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銀
《都市精靈》是一篇散文隨筆,文章呼吁人們優化生活質量,啟發人們思考該怎樣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文章看似淺顯,但要深入領會,還是不容易的。我們不妨從“六可”的角度來理解文本,去感受作者對自然的熱切呼喚之情。
一、可喜。可喜的是在都市北京的現代文學館中還有一景——喜鵲成雙成對地飛來;灰喜鵲成幫成伙,一來就是一大群,它們跳來跳去,飛來飛去,叫來叫去,非常活躍。碰巧了還能看見一只小松鼠,那簡直是文學館的奇跡,更是北京的奇跡。偶爾還能看見啄木鳥、百靈鳥、小黃雀、黃鸝飛來,還能聽到不知名的小鳥的婉轉歌唱。這些給這座學府式的大院帶來一派自然的生機。
二、可憐。可憐的是一對碩大的烏鴉,“它們并不叫,呆呆地蹲著,居高臨下地瞧著這忙碌的大城市,像兩個孤獨而寂寞的旁觀者”“它們似乎已經沒有了日升飛出日落飛回的習慣,大白天都蹲在城里無所事事,而且也不敢肆無忌憚地大叫”“老鴰不老呱了,怪可憐的”。
三、可惜。可惜的是麻雀、老鴰、燕子,這些北京最大眾化的鳥,這些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都已經很稀有了,構不成北京的景致了。
四、可愛。可愛的是每年冬季從西伯利亞飛到昆明過冬的成千上萬的紅嘴鷗,是上海城市廣場上放養的鴿子,還有伸著小胖手給鴿子喂食的小孩子。但是,這一切是北京所沒有的,北京人與昆明人、上海人的生活質量有較大差距。
五、可賞。可賞的是美國的城市,那里可以稱得上“小松鼠王國,或者野鴨子王國,或者鹿的王國”。最突出的是舊金山,“簡直是個海獸海鳥城。在它最繁華的漁人碼頭旁,居然臥著上百頭野生的大海獅,旁若無人地打斗、游戲、搶地盤,引來無數游人駐足觀賞” 。可賞的還有靠近金門大橋的觀鳥勝地,“只要魚群一到,這上萬只大海鳥便一起騰空,作低空滑翔,然后,一抿翅膀,像炸彈一樣,射入水中,百發百中,鉆出水面時,嘴中必有活蹦鮮靈的魚” 。成千上萬的孩子和家長一看就是幾小時,“看海獸,看海鳥,便成了舊金山人的傳統節目和一大享受”。
六、可敬。可敬的是舊金山的人,他們與鳥、魚、獸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之上,但是,他們并不霸道,沒有讓鳥、魚、獸漸漸滅絕。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優化了自己的生活質量。
縱觀“六可”,在有力的對比之中我們不難發現,北京現代文學館中的“奇跡”與舊金山的傳統相距有多遠;我們也不難發現,那些環境失衡的現代都市是多么需要傾聽自然的呼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