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生物肥料

9月18日,第四屆生物肥料產業發展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正式召開。本次會議由全國新型肥料協作組主辦,農業部微生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微生物農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型肥料產業發展中心、湖北吾爾利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出席會議的主要領導有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博士、農業部微生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主任梁運祥、湖北吾爾利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正和等。會議圍繞土壤與肥料的關系,提出了生物肥料發展的當務之急是依靠微生物發展技術和產品實現“兩減”目標,修復土壤并提高耕地質量,減小污染排放,提高農廢利用率,進一步提高肥料產業的科技含量與農戶用肥水平。(本刊記者/馮巖)
一帶一路
9月19日,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業生產資料局、中國東盟農資商會和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5中國-東盟農資產業高峰會議在南寧舉行。與會嘉賓就中國和東盟國家在農資產品采購、農資信息交流、農業技術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并為利用國內外市場、資源,推進合作平臺建設獻計獻策。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為中國-東盟農資產業合作提供了嶄新的、全方位的發展機遇。
UAN
9月8日,由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主辦的2015年硝酸硝銨行業工作會在山西太原召開,在會上,尿素硝酸銨溶液(UAN)農田試驗示范推廣啟動儀式成為一大亮點。專家們表示,氮肥“十三五”會議提出到2020年實現以尿素硝酸銨替代1000萬噸農用尿素的目標,在本次會議上,UAN農田試驗示范推廣又被提到國家層面,足以看出UAN在中國廣闊的發展前景及在實現化肥“零增長”中可發揮的積極作用。
雙軌制
自2015年9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的庫存化肥,允許選擇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照3%征收率征收增值稅。客觀上這就形成了進口氯化鉀的“價格雙軌制”,按大合同成本315美元計算(不計港雜),庫存60%紅色氯化鉀成本約2100元(噸價,下同),而9月1日后新到船成本約2300元,也就是說原有港存與新到船氯化鉀之間存在200元左右的差價。但值得注意的是,3%的稅率與13%的稅率可以抵扣的費用是不同的。
50%
我國的化肥用量多出發達國家的50%以上,施用技術粗放;利用率低,氮肥利用率僅10%-35%、磷肥當季利用率不到10%,資源浪費嚴重。
1000萬噸
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農業就未離開化肥的使用,但是長期施用化肥也帶來了一些影響。目前我國正大力推廣生物肥的使用,其產能每年僅在1000萬噸左右,但由于其具有既肥地又養地的特性,彰顯出了良好的市場前景。
4 億元
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萬清表示:“我們預算,恢復增值稅一年將增加1.55億元的成本,再加上取消電費優惠,用電成本上升和增加增值稅兩項疊加,公司全年要新增4億元以上成本,這部分完全靠產品銷售價格上調、增加收入來消化是不可能的。”
67%
摩洛哥主要磷肥生產商OCP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4.15億美元,同比增加了67%。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我們認為下半年市場行情謹慎樂觀。預計巴西下半年進口需求增加,因為該國上半年進口不足。OCP正考慮增加產能、提高運營效率,希望在未來幾年擴大在全球市場的份額。”
“與傳統肥料相比,生物肥料在保護生態、改良土壤、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產量質量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數據顯示,生物肥料通過調控土壤微生物區系能夠增產20%,減少20%的化肥與農藥用量。”
——全國新型肥料協作組秘書長張小彪
“我國有機肥年用量在4000萬噸(純養分)左右,占資源量6719.8萬噸的59.5%,充分開發、利用有機肥源潛力很大。應依靠微生物發展技術和產品實現“兩減”目標(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修復土壤并提高耕地質量。這一任務目前已經十分迫切。”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
“為推動我國生物肥料行業快速發展,中心將加強應用技術的推廣和服務;扶助優勢復合肥生產企業和有機肥廠家快速向生物肥轉型;加快生物肥料應用效果推廣,幫助生物肥企業規范產品;做好市場監督,對來樣檢測和市場抽查不合格產品進行公示。”
——國家微生物肥料技術研究推廣中心常務副主任孟慶偉
生物肥行業發展的4個方向,即農產品增產增收、生物病害防控、農業廢棄物改造以及土壤修復和改良。
——首都生物肥料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鄧祖科
微生物肥料養分有限,即使根瘤菌也只能提供作物所需氮元素的1/3~1/2,不能取代化肥。微生物肥料培肥改土作用需要以豐富的有機質物料為基礎,不能取代大宗農家肥。微生物肥料的植保作用主要是抑制有害病菌,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但對暴發性病蟲害沒有直接的殺滅作用,不能取代農藥。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李季強
洋豐超級稻專用肥入主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本部基地試驗——收獲季節見證奇跡

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本部基全面施用洋豐超級稻專用肥用于第五期攻關試驗,收割前夕,9月14日上午舉行現場觀摩會,“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現場介紹:經專家測產,最高產量達到畝產1069公斤,超過了超級稻第五期攻關目標2公斤;平均產量超過900公斤,創造了長沙地區超級稻攻關的新紀錄。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葛洪元率領20名政協常委到現場觀摩; 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專家,湖北新洋豐肥業領導以及湖南省部分種植大戶、湖北新洋豐和湖北澳特爾化工湖南經銷商代表在現場見證了奇跡。(通訊員/成華彪)
攜手發力新型肥料開啟施肥技術新紀元——河南心連心肥效協作網與中國農科院成功簽約

9月25日上午,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第八屆四次理事會暨2015年學術年會”召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共同籌建的肥效協作網成功簽約。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王道龍、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興旭等相關專家300多人出席見證了此次簽約盛會。此次心連心化肥肥效協作網與中國農科院的成功簽約,不僅揭開了雙方攜手共贏的新局面,也開啟了雙方今后在高效肥和新型肥料施肥技術和肥效研究變革的新紀元。(本刊記者/于平平)
金正大201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躋身A股上市公司前十強
9月18-19日,在第四屆(2015)“生態文明 阿拉善對話”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和證券時報社聯合發布了《中國A股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2015)》。報告對711份社會責任報告進行了評比,《金正大201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被評為A級,與深天馬A、中集集團、中國建筑等共同躋身前十。

據了解,金正大自2010年上市以來,在監管機構和自律組織的積極引導和規范下,高度重視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及信息披露工作,自2011年發布首期報告以來,已連續發布四年(2011—2014年)。(本刊記者/范明霞)
魯西液體加肥站經銷商交流會隆重召開
9月19日,魯西液體加肥站經銷商交流會在聊城東阿泰悅賓館隆重舉行。
會議首先由魯西化肥工業集團總經理劉玉才致歡迎辭。相對于傳統的澆水和追肥方式,水肥一體化的技術優勢顯而易見,節省大量水資源,大大增加了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減少了肥料流失。
農業部全國農技中心節水處處長杜森作了《水肥一體化——發展現狀與前景》的報告。
此次魯西液體肥加肥站經銷商交流會的召開,將加快魯西液體肥加肥站的建設步伐,實現快速建設、健全液體加肥站銷售渠道,更好的宣傳、推廣魯西液體肥料,爭取讓更多的老百姓用上魯西省錢、方便又高產的液體肥。(通訊員/顧雯)
三寧肥料“俏”赤峰,土豆富萬家
土地流轉和種植基地的成長最大的問題是風險和利潤。種植基地的投入往往更大,農作物的品質直接關系到農作物的價格,產量直接關系農場的收入,因此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成為種植基地最關心的問題。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一家馬鈴薯基地在選用三寧金肽能系列肥料進行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后,該馬鈴薯基地迎來了最后一批收獲。三寧金肽能肥料使該基地的馬鈴薯在抗低溫、抗倒伏、早成熟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表現。該基地馬鈴薯有三分之一單重超過2斤,不少達到3斤,成品率達到80%以上。除去種子、化肥等基本開支,本季馬鈴薯該基地利潤約80~90萬。(本刊記者/王國明)
中農新肥秋季備肥展風采
風雨兼程、苦辣酸甜的漫長攀爬中,四十三載不懈磨礪,造就了秀麗江南在全國復合肥市場一枝獨秀的中農新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秋季備肥的季節到了,中農新肥華東公司銷售團隊每天都深入到零售商的門店、田間地頭上忙碌著,幫助零售商進行促銷活動,向農民朋友進行用肥解說。示范田建設、觀摩會召開、科技講座開展、農民和經銷商突發問題處理,他們用青春和熱情在默默的為公司的服務質量和美譽度奉獻著,他們就是中農新肥團隊!
老企業、老品牌的撒特利復合肥,以最樸實的方式,憑借多年扎實的產品質量、優質的包裝、細致入微且精準的農化服務,不僅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更一直保有良好的口碑!(通訊員/周小豐)
金沂蒙“麥動”系列復合肥引爆今秋小麥肥市場
入秋以來,金沂蒙生態肥業有限公司新品“麥動”系列復合肥的重磅推出,迅速引爆了今秋的小麥肥市場,出現了經銷商和用戶爭搶“麥動”復合肥的熱銷場面。

“麥動”系列復合肥,是金沂蒙技術團隊針對小麥的生長特性而研發的小麥專用肥,共分為1-4號四個品種。該產品特別添加硼元素、優質腐植酸、中微量元素等,為作物生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小麥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眼下即將進入小麥播種季,金沂蒙生態肥業的生產部門正合理調度計劃,加班加點生產,并充分發揮積淀多年的渠道優勢和服務優勢,將“麥動”系列復合肥源源不斷地發向市場,讓更多的農民朋友用上麥動系列復合肥。(通訊員/陳國剛)
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與甘肅定西人民政府簽訂“50萬噸功能性專用復合肥項目”
近日,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與甘肅定西市人民政府簽定50萬噸功能性專用復合肥項目,并與9月14日斥資10,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史丹利化肥定西有限公司。

高文班董事長表示甘肅定西市經濟發展迅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定西項目的建設將成為公司繼臨沭、吉林、平原、貴港、當陽、遂平、寧陵、豐城、德州和扶余10個生產基地之后的第11個生產基地,成為公司實現全國生產、營銷和服務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刊記者/范明霞)
雙贏集團榮膺2015中國化工企業500強
近日,由中國化工企業管理協會和中國化工情報信息協會聯合主辦的2015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發布會暨適應新常態,跨越新未來—化工大企業高峰論壇在上海大華錦繡假日酒店舉行。雙贏集團副總裁劉詠出席本次會議。

經過2015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組委會縝密細致的調查、研究工作,雙贏集團憑借在生態肥料領域產、學、研、推的強大實力,一舉奪得“2015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的榮譽稱號。本次榮膺2015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的榮譽稱號充分顯示雙贏集團在化肥行業內已達到的重要影響力。成績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鞭策,雙贏集團將以這次獲獎為契機,居安思危、加大投入、努力不斷縮小和全球頂級企業之間的差距,為雙贏生態肥享譽全世界做出不懈努力。(通迅員/葛婷婷)
威海市委領導張惠到溫喜海大生物調研
9月15日下午,威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惠在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董進友,市政協主席董天祥,市委副書記趙熙殿及下轄區市各級領導陪同下,視察了位于乳山市的海大生物集團威海生產基地——山東溫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到公司生物制品車間和產品展廳進行了調研。

溫喜生物公司由海大生物集團和威海翁家埠實業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一期計劃投資1.2億元,總占地208畝。公司廠區分為東區和西區兩部分,西區是生物制品生產基地,主要利用乳山周邊的海洋生物資源和牡蠣養殖資源,生產高端動物營養產品。東區為滸苔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基地,該基地一期工程已于近日開始動工。(通訊員/張澍)
芭田:種出優質好產品,是農資人的責任
9月7日,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華南(海南)農資暨種業漁業博覽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展會現場吸引了300多家化肥、農藥、農機、農產品等生產銷售企業前來參展,現場觀眾流量近5萬人次。

芭田公司總裁助理歐波在開幕式上表示,2013年開始芭田公司已匯集各方資源,倡導“種好名牌農產品,建設美麗中國”先后在廣東樂昌、梅州、增城等地開展系列活動,送肥送科技,指導農戶科學種植,讓地標產品越來越有特色。近年來,涌現出像瓊中綠橙、海南蓮霧、福山咖啡等一批批具有熱帶特色現代農業的優質名牌農產品,而優質名牌農產品的種植,離不開優質好肥料。(通迅員/李林美)
迪斯科集團宜昌生產基地高塔喜封金頂
9月15日下午,迪斯科集團湖北宜昌生產基地118米高塔生產線封頂!
宜昌生產基地是迪斯科集團國內第四個高端肥料生產基地。項目位于宜昌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區,總占地500畝,總投資12億元,總產能120萬噸。項目一期占地300畝,將建成年產20萬噸高塔復合肥生產線2條,20萬噸氨化造粒復合肥生產線2條,于2015年底正式投產;二期占地200畝,規劃建成年產10萬噸水溶性硫酸鉀生產線1條和年產10萬噸的特種水溶肥料生產線3條。一期投產后,能有效緩解其他基地生產壓力,縮短產品與市場的距離,及時滿足區域市場的供貨需求。(本刊記者/王國明)
山東泰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五規劃會議勝利召開
根據董事會各項工作部署計劃,為了更好地對泰寶生物未來發展更加清晰目,公司于2015年9月22日至9月24日在泰安溫泉城度假村,召開了泰寶生物第2個5年戰略規劃研討會,公司董事長周峰及各位高管參加了本次會議,通過本次會議,審議了營銷、生產、財務、人力、資本等相關重要部門的發展規劃目標,通過本次會議,更加清晰了未來5年泰寶生物的發展目標,即“圍繞微生物菌肥和功能性肥料”主線的產品研發目標,通過對技術研發、產品設計、作物靶標細分確定了市場產品開發主線,通過不斷推行事業合伙人模式,發展更多創新型、創業型事業合伙機制,不斷探索新的營銷模式總結出12種接地氣的營銷模式,信息化、流程化、標準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將不斷升級。(本刊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