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莊為清雍乾之際津門園林之冠,其以園林之精美、主人之風雅,吸引了當時眾多文人的過訪。其主人天津查氏以此“蓄積書史,廣開壇坫”,與南北文人展開雅集酬唱、品賞書畫、歌舞演劇等文化活動,成為津門文化繁榮的標志。其中,文獻活動與其他文化活動互為支撐,成為水西莊文化興盛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們探討水西莊文化不容忽視的主題之一。
1 水西莊文獻活動的依托
水西莊是天津查氏家族的別業,以水西莊為據點的各類文化活動也是以天津查氏為主導,雄厚的家族實力成為水西莊文化活動得以展開的必備條件,其中的文獻活動亦不例外,主要表現在財力與才力兩方面。
天津查氏以業鹽起家,最初由宛平遷入時,家族人丁不旺,少有人才,家資不豐,全賴素有經濟才能的查日乾適時而出,改變家族命運。査日乾(1667~1741),字天行,號惕人,又號慕園。他是水西莊的創建者,是第一代主人。早歲喪父,隨母依姐婿馬章玉居揚州儀征。既長,奉母來天津,依附鹽商張霖,以業鹽為生。后來家資漸富,遂定居天津。雍正元年(1723)查日乾授長蘆鹽運使莽鵠立之召,興利除弊,“口陳手畫,洞中窽會,匝月悉定”,且“利貽至今” [1]425,其才能可以想見。正是因為査日乾的經濟才能,宛平査氏自遷天津后首先從經濟上得到復興并壯大,為水西莊的建設和文獻活動的展開奠定了經濟基礎,保證了水西莊文獻活動的順利進行。
可以說天津查氏最初是以商賈的身份發跡的,豐厚的資財為文獻活動提供了經濟支撐。然而,僅有資財并不能順利地進行良好的文獻活動,更不能以此帶動整個水西莊文化的繁榮。這之中不能缺少的是查氏主人才力的支持。查日乾是天津查氏的始祖,其素有經濟才能,但與一般巨商富賈不同,他喜讀書,具有儒商風范,尤精于史事,講究經世致用。他曾說,“學不為世用,縱文采彪炳,尤瑤檝之不可以川,玉弦之不可以矢也” [1]425,著有《左傳臆說》《史腴》等史學著作。同時性好善,廣交游,與山陰王揆、長洲談汝龍、會稽陶良玉、山陰胡捷等文人名士俱善,“南北交游間,無不知有天行者” [2]卷二十九。可以說,天津查氏從發跡開始便是沿著儒商世家的方向發展,家族文化底蘊與經濟基礎一同積累并不斷夯實。查氏子弟亦富有多方才能,詩畫兼擅者頗多。水西莊第二代主人查為仁著述豐富,工詩擅詞,有《蔗塘未定稿》《昨非齋集》《悵然吟》《蓮坡詩話》等,厲鶚謂其詩“通脫雄敖,滌煩釋滯” [3]349,査慎行更是稱其詩歌“能與古人相頡頏” [3]370,與南北文人相處時更是才藻橫飛,為人欽服。其弟查為義亦博綜經史,游心詩畫,其《集堂詩草》“詩情閑曠可愛” [4]卷七。查禮從乾隆元年(1736)開始成為水西莊活動的主要主持者,其文才在幼時就有顯露,早年與兄査為仁同迎賓客,“出示一篇,則已驚其夙素” [5]1。著有《銅鼓書堂遺稿》32卷。天津查氏這兩代主人主持著水西莊文化活動,促使水西莊在雍乾之際繁盛一時。他們皆身負高才,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與藝術素養,在文獻的收集整理、刊刻利用等方面都頗具功底,這無疑提升了水西莊文獻活動質量。
2 水西莊文獻活動的內容及特征
得到了家族經濟與文化兩方面的助力,水西莊文獻活動在查氏主人的努力下,以及與賓客互動的過程中展開,主要內容包括文獻收藏、書籍刊刻、文獻利用3個方面,表現出活動主體博雅崇文、審慎精思的文化修養與治學態度。下文將分述之。
2.1文獻收藏
文獻收藏呈現出數量豐富、種類多樣的特點。水西莊兩代主人中文獻收藏最富的當屬查為仁、查禮昆仲。水西莊建成后,兄弟二人讀書其中,“叢書塞座隅,蕓簽散芬馥。遠擬鄴侯家,插架三萬軸” [5]19,相互砥礪,徜徉書海。水西莊中澹宜書屋為查為仁藏書之處。查為仁早年曾罹科場案,才名濟濟卻仕途坎坷,案獄過后,便絕意仕進,俯首書窟,醉心于文化事業。其恣意搜討,七略四庫之書多不勝數,叢插滿架。查禮更是不惜重金,典衣節食,賠付家產以豐富藏書。據其自述,乾隆七年(1742)秋,“有書賈攜故家書籍十簏至,時新析箸,諸用拮據,無以應,安人(查禮妻)曰:‘三冬尚遠,衫褥猶可典,異書一去不復得,盍質金與之’?” [5]227得到家人的鼓勵支持,查禮藏書日富,其隱書樓藏書“累至數萬卷”。兄弟二人的典籍收藏不僅豐富了水西莊的文獻積累,二人博雅兼擅的文藝修養也使得水西莊收藏的文獻種類呈現多樣化的特點。除藏書外,水西莊收藏的文獻還包括金石彝鼎、書畫圖冊、法帖拓本等,時間跨度從秦漢一直到清雍乾之際。金石彝鼎收藏主要見于查禮,其對秦漢銅印情有獨鐘,曾在《高澤公印譜序》中記:“次日澤公過余,乞觀所藏秦漢官私印譜。余乃出篋衍中銅印及文三橋、何雪漁、程穆倩、錢目天、陶石公、江皓臣、童鹿游、杜誰堂諸名家舊刻,臚列千余印示之。” [5]203足見其藏印之豐。又有明宣德爐百數十枚,其他明清篆印鼎彝之物亦夥。書畫藏品則以元明清為主,尤以明清名家作品及水西莊賓客優秀作品居多,散見于查為仁、查禮及水西莊賓客的詩文集的記載中。其中水西莊賓客的作品多反映水西莊雅集活動,是我們了解水西莊文化活動的重要文獻資料,十分珍貴。
2.2書籍刊刻
明清時期江南私家刻書事業已臻至鼎盛,然而此時的津門私家刊刻正方興未艾。查氏作為津門大族,積極投身刻書出版事業,在津門為數不多的私家刊刻者中無疑是最突出的。其于水西莊內建有“沽上校經書房”,為水西莊書文人考校古籍、刊刻圖書的基地。查禮曾有《題沽上校經書房》詩云:“故紙鉆研作蠹魚,一生難盡古人書。不爭亥豕由來誤,竊恐朱黃此去疏。聊藉家藏充腹笥,未堪謀食代耕鋤。卯金曾有燃藜說,可似揚雄傍石渠?!?[5]54可見沽上校經書房之用。
查氏考??痰臅壳半y以一一考出,現存可考的查氏刻書主要包括家族成員的著作和水西莊雅集作品及賓客文集。家族成員的著作主要有《查氏一門烈女編》一種共一卷,記述的是查氏先輩女眷在易代之際毅然殉節的事跡。該書最早刻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后由查氏于乾隆五年(1740)再次刊刻,首有姜宸英、陳儀序。水西莊衰敗之后,查氏族人仍多次刊刻該書,現存光緒二十五年(1899)由查恩綏于江西廣信府刊印本,藏于天津圖書館。此外,查氏族人博學多才者不鮮,且多有著述,本家的刻書坊就承擔了將其文字刊刻傳世的職責。其中有查為仁的《蔗塘未定稿》8卷,內含《花影庵集》《無題詩》《是夢集》《抱甕集》《竹村花塢集》《山游集》《押簾詞》;《蔗塘外集》8卷,內含《賞菊唱和詩》《花影庵雜記》《蕓書閣剩稿》《游盤日記》《蓮坡詩話》。兩書刻于乾隆八年(1743),現藏于天津圖書館。另有《絕妙好詞箋》7卷,為厲鶚與查為仁同撰,刻于乾隆十五年(1750);《擬樂府補題》一卷,為查為仁與厲鶚等10位詞人擬《樂府補題》詞組的唱酬之作,刻于乾隆年間,藏于天津圖書館。此外還有查禮的《銅鼓書堂遺稿》32卷,此書刻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查淳、查樞、查林??霭?。此時水西莊已然破敗,盡管不能算作水西莊時期的文獻活動,但亦是此時活動的延續。此外,反映水西莊雅集盛況的集子有《沽上題襟集》8卷,亦由查氏水西莊出資刊刻。該書由查禮編輯,載水西莊賓主查為仁、查禮、劉文煊、陳皋等8人唱酬詩作共八卷,另附厲鶚、趙昱等24人詩作若干。該書刻于乾隆六年(1741),現藏于天津圖書館,另外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皆有藏,其中天津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所藏為善本。查氏還資助水西莊賓客刊刻詩集,現存可考的有汪沆的《津門雜事詩》一卷,刻于乾隆四年(1739),內容為反映天津地方風俗事物的詩歌;周焯的《卜硯山房詩集》,刻于乾隆十三年(1748)。當然查氏所刻詩文集并不僅于此,排除目力所限沒有考索到的,為更清晰地反映查氏文獻活動對水西莊文化的作用,其他水西莊破敗之后的刻書也暫不列入。
2.3文獻利用
查氏除收藏、刊刻外,還注重對文獻的利用,以此治學,表現出很強的學術性。天津查氏雖以商起家,卻不廢文,才人輩出,深厚的文化修養再加上豐富的家藏文獻,為查氏子弟學術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如查為仁曾與厲鶚合撰《絕妙好詞箋》。二人于乾隆十三年(1748)初次會面,詩酒交心后,得知雙方都在做《絕妙好詞》的箋注,于是查為仁出自己所作箋注,厲鶚看后“頗有望洋之嘆,并舉以付之,次第增入” [6]756,方有現今所見《絕妙好詞箋》。該書因考證翔實,極具文獻價值,為《四庫全書》收錄?!端膸焯嵋吩疲骸盀槿什赊T書,以為之箋,各詳其里居出處,或因詞而考證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載其佚聞,以及諸家評論之語,與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見于此集者咸附錄之” [7]??梢姴闉槿士甲C之細致精審。盡管該書也存在“泛濫旁涉,不盡切于本詞”的嗜博之弊,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查氏藏書之富,考證之豐。且,據厲鶚所言,查為仁還有《宋詩紀事》數卷,亦是在其廣泛閱讀家藏書籍,考證匯編所得,惜今已不存。當然,對所藏文獻的利用除了集結成文外,查氏還以此輔助對金銘鼎石收藏的考證。如查禮曾收藏宣德爐數百枚,乾隆五年(1740):“歸自瀛博,杜門墐戶,擁廬翻南北史,又家藏宣德爐百數十枚,并責小童培火薰炙。” [5]30后“因博采月余,凡宣德最佳爐均非易得之物,乃集宣爐譜一編” [5]30??梢姴槎Y對藏品態度的嚴謹及其治學之癡。而這也正反映了其對家藏文獻資料的利用。除此之外,在水西莊歷時30多年的鼎盛時期的數百次雅集中,也不乏對水西莊收藏名家法帖繪畫的題詠酬唱,這構成水西莊雅集酬唱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水西莊雅集活動對收藏文獻最直接的利用。
3 水西莊文獻活動的文化意義
回望查氏水西莊以藏、刻、用為主,復合多彩的文獻活動,我們可以厘定天津查氏作為一個文化共同體呈現出來的文獻活動的成果。這些成果不僅體現了此一時期查氏家族投身文化事業的作為,而且在特定時空中也產生了家族與地域的多重意蘊。
首先,水西莊文獻活動以天津查氏家族為主體,這過程中對家族文化的積累、家族榮光的宣揚是顯而易見的,也為后輩子侄詩文傳家、不墜家聲提供了榜樣。前文論及查氏文獻活動的依托時已言明,查氏水西莊時期的文獻活動與家族初興及發展同步進行。在此過程中,文獻的收藏一方面得益于查氏子弟的搜求,同時,查氏子弟也從家藏文獻中汲取養分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且這些藏書不止惠于一代,家族后輩皆可從中受益。我們可以看到查氏除了查為仁兄弟三人外,后輩查善和、查善長、查淳、查誠、查林等皆有詩名,不能排除家藏文獻為他們提升學養提供的助力。而家族成員著述的刊刻,一方面豐富家藏,宣揚家族榮光,另一方面也為后輩提供了學習的范本與追求的目標,從而形成獨具家族特色的文脈。而這些都是家族文獻活動對家族文化建設所衍生出的推力,也是其家族意蘊所在。
其次,天津查氏文獻活動的影響已經超出家族范圍,為天津地方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天津自古便是軍事重鎮,所以尚武不文,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間,天津改衛為州,九年(1731)又升州為府,才開始重注文教建設。而這時期正是天津查氏的鼎盛時期,也是其文獻活動最為頻繁的時期。同時期天津的文化家族如遂閑堂張氏、嶺南軒金氏、老夫村龍氏等皆有文化活動,家族也不乏才人,但其繁盛程度遠不及查氏,水西莊文獻活動的規模也遠超出其他家族??梢哉f天津查氏水西莊包括文獻活動在內的文化活動足以代表津門地域文化的繁榮。其收藏的文獻中天津本地的文人著述、書畫作品,無疑是天津地域文化的集中體現,為保存地域文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刊刻的《津門雜事詩》也是對天津一地風物民俗形象化藝術化的總結,是津門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水西莊的文獻活動也帶動了水西莊雅集活動的興盛。一方面收集的文獻為雅集唱和提供了素材,這在上文已有述及。另一方面,水西莊藏書之富,也引來文人過訪,從而帶動雅集活動的興盛??梢哉f兩者互為支撐,共同推動了水西莊文化活動的繁榮。這也是津門文化的繁榮。而這種繁榮衍生出的水西莊在盛清文壇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的,此當另作文探討。
縱觀天津文化史,查氏水西莊無疑是其中璀璨的明珠,這得益于水西莊豐富多彩且影響深遠的文化活動。而文獻活動是其中的基礎,是水西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家族支撐下,以藏、刻、用為一體的多彩并合的文獻活動,與整個水西莊文化相融合,共同推進家族、地域的發展。這正是水西莊文獻活動的意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