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記者陶麗)2015年3月11日,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在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六樓后樂廳舉行“蕭卡同志追思會”,蕭卡的生前同事、部下、老友、家人的代表,市會及各分會負責人參加了追思會。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回憶蕭卡同志不平凡的一生,追思與他曾經相處的點點滴滴,現場氣氛既肅穆莊嚴又溫馨感人。
2015年2月8日,中共上海市委原秘書長、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名譽會長蕭卡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華東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6歲。2月14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銀河廳舉行蕭卡同志告別儀式,上海各界300多人參加了告別儀式。俞正聲、李源潮、孟建柱、韓正、江澤民、朱镕基、溫家寶、曾慶紅、徐匡迪、楊晶、楊雄、殷一璀、吳志明、楊曉渡、楊堤、周克、丁公量、傅一夫、余琳、周波等送了花圈。
蕭卡同志(原名蕭克材)生于1919年9月9日,湖南省湘鄉縣人,1937年9月參加革命,1938年1月入黨;1940年10月起歷任新四軍一師政治部干事、科長、團政治處主任、師部秘書,南通掘馬北區區委書記,南通縣委組織部部長;1949年渡江戰役中,任29軍87師260團政委,參加了解放上海的戰斗。

蕭卡
1949年11月,蕭卡同志轉業地方工作。1952年從南京調上海后,先后任上海市電機廠黨委書記、廠長,上海市電機局、市儀表電訊局、市機電二局局長,上海市航空工業公司負責人,市國防工辦副主任,市航空辦黨組書記、主任,上海市委秘書長,上海市顧問委員會常委等職。1993年離休后,他擔任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
追思會上,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謙楨介紹了蕭卡同志生平。研究會名譽會長阮武昌在發言中,回顧了蕭卡自1993年擔任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20多年來,對研究會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發言另發)。蕭卡的老同事、老部下呂德鳴,追憶了他與蕭卡長達55年的交往,著重回憶了蕭卡作為上海航天基地的開創者和奠基人,組織領導研制紅旗地對空導彈建立的功勛。曾任蕭卡秘書、《雨洗風磨八十年——蕭卡憶述》一書主編沈曉明,介紹了這本書的成書過程和蕭卡領導研制“運十”大飛機的內幕。研究會六師分會常務副會長張曉宇,回顧了父親張強生與蕭卡在戰爭年代特別是在解放上海戰役中并肩奮戰的崢嶸歲月。新四軍老戰士、大江南北雜志社顧問陳揚,深情回憶了蕭卡為《大江南北》雜志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促進發展的情況(發言另發)。蕭卡的女兒蕭小蘭講述了兒女眼中的父親蕭卡——一個不追求名利、不計個人得失、低調務實、“有大情懷”的人。
最后,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劉蘇閩講話。他說,蕭卡同志的革命生涯,突出體現出他的革命意志、拼搏精神和優秀品質。我們要學習蕭卡同志的三種精神:一是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二是敢于攻堅克難、勇于開拓創新的艱苦奮斗精神;三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我們要很好地學習革命前輩的革命精神,傳承他們的優良傳統,為繼續做好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工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我們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