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哲 許文丹(西安航空學院,陜西西安710077)
?
新升本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創新
劉文哲許文丹
(西安航空學院,陜西西安710077)
[摘要]如何適應教學科研及新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更好地開展讀者服務工作是新升本院校圖書館亟需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分析了新升本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需求特點,提出以讀者需求為中心,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模式,為學校教學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新升本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
[分類號]G258.6
圖書館是高校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對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發揮舉足輕重的保障作用。新升本院校從??圃盒I駷楸究圃盒#虒W、科研工作發生了質的變化,師生對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必然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時,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帶來了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變革,如何適應這些變化,開展以滿足讀者需求為中心的創新服務,是新升本院校圖書館亟需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2.1多元化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慕課(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3D打印、可穿戴技術……隨著一系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閱讀和學習方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不同的閱讀載體帶給人們不同的閱讀體驗,從紙質閱讀到電子書閱讀,再到手機閱讀甚至是云閱讀,多樣化的閱讀和學習方式使讀者的服務需求也隨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
2.2開放性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數據與信息透明性及易獲取性理念的深化,開放的概念正成為高校的一種新的價值觀[1]。擁有大量信息資源的高校圖書館,也必然成為為師生獲取開放資源,提供開放內容、開放數據的重要場所。
2.3專業化
新升本院校亟待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學校專業的調整和新專業的大量涌現,師生教學、科研、學習對圖書館提供專業化、深層次的服務需求較之升本之前提高。新升本院校圖書館需要適應這一變化,提升知識服務的水平和能力。要增強開放獲取意識,深度挖掘和關聯讀者數據與館藏資源,充分利用新技術,幫助讀者發現、提取、評價有用信息,為讀者提供高質量、深層次的信息服務。
2.4個性化
在2013年度《地平線報告》中,個性化學習被列為新興技術驅動下高校的前六項關鍵趨勢之一。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圖書館在為學習者提供資源、內容、技術等個性化服務方面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圖書館如何將大量的資源無縫地嵌入學習環境、如何利用學習過程信息實現資源的動態關聯及高效推送、如何評價對學習過程支持的績效是圖書館面臨的新挑戰[1]。
2.5互動性
隨著學生從網絡獲取更多的信息,教育者的作用持續變遷。教育范式衍變為包括在線學習、復合學習、合作學習的模式[2]。慕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過程的知識傳授、知識內化方式,不僅提供教育資源,還提供交流互動平臺,支持大規模學習者互動學習、共享學習資源及經驗。在互聯學習環境下,知識(資源)由教師到學生的單向傳播轉變為互相共享的多向傳播,而知識建構則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協同創作。高等教育日漸成為“合作型、研究型和面向問題型”的團隊活動,其基本形態是對整個網絡信息的“靈活發現、解析、共享、重組和創造”,因此需要“新型的支持動態交互知識構建”的信息服務[3]。
經腹超聲檢査誤診率10.34%;經陰道超聲檢查誤診率6.03%;經腹及經陰道超聲聯合診斷誤診率2.59%;不同超聲診斷方法中經腹及經陰道超聲的誤診率最低,P<0.05,見附表。
新升本院校讀者服務需求呈現出的多元化、開放性、專業化、個性化、互動性特點,為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帶來機遇和挑戰。圖書館應根據學校的整體發展戰略和教育目標,適應變化,以讀者需求為中心,積極開展服務創新工作。
3.1明確目標,提升服務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開展服務創新,首先要提升服務理念,思考讀者服務需求的變化,明確目標,提出應變方法,并開展實踐。提升理念是要樹立以滿足讀者需求為中心的服務意識,由以藏為主向以用為主轉變,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拓展知識服務內容,創新知識服務模式,不斷完善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提供能夠為讀者解決問題的有效服務。明確目標是要根據學校的整體發展戰略和教育目標,制定切合實際的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愿景規劃。
3.2全面提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實現服務目標愿景,人是關鍵因素,是思想火花產生的源泉,是實踐工作開展的主體。各種新技術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內容會更多、更細、更復雜,需要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館員隊伍。他們具有堅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敬業精神,主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開拓思路,應用實踐,不斷為讀者服務創新工作提供動力支持。
新升本院校圖書館的人才結構、服務能力、服務水平需要有一個全面提升的過程。管理層要確立人力資源發展的理念,合理引進人才,加強人才梯隊建設。要大力倡導學習、研究氛圍,通過項目小組、崗位聘任、考核、輪換、獎勵、優先培訓、參觀訪問、學習交流等激勵機制,發現人才,激發潛能,促進學習型組織建設。
在開展深層次、專業化知識服務的起步階段,新升本院校圖書館更應注重發揮團隊協作的組織力量。一方面,要激發館員的自覺學習意識,讓館員了解組織對自身的職業能力要求,引導館員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職業發展方向,營造積極向上、和諧團結的組織學習氛圍,促進館員職業能力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館員的差異性,根據工作性質、工作內容,進一步組織綜合素質高、業務和學習能力強的館員,有重點地開展知識服務團隊建設。培養團隊成員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敏銳的情報意識、廣博的知識儲備。熟悉各類數據庫的分析功能,熟練掌握各類文獻計量工具,具有較好的英文水平、寫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等。
3.3.1以點帶面,循序推進
所謂以點帶面,實際上是循序漸進,不是一蹴而就。新升本院校在各方面條件并不是完全具備的情況下,大而全的工作開展效果并不一定很好,應根據本校讀者需求,找準一個突破點,做實做好,再以此為基點逐步推進,開展更多服務。建立品牌是近年來圖書館營銷領域提出的新概念,許多圖書館都已嘗試開展。例如,同濟大學圖書館打造的“立體閱讀”“文化項目”“聞學堂”三大品牌活動,通過觀展覽、聽講演、看電影、讀名著、賞音樂、享互動等方式,開展立體的體驗式閱讀;內容涵蓋中西,貫穿古今,傳承經典文化;通過文化名人[4]、文化組織,“匯”澤多方,發揮圖書館作為文化結點的作用。以樹立品牌為推動,循序漸進,圖書館在資源和讀者之間架起了很好的服務橋梁。
3.3.2拓展服務內容,逐步開展深層次、專業化、個性化服務
傳統的單一借閱服務已遠遠不能滿足院校升本后的讀者服務需求。不斷拓展服務內容,逐步開展專業化、個性化服務,由基本服務向深層次服務發展,由傳統服務向知識服務轉變,才能適應本科教學科研工作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對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要求。
如前所述,新升本院校圖書館拓展服務內容,要找準突破點,循序漸進,逐步開展。針對師生的不同需求,開展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服務。例如,在做好一般服務工作的基礎上,對于學生讀者,可重點考慮閱讀指導、信息素質教育方面的服務內容。對于教師讀者,要逐步爭取開展二三次文獻報道和情報服務工作,根據教師教學科研工作的需求,為其提供專題、定題、跟蹤服務等。
了解讀者服務需求是開展專業化、個性化服務的基礎。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讀者需求狀況,才能開展行之有效的服務。可以通過座談、走訪、抽樣調查等方式,了解讀者需求。對于專題、定題、跟蹤服務,主動聯系學校的重點學科、特色專業、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科研人員以及重點科研項目小組,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相關文獻資料。
文獻開發和利用是開展專業化、個性化服務的核心。根據讀者服務需求,組織、加工、整理文獻資源,使圖書館的資料得以充分利用,提高文獻利用率,增強文獻使用效益。根據學校學科和專業發展,開展與之相符的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提高資源的揭示度和可獲取性,有效滿足師生專業教學、科研和學習需求。
3.3.3創新服務模式,增強服務工作的融入、開放和互動
慕課、游戲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新興教學模式的應用,使開放性和互動性成為新形勢下圖書館服務活動開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圖書館提升服務理念,積極參與學校的學習環境、教育環境、學術環境和文化環境建設,為師生教學、科研、學習過程提供融入、開放、互動的服務支持。例如,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學生需要大量的學習資源。在資源獲取過程中,他們會不同程度地面臨由于認識、理念、政策、技術等帶來的限制和困惑,圖書館應該從資源、技術、環境等服務方面提供無縫的嵌入式支持。
新升本院校要不斷開拓思維,創新服務模式,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逐步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服務。例如,利用各種新興技術(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公共服務平臺(微博、微信等),推出更多的包括新書推薦、移動閱讀、數字閱讀等方面的創新服務;開展嵌入課堂教學的信息素質教育,參與課程的制作、開發與應用,為師生教學過程提供資源、技術和環境支持;研究版權及相關法律問題,為師生開發和利用網絡開放資源提供政策咨詢、指導和幫助,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對資源開放獲取的需求;構建支持開放獲取和交流互動的服務平臺,完善交互服務體系,保障需求與內容的銜接。近年來,信息共享空間、學習共享空間理念的引入和實踐,正是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新升本院校圖書館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開展有益的嘗試。
在教育開放互動的協同環境下,協作共建、合作共享也是必然趨勢。新升本院校圖書館加強館內外協同共建,多渠道開展合作共享,是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彌補自身不足的有效途徑。校內加強與院系、教務、科研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合作共建;校外加強館際協作,通過資源聯采、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等方式,拓展服務。此外,立足本地,服務地方,利用學校所處區域環境優勢,適時開展與企業合作。學校利用資源服務優勢為企業提供情報信息服務和人才教育培訓支持,合作企業為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實現協作共建、合作共享、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
新升本院校面臨轉型時期,師生對圖書館讀者服務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元化、開放性、專業化、個性化、互動性的特征日趨明顯,為新升本院校圖書館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積極適應變化,以讀者需求為中心,開展服務創新工作,為師生教學、科研、學習提供解決問題的有效服務,充分發揮信息服務中心的支撐和保障功能,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任樹懷,胡禮忠.新興技術環境下大學圖書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1):14-19.
[2]朱強.北京大學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策略[C].//第二屆(2014)新技術時代大學圖書館領導與管理創新國際會議.2014.
[3]陳進.移動圖書館與服務變革[C].//第二屆(2014)新技術時代大學圖書館領導與管理創新國際會議.2014.
[4]慎金花.文化傳承與創新——同濟大學圖書館的實踐與探索[C].//第二屆(2014)新技術時代大學圖書館領導與管理創新國際會議.2014.
劉文哲女,1974年生。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知識服務與新技術應用。
許文丹女,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館長。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數字圖書館。
·數字網絡·
收稿日期:(2014-09-05;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