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斌 梁社富 李佳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放射科,湖北 宜昌 443000)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排毒器官,對機體正常運行是至關重要的[1]。肝細胞肝癌、局灶性結節增生(FNH)及海綿狀血管瘤等是其多發的占位性病變。由于不同性質肝占位的治療方法差別較大,因此準確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十分重要。臨床上,盡管肝臟檢查的常用方法是CT 和超聲,但由于MRI組織分辨率較好,且可以進行多角度和多種數據成像,所以可以對肝臟實質、肝內膽管及血管系統提供更加詳細、專業的診斷評估[2,3]。本研究中 我們選擇2012年2月~2013年5月接受手術治療的30 例 肝Ca 和30 例FNH 患者進行對照研究,比較分析其MRI資料,探討肝Ca和FNH 的MRI平掃及強化特征。
1.1 一般資料 60 例接受手術治療的肝臟病變患者,依據病理結果分為肝Ca組和FNH 組各30 例。肝Ca組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齡31~73歲,平均(52.2±5.5)歲;FNH 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29~79 歲,平均(48.8±6.5)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遵循知情、自愿和隨機原則,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磁共振檢查設備選擇GE excite 3.0T 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線圈選擇八通道相控陣線圈,呼吸觸發?;颊叱R幬改c道準備,禁飲食6 小時以上。體位選擇仰臥位,頭先進,以劍突下為中心定位。掃描序列包括常規橫斷位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序列,冠狀位T2WI,增強掃描序列選擇動態增強LAVA 序列。掃描范圍自肝頂以上至肝下角以下。造影劑選擇馬根維顯,0.1mg/kg,應用高壓注射器團注,動態增強掃描包括動脈期(18s)、門脈期(55s)及延遲期(90s)。檢查完成后,評價圖像質量是否滿足診斷要求。將所有磁共振數據傳輸至ADW4.2后處理工作站,通過GE 專業后處理軟件分析病變的位置、形態、數量以及各個期信號的特點,對肝Ca及FNH 的特征進行比較。
1.3 觀察指標 比較肝Ca與FNH 大小及在肝內的分布情況。分析和比較兩者影像學特征,包括T1WI、T2WI信號特征;動脈期、門脈期及延遲期信號變化;中心瘢痕、供血動脈、假包膜、門靜脈癌栓及肝硬化背景情況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肝Ca與FNH 大小及分布情況比較 肝Ca與FNH 在肝左右葉分布及徑線大小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但FNH 位于肝包 膜下的比例為40.0%,顯著高于肝Ca 的13.3%,差 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肝Ca與FNH 大小及分布情況(n,)Table 1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liver Ca and FNH

表1 肝Ca與FNH 大小及分布情況(n,)Table 1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liver Ca and FNH
注:兩組比較,①P<0.05
2.2 肝細胞肝癌與FNH 影像學特征比較 FNH 與肝Ca的T1WI均以低信號為主,比例分別為83.3%和86.7%;T2WI均以高信號為主,比例均為86.7%。動脈期均表現為高信號(100.0%);門脈期肝Ca以低信號為主(93.3%),FNH 以高信號為 主(100.0%);延遲期肝Ca以低信號為主(90.0%),FNH 以等信號為主(90.0%)。FNH 存在中心瘢痕和顯示供血動脈的比例分別為83.3%和43.3%,均顯著高于肝Ca;肝Ca存在假包膜、門靜脈癌栓及肝硬化背景的比例分別為46.7%、30.0%和56.7%,顯著高于FN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A~F。

表2 肝細胞肝癌與FNH 影像學特征的比較[n(×10-2)]Table 2 Imaging feature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FNH

圖D~F 局灶性結節性增生,D:T2WI呈略高信號,中心瘢痕呈明顯高信號;E:動脈期,病灶明顯強化,中心瘢痕呈低信號;F:延遲期,中心瘢痕呈高信號Figure D~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D:T2WI slightly higher signal,central scar showed high signal lesions;E:Arterial phase,enhanced obviously,central scar showed low signal;F:Delay phase,central scar showed high signal
臨床上,除了采取多普勒超聲及多層螺旋CT 的方案之外,MRI 也是一項診斷肝臟病十分重要的方法。MRI是通過強大的磁場及射頻脈沖對人體內氫質子的作用而轉換成像,因而具有多角度、多項數據的優點,對于病變軟組織的分辨率很高,無輻射損傷[4]。研究顯示,MRI不僅軟組織分辨率高,其敏感性及特異性更高,故對FNH 內星芒狀結構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多普勒超聲及多層螺旋CT[5]。到目前為止,尚無損傷人體的個案報道。因此,MRI是診斷FNH 與肝Ca的一項重要檢測手段。
肝Ca是肝臟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死亡率高。研究顯示,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炎后肝硬化是其重要的發病因素。甲胎蛋白(AFP)是其最敏感和特異的腫瘤標記物。腫瘤血管供血可以來自門靜脈及肝固有動脈,其中肝固有動脈供血占90%以上,因此增強掃描顯示肝Ca于動脈期顯著強化,門脈期及延遲期造影劑迅速廓清,呈典型的快進快出特征。部分肝癌病變中也存在中心瘢痕,其病理基礎為壞死組織,因此于CT 呈低密度,于磁共振呈長T1、長T2信號,增強掃描無強化[6]。FNH 則是常見的肝臟良性腫瘤,女性多見,發病年齡略低于肝Ca,可以單發或多發,但以單發多見,病變位置多較表淺。多因腹部腫塊就診或僅于健康查體時發現。FNH 由增生的肝細胞組成,細胞呈條索狀排列,其內可見肝巨噬細胞及血竇,并有放射狀纖維分隔[7]。其供血具有一定特征性,供血動脈自中心向周圍輻射狀分布,血液引流至肝小葉中心靜脈或鄰近肝竇內。流行病學研究顯示,FNH 直徑多<5cm,邊緣光滑無包膜。中心瘢痕為其特征,瘢痕組織內包括靜脈竇,增生的膽管和纖維結締組織[8]。其CT 或MR 增強掃描特征為快進慢出特征,中心瘢痕延遲強化為其特征性表現。本研究顯示FNH 位于肝包膜下的比例顯著高于肝Ca,說明FNH 在肝內分別具有一定的特征,與肝Ca差異顯著。在MR 信號方面,兩者均多表現為長T1、長T2信號,但增強掃描,肝Ca為典型的快進快出特征,而FNH 為快進慢出特征,且中心瘢痕延遲強化為FNH特征,比例高達83.3%。提示若病變延遲強化出現中心瘢痕高信號,則強烈提示FNH 診斷。另外,研究還顯示假包膜、門靜脈癌栓及肝硬化背景支持肝Ca診斷,比例分別為45.7%、30.0%和56.7%。
MRI具有便捷、安全性高、靈敏度好等優點,可以顯示肝Ca和FNH 的特征,其在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肝包膜下、延遲期中心瘢痕強化提示FNH,肝硬化背景、假包膜及門靜脈癌栓則提示肝Ca。
[1]賀宇平,王晉,田民,等.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患者螺旋CT 多期增強掃描結果分析(附10例報告)[J].山東醫藥,2011,51(14):38-39.
[2]蔣利,蔣力生,李富宇,等.肝臟局灶性結節性增生12例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8,23(3):203-205.
[3]黃鶯,杜雅靈.超聲造影對肝細胞癌與肝局灶性結節增生的定量對比分析[J].西部醫學,2012,24(4):697-699.
[4]嚴茂林,王耀東,田毅峰,等.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265例診治分析[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1,17(5):423-425.
[5]孫建宇,謝昆,田孝東,等.肝臟局灶性結節性增生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2,27(4):292-294.
[6]陳鮮,傅靜,呂春燕,等.肝臟局灶性結節性增生12例臨床病理觀察[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10(1):108-111.
[7]朱峰,張火俊.肝局灶性結節性增生與肝細胞癌MRI平掃及強化特征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0):138-140.
[8]周偉東,孫傳東,吳力群,等.肝臟局灶性結節性增生與甲胎蛋白陰性肝細胞肝癌的CT 及組織學鑒別[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4):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