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郫紀宣
權力“任性”的惡果
文/郫紀宣
“我實在對不起妻子,全家人都因我有個體面的工作引以為豪,而我卻給他們帶來了這么大的心理負擔,這么大的影響,真是追悔莫及。”這是郫縣城管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王勇在法庭上所作的最后陳述。

(作者/楊仕成)
2011年9月,王勇出任郫縣城管局局長一職。對于王勇來說,這既是對他之前工作的肯定,也是黨組織對他的信任與培養,更是他施展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大好機會。
但這位新任局長,手握權力,要么不謀其政,要么不顧法律法規、亂謀其政。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間,在騰龍河城市公園景觀帶房屋出租管理工作中,王勇利用職務之便,沒有經過任何招投標和公示,就將部分房屋以明顯低于市場價租了出去,并收受“感謝費”共計人民幣1.2萬元。得到好處的王勇并沒有收手,反而因為品嘗到了權力帶來的甜頭,變得肆無忌憚起來。2013年6月,王勇再次低價將部分房屋出租,并收受“感謝費”人民幣1萬元。
大筆一揮,錢就輕松到了手里。此時的王勇,已經迷失在了權力的欲望中,覺得什么事兒自己都可以說了算,于是隨心所欲,該做的事情不想做就不做,不該做的只要自己愿意就能想辦法做。
作為“全國文明縣城”,郫縣對環境建設要求非常高,投入也非常大。而城區的環衛工作,是由政府招標,交由專業的環衛公司來負責維護。作為城管局“一把手”,王勇手里握著為這些環衛公司考核打分和劃撥資金的權力。而這項權力,很快就成了王勇用來斂財的工具。環衛公司為得到“關照”,先后多次給王勇送來“好處費”,王勇都一一“笑納”。后經查,2012年至2014年期間,王勇收受環衛公司送給的“好處費”共計50萬元。
慢慢地,王勇從別人手里得到的錢越來越多,但他卻驚訝地發現,這些錢帶來的,并不是快樂,而是恐懼。“收了這些錢,自己一直擔驚受怕,想到總有一天,萬一要查起來,自己就會身敗名裂。”王勇對辦案人員說起自己當時的內心感受。但是,王勇排解這種恐懼的方法,卻是不斷地變著花樣斂財來麻痹自己,他開始覺得這些錢是他應得的,是他辛苦工作的一種補償。失控的權力猶如毒品,已經讓王勇難以自拔。
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王勇仍然執迷不悟,欺下瞞上、頂風作案。除了憑手握對轄區內環衛公司評分的職能權力大肆收取賄賂外,更虛套國有資產幾十萬元,將黨紀國法拋諸腦后。
2014年9月26日,王勇被立案調查。同年10月11日,王勇因涉嫌受賄罪被執行逮捕。
2014年12月10日,王勇被提起公訴。2015年1月14日,郫縣人民法院判決王勇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六個月。
此時的王勇幡然醒悟,但是,悔之晚矣。正如他在自述書中所寫的那樣,“開始還小心翼翼,當了局長以后,覺得自己權力大了,收受別人的好處費和紅包,不是多大的事情,于是放松了警惕。到后來,收不住手,剎不住車,以至于違反了黨紀國法,現在后悔也無濟于事了。”從黨政干部到階下囚,王勇從不以為然的“收點兒”,到理所當然的“補償”,再到果不其然的結局,經歷了自我膨脹,到自我麻痹,最終自我毀滅。如今的王勇,只能在高墻內長流悔恨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