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定點包扶瑤前村成果見聞"/>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歐陽和德 鄧恢萌
寒冬時節,走進禾水沿岸的江西吉安縣敦厚鎮瑤前村,卻洋溢著暖意:但見整潔的村道,嶄新的民居,上百米長的文化長廊,蕩漾著孩子們歡聲笑語的健身廣場,集娛樂與保健為一體的居家養老院……好一幅“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的桃源圖畫!
這是曾經的瑤前?村支部書記杜新華見我詫異,笑著指了指村中心那口蓄水塘和祠堂說:我們村現在除了這兩個“地標”,其他都變了,這一切多虧了“省人大”的幫扶!
僅僅幾年前,人所共知的瑤前村的景象是:道路泥濘,污水漫流,令人搖頭。不僅如此,瑤前村雖然臨近縣城,卻是有名的“燈下黑”,要山沒山,靠水缺水,地勢低洼,易澇易旱。全村85%的耕地只能耕種一季水稻,農業基礎設施相當薄弱,農業生產的用電、排灌、抗旱設施都老化落后,大旱大澇年成產量甚至不足三成。村民老的在家種著幾畝“望天坵”,年輕少壯只能選擇外出務工了。2011年的年人均收入才1980元左右。
都說瑤前這個小村名中藏“玉”,然而這塊璞玉在歲月的掩藏下埋得太深。瑤前,何時得以從貧困的土地里淘出,綻放開你原本熠熠生輝的光華?

瑤前進村路口
2011年底,江西省人大辦公廳機關工作組帶著“黨旗引領致富路,攜手共建新農村”使命駐瑤前定點幫扶。三年來,工作組的扶貧碩果累累 :供籌措資金433萬元,完成了供電線路改造、排灌渠道修建、新修進村水泥道路、新建蔬菜大棚、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30余個。2014年瑤前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5020元。通過一系列的幫扶,瑤前村在全鎮工作排名領先:先后獲得村級重點工作目標管理考核一等獎、2013年先進基層黨組織、2014年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省人大機關扶貧組幫扶的變壓器
“瑤華的明艷,出自奮斗的汗水”。在設施扶貧、產業扶貧、智力扶貧、保障扶貧的路上,省人大機關工作組把瑤前村當作一塊拙璞,如琢如磨,傾注了深情。
扶貧工作組初到瑤前村,正臨近新春,一樁火急火燎的難事擺在眼前,考驗著工作組的扶貧誠信——村里電壓負荷嚴重不足,數九嚴寒村民不敢用電取暖,但還時常遭遇跳閘斷電,電視也看不上,蠟燭仍然是村民家中必備的“光明大使”。工作組立即與省電力公司聯系,并在縣電力公司的協助下,趕在春節前幫助村里改造了村級老化電路,把三臺變壓器從30千瓦更換成全新的100千瓦,讓瑤前村家家戶戶有了實在的“春節聯歡”。工作組接下來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摸清村情。工作組上門為貧困戶送上大米和食油,并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生產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心,盡早脫貧。
“天晴一塊銅,下雨一包膿”,是瑤前村過去交通狀況的寫照。糧食賣不出,肥料運不來,村民為此吃盡了苦頭。“這村道必須通!”扶貧工作組不辭辛苦多次跑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爭取支援,落實了65萬元,興修公路及巷道硬化3.8公里,實現了各村組公路連片貫通,硬化到每戶村民的家門口,解決了全村老百姓的全天候交通出行;新修或改建排灌渠道1500米,修建小型排灌站二座、抗旱井5個,整治加固水塘4個,形成了能夠抵御較大旱澇災害的農業灌溉水網體系,農田直接受益面積近800畝;為了進一步完善交通設備,以及務工人員和學生早出晚歸出行安全,工作組又于2013年為瑤前村安裝上了30多盞明亮的路燈。說起路燈,村民滿懷感恩之情,禁不住伸出拇指:“工作組是做實事的,修好了路我們心里已經很感激了,可是他們還考慮到村民騎車沒燈的細節。有了路燈,我們這兒風氣明顯好了。菜農趕早去蔬菜棚摘菜、送菜去縣城也方便了。”
2012年初,工作組根據瑤前村近城特點,結合吉安縣設施蔬菜產業規劃,制訂了“發展集約型的大棚經濟作物,提高農民收入”的幫扶策略:向省農業開發辦爭取項目資金20萬元,用于蔬菜種植所必須的灌溉、電力設施建設。村民毛遠鵬早年在外務工掌握了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家鄉技術不成熟,自身資金不足,一直無法實現自主創業。這次他成了第一個受益人。2012年毛遠鵬就在扶貧工作組的幫扶下種下100個大棚西紅柿,實現了農超對接。經過兩年的發展壯大,他家的蔬菜已通過專線通道遠銷到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大超市了。在他的帶動下,全村如今已有4戶種菜致富。
除種植外,工作組還積極發展瑤前村的養殖經濟。村民劉金偉本在外務工,當得知工作組來家鄉幫扶的消息,他決定返鄉再創業。工作組為他制定了一套扶貧方案,不僅幫助他爭取到一筆貼息貸款,還專程從省畜牧局請來專家到牛棚現場技術指導。經過短短兩年時間,他養牛的存欄數從最初的幾十頭發展上百頭,實現了脫貧。同時,為了避免產業影響居住環境,實現零排放,工作組組織村里的肉牛養殖戶到南昌、萍鄉、贛州等地學習先進養殖技術和排污技術。通過技術處理后的牛糞不僅沒有臭味,還可以變廢為寶,變成蔬菜種植戶最需要的有機肥料。
知識是改變命運的橋梁。為全面提高貧困村村民素質,強化科技致富力量,工作組還幫瑤前村建立了一個資料豐富齊全的農村書屋。各種養殖、種植、養生技術等書籍共有1000余冊。之前村民種養技術全靠經驗,如今不僅有工作組請來的技術專家,更有各種專業書籍可參考查詢。每到周末,村民只需到村部書屋翻一翻,這地里田頭的活兒接下來要注意什么事項心里就有數了。更有其他一些雜志報刊,村民不出村便天上地下國內國外全知曉。

省人大機關工作組成員察看蔬菜大棚
瑤前村有140多位老人。從前陰冷的冬天,老人基本只能在屋里烤火,床上躺著,天氣好時墻角曬曬太陽。如何讓老人們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學?工作組與省老齡委聯系,捐贈了一批價值10余萬元的健身器材,并在村里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備有棋牌室、圖書室、影視室、網絡室、醫務室,醫務室有專業設備和專業護士,保證基本醫療不出村。
省人大常委會的領導和干部職工始終心系瑤前村的困難群眾,關心他們的生產生活。在春節、中秋等重要節日,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領導和扶貧工作組都會親自來到瑤前村上門走訪五保戶、特困戶和重點優撫對象。三年來,先后走訪慰問貧困戶30多戶次,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折合人民幣3萬余元,表達了省人大機關干部職工對他們的關切之情。扶貧工作組在開展扶貧工作期間,始終將構建和諧文明新農村作為扶貧工作的應有內容,指導村“兩委”班子創新基層管理理念和方法,做好村民矛盾預防和糾紛化解工作,在村委會設立了農民說事室和糾紛調處室,村委會治保主任兼任室主任,要求“兩委”班子成員定期接待來訪村民。對村民間的糾紛,村“兩委”主要干部都主動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上門調解,確保糾紛不出村,矛盾得到及時化解,努力構建文明和諧的鄉村新風尚。
在村中倘佯,不時聽得村民對省人大機關扶貧工作組的贊揚。他們說,省人大工作組每月駐村20天以上,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談心交友,知村情,曉民意。在家的村民中無論婦孺都能叫出一兩個以上工作組成員的名字,家家都能找出工作組代表的手機號碼。在瑤前村民心里,這些淳樸直爽的城里人和自己沒有太大區別:“工作組就和自家人一樣貼心。”
“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而已”。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扶貧工作組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把禾水河畔這顆被歷史遺忘太久的明珠琢磨成光彩奪目的瑤華圃。
歐陽和德,吉安縣扶貧和移民辦;鄧恢萌,吉安縣調查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