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紋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網規劃研究中心,昆明 650051)
云南省水能資源豐富,全省經濟可開發水電裝機容量97 950 MW,具有開發優勢和外送優勢,實現能源資源在全區域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因此規劃至2020 年云南將建設成為全國的水電基地之一,并爭取實現外送35 000 MW 左右。
送電模式從不引起大規模潮流穿越云南主網的角度出發,在規劃中優先采用在電源附近用直流輸電送出的方式,這就要求對云南今后電網發展儲備電源的選擇既要有利于負荷的就近消納又要對本省主干電網起到支撐和加強的作用。
本文從云南自身需求出發,通過對電源分布的特點,提出2020 年云南電源留存的選擇策略,對云南電網“十三五”規劃具有參考價值。
云南省電源裝機71 160 MW,其中火電14 190 MW、風電2 870 MW、太陽能280 MW、水電53 820 MW,水電占比達到75.6%。
以徑流水電為主的水電出力特性決定了云南“豐盈枯缺”的矛盾長期必然存在,滿足了枯期的用電則豐期存在大量水電盈余、保證豐期水電不棄水則枯期就有電力缺口,從長遠來說云南電源結構中不能沒有火電,火電既是保證云南枯期用電的關鍵,有的位于外送通道上的火電又有效地支撐了通道安全穩定運行,此外位于負荷中心的火電廠還提供無功電壓支持以及事故保安電源的作用,因此火電對于云南省來說均需要全部留存。
按照云南火電規劃裝機能力估算最多裝機25 000 MW,以后云南可開發的約10 000 MW 火電,只要具備開發能力都建議逐步開發。
從云南新能源開發的能力來看,規劃裝機風電可達28 000 MW、太陽能規劃裝機5 000 MW。雖然云南風電、太陽能主要以枯期出力為主,和水電有著天然的互補關系,但以水電為主的云南由于存在水電豐期季節性盈余的問題,新能源的過多開發會加劇棄水、棄風、棄光的矛盾,而且新能源的購電電價也高于其它能源,對于云南自身的消納也空間有限。因此,“十三五”建議優先開發特性優良可以與水電形成互補的、位于負荷中心便于消納的新能源。
2020 年前主要是金沙江、瀾滄江的電源可以滿足省內用電的需求時限。以徑流水電為主的水電出力特性決定了云南“豐盈枯缺”的矛盾長期必然存在,所以對于電網來說,具有較好調節能力的大型優質水電同樣具有電力電量調劑的能力。從“三江”干流開發的電源性能上看,瀾滄江流域擁有具有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的小灣、糯扎渡兩個電站,金沙江流域擁有具有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的龍盤電站,從遠期電力電量平衡結果看這些電源對調整全省電源結構至關重要;瀾滄江、金沙江下游的電源主要是具有季調節一類的電源可以起到調整結構的作用。而怒江流域的電站還主要是徑流式的電源,梯級電站中的龍頭水庫松塔電站尚未規劃投產時序。
因此,2020 年前云南應該主要從瀾滄江和金沙江已有和陸續開發的大型水電站中選擇自身需要的電源,具體如下:
1)瀾滄江上具有不完全多年調節水庫的小灣、糯扎渡電站。可以充分發揮其不完全多年調節的作用,改善下游各梯級電站乃至全省水電出力特性。
2)除小灣、糯扎渡外的 瀾滄江中下游的所有電站,目前已形成對不同500 kV 變電所對云南供電的格局,應留下自身用電。
3)金沙江中游距離主網最近的龍開口和魯地拉電站,是在500 kV 交流輸電通道附近,這樣的電源作為電壓支撐可以有效地提高通道的送電能力和穩定運行水平,且這些電站已直接與主網相連,應留下自用。
4)金沙江下游距離滇中、滇東負荷中心最近的烏東德、白鶴灘電站,可利用昭通水、火電互補的天然有利條件集中就近供電,特別是在枯季需要盡量將電力送往云南負荷中心自身消耗,宜直接接入負荷中心的曲靖、昆明受端電網。
5)金沙江中游觀音巖電站主要以外送廣西為主,但如果2020 年云南、廣西兩省交界建成經濟合作區負荷加大則有可能電力在此進行消納。
綜上所述,2020 年左右云南最需要爭取留存的電源就是烏東德、白鶴灘電站,做好這兩個電站的消納和輸電規劃是保證云南“十三五”及今后用電的關鍵。
2020 年以后隨著三江干流怒江的進一步開發,應該優選其水電特性較好、離主網較近的中、下游電站留存自用,或新建通道集中送至負荷中心。
今后及長遠從云南電源資源的分布和特性來講,云南自身需要的是可以調整電源結構、優化電源布局、對電網有支撐作用的各類優質電源,特別是選擇性較大的水電宜選擇靠近主網、出力特性可調、方便打捆接入送出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