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城墻下寫字的孩子
澄澄(化名)今年3歲多了,是西安南門附近一個小區幼兒園剛入園的小朋友。2015年9月14日21時許,他趴在環城公園的燈墩上,在環衛工爺爺的指導下,寫著老師教的字。此情此景讓過往行人感動不已。
“沒媽的孩子,很聽話。我舍不得和孩子高聲說話?!?5歲的清潔工李師傅說。由于兒子做廚師無法照料孩子,面對沒人管的澄澄,李師傅和老伴將其帶回家細心照料。保潔公司為了方便他們照料孩子,特意把他們的上班時間作了調整。老伴兒上早班,他在家照料孩子:他上晚班,老伴兒照料孩子。就這樣,堅持到了澄澄上幼兒園的時候了?!霸倨D難也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于是他們就將澄澄送到租住小區的幼兒園。為了讓孩子能開開眼界,李師傅有時候晚上上班也會把孩子帶出來。
多維解讀
1,關注兒童。兒童的發展關乎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社會應給予兒童更多的呵護與關注,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地成長,這也是一個國家和時代的幸福。
2,學習?!霸倨D難也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只有學習,才能改變現狀,收獲一個全新的人生。
無車日應成生活的節點
2015年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這一活動在1998年起源于法國巴黎,旨在倡導綠色出行、提倡公交優先。2007年,“無車日”進入中國。
雖然每年此日,我們身邊都有相關的活動,但和很多后來興起的紀念日一樣,人們對此沒什么特殊感覺。即便是“世界無車日”當天,除了一些規定路段之外,開車出行仍舊不受限制,生活仍舊與其他時間無異。但無論是對保護環境還是維持人體健康來說,不開車,少開車都是有利的。
多維解讀
1,做事不能流于形式。真的,利用“世界無車日”來改變自己的出行乃至生活方式,目前還沒有形成風氣。但它不應只流于形式,它所包含的無車概念應融人到每人每日的生活中、思維里,才能使人們漸漸形成綠色出行的習慣。這事關乎我們自己,也事關子孫后代。
2,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對生命一點一滴的修正和養護。像“無車日”這種應對社會環境變化,與時俱進而出現的提法,也應該逐漸納入現代生活中的健康項目里。
3D美麗中國
據悉,五洲傳播中心主辦的“3D美麗中國體驗日”全球巡展活動將于2016年1月20日登陸日本東京湯森路透,本次活動將邀請日本主流媒體、中日兩國旅游局與旅游機構、文化學者等參與。同時也將走進日本高校,進行公眾開放體驗,讓日本頂尖的高校學子通過活動“走進”中國、了解中國、感受中國。
據了解,五洲傳播中心的“3D美麗中國”是國內首家最大的在線虛擬旅游平臺,它利用交互式3D技術和穿戴式設備將中國的自然風光和旅游景觀呈現給體驗者。這也是首次把3D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到旅游文化的傳播領域,通過新技術、新手段分享美麗中國,實現跨語言、跨文化的溝通。
通過“3D美麗中國”,體驗者可以親臨虛擬旅游目的地,自由行走、任意觀看,進行交互式體驗,實現個性化定制。同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復原歷史文化遺跡,讓旅游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無論體驗者身處何地都能隨時享受到中國美景與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
多維解讀
1,民間交往、文化往來溝通的新橋梁。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文化相通,兩國的交流交往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D美麗中國體驗日”全球巡展活動在東京的舉辦,將對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有重要意義。
2,一種文化體驗新模式。在互聯網蓬勃發展的當下,“3D中美麗中國”根據自身特色,將文化與互聯網概念相結合,針對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進行線上與線下的創新體驗模式,推動文化交流進入020時代。這正是高度契合國家“十三五”旅游規劃提倡的大力推進“旅游+”戰略,拓展了旅游產業創新發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