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冬日的陽光灑滿金陵古城。上午10時01分,車船鳴笛,行人停駐,時空似乎已經定格在那一刻。
這一天,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及各叢葬地,我們以國家公祭的名義,借助莊嚴的儀式,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和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彰顯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人民捍衛歷史、捍衛和平的信念和決心。
這一天,是我國首個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最初源于一份提案。
國家公祭日的首倡者是全國政協原常委、民建江蘇省委原主委趙龍。在2005年全國兩會期間,趙龍草擬了一份提案,建議把每年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并由國家領導人參與公祭活動。這份提案全文手寫,正文僅589字,一經提出即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民建界別49位委員全部在提案上簽名,共有5頁紙的提案,委員簽名就占去了2頁。
后來,趙龍回憶說,200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相關建議比較多,而將紀念活動提上國家公祭的高度,他的提案是“獨一份”。
而這“獨一份”的提案,又源自趙龍的一次參觀。2004年,趙龍帶著孩子去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除了沉痛和悲憤,趙龍還備感困惑和震驚——南京大屠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三大慘案之一,另兩處慘案發生地,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和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死難者和平紀念館均為國家級紀念館,并已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僅僅是地方性紀念館,每年也只有地方層面的悼念活動。這完全不能匹配它的實際意義和國際影響力。
“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不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南京之悼,國人之悼;南京之痛,民族之痛?!背鲇谶@樣的考慮,趙龍以全國政協常委的身份在2005年全國兩會上提出了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提案。自此,關于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呼聲從未間斷,直到9年后,這一建議終于成為現實。

趙龍2005年有關國家公祭日提案的影印件
在2005年下半年,趙龍收到相關部門的回復,大意是條件還不成熟。這意味著,他的建議被采納的可能性不大?!氨M管當時沒被采納,我也沒有氣餒。我覺得畢竟要有人來提這個事情?!壁w龍相信,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順乎民意、合乎世界潮流的。
此后的9年里,趙龍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歇。2012年,趙龍再次提交了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提案。同年,全國人大代表、時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鄒建平也建議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祭日舉行國家公祭。這一次,因為條件還不具備,建議也沒有實現。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鄒建平列席了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據他回憶,關于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進入小組討論程序后,“所有人一致同意,沒有人有任何疑慮”。對于現場如此一致的表態,鄒建平并不意外:“這是可想而知的,誰會不支持這樣的決定?”
決定通過當天,趙龍接到9年前聯名提案的委員之一、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打來的電話,得知當年的建議已被采納。他備感欣慰,說:“這是對當初30萬無辜死難者的最大告慰,也是對侵華日軍屠刀下千千萬萬死難者最大的告慰?!?/p>
趙龍說,日本當年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是針對全人類的,不僅應受到中國人民的譴責,也應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譴責。他表示,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不是從全人類的角度或者是大歷史的背景來看問題,造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對死難者的紀念規格一直沒有提升到國家層面。
“我認為,我的提案在某種程度上扭轉了這種看法?!壁w龍說:“公祭日的設立,讓我們反思應該怎么去理解歷史事件,怎么去紀念歷史事件、弘揚愛國精神?!?/p>
2014年12月9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特別貢獻”獎章頒發給了趙龍等11人,以表達對他們的敬意。在目前獲得此項榮譽的44人中,還包括寫作《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年南京浩劫》的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勇于反省歷史、崇尚正義的原侵華日軍士兵東史郎等國際知名人士。
趙龍說:“我覺得我做了該做的事情。這是政協委員的政治責任。同時,我覺得我做了正確的事情,這件事越久越能體現價值,歷久彌堅。”
相關鏈接:國外部分公祭日
聯合國 將每年1月27日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美 國 將每年的12月7日定為“國家珍珠港榮軍紀念日”,以強調勿忘國恥,紀念死傷將士。
俄羅斯 蘇聯將德國投降次日5月9日定為偉大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俄羅斯獨立之后保留了這個節日,并改稱為勝利節。
新加坡 將每年2月15日定為“全面防衛日”,以紀念日占期間死難的同胞。
波蘭和德國 均將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日(1月27日)定為納粹屠殺受害者紀念日。

《和平宣言》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倭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
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
舉世震驚,九州同悼,雪松紀年,寒梅怒放。
亙古浩劫,文明罹難,百年悲嘆,警鐘鳴響。
積貧積弱,山河蒙羞,內憂外患,國破家亡。
民族覺醒,獨立解放,改革振興,國運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殷憂啟圣,多難興邦。
七十七載,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長。
二零一四,國家公祭,中外人士,齊聚廣場。
白花致哀,莊嚴肅穆,丹忱抒寫,和平詩章。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德曰生,和氣致祥。
和平發展,時代主題,民族復興,世代夢想。
龍盤虎踞,彝訓鼎銘,繼往開來,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