場等地演出130余場,國際國內優秀的傳統戲劇、曲藝、民樂和舞蹈等劇目,面向公眾開展惠民演出。(責編:彭納)


羌族舞蹈。

民族舞蹈,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