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的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此后6周,30多萬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慘遭殺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軍屠刀。這是血與淚的記憶,更是民族心靈深處難以消弭的傷疤。

1937年12月13日,一個被無數人淡忘、又被無數人銘記的日子。南京的淪陷,讓我們痛失的不僅是30萬鮮活的生命,更是民族的尊嚴。
12月8日,日軍全面占領了南京外圍一線防御陣地,開始向外廓陣地進攻。11日晚,蔣介石通過顧祝同電告唐生智“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
12日,日軍第6師團一部突入中華門但未能深入,其余城垣陣地還在中國軍隊手中。負責防守中華門的第88師師長孫元良擅自帶部分部隊向下關逃跑,雖被第36師師長宋希濂勸阻返回,但已經造成城內混亂。下午,唐生智倉促召集師以上將領布置撤退。按照撤退部署,除第36師掩護司令部和直屬部隊從下關渡江以外,其他部隊都要從正面突圍,但唐生智擔心中央軍嫡系在突圍中損失太大,又口頭命令第87師、第88師、第74軍和教導總隊“如不能全部突圍,有輪渡時可過江”,這個前后矛盾的命令使中國軍隊的撤退更加混亂。會議結束后,只有屬于粵系的第66軍和第83軍在軍長葉肇和鄧龍光帶領下向正面突圍,在付出巨大代價后成功突破日軍包圍,第159師代師長羅策群戰死。其他部隊長官大多數沒有向下屬部隊完整地傳達撤退部署,就各自拋下部隊前往江邊乘事先控制的船只逃離。而這些部隊聽說長官退往下關,以為江邊已經做好了撤退準備,于是放棄陣地涌向下關一帶。負責封鎖挹江門的第36師沒有接到允許部隊撤退的命令,與從城內退往下關的部隊發生沖突,很多人被打死或踩死。
12日晚,唐生智與司令部成員乘坐事先保留的小火輪從下關煤炭港逃到江北,此后第74軍一部約5000人以及第36師也從煤炭港乘船過江,第88師一部和第156師在下關乘自己控制的木船過江。而其他逃到下關的中國守軍已經失去建制,成為混亂的散兵,其中有些人自己扎筏過江,很多人淹死、或是被趕到的日軍射殺在江中。大部分未能過江或者突圍的中國士兵流散在南京街頭,不少人放棄武器,換上便裝躲入南京安全區。13日晨,攻入南京城。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亂中被日軍占領。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下,在南京地區燒殺淫掠無所不為。
12月15日,日軍將中國軍警人員2000余名,解赴漢中門外,用機槍掃射,焚尸滅跡。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軍押往海軍魚雷營,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殺害。
16日傍晚,中國士兵和難民5000余人,被日軍押往中山碼頭江邊,先用機槍射死,拋尸江中,只有數人幸免。
17日,日軍將從各處搜捕來的軍民和南京電廠工人3000余人,在煤炭港至上元門江邊用機槍射斃,一部分用木柴燒死。
18日,日軍將從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難民和被俘軍人5.7萬余人,以鉛絲捆綁,驅至下關草鞋峽,先用機槍掃射,復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殘余骸骨投入長江。令人發指者,是日軍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他們分別殺了106名和105名中國人后,“比賽又在進行”。

在日軍占領南京后的一個月中,全城發生2萬起強奸、輪奸事件,無論少女或老婦,都難以幸免。許多婦女在被強奸之后又遭槍殺、毀尸,慘不忍睹。與此同時,日軍遇屋即燒,從中華門到內橋,從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廟一帶繁華區域,大火連天,幾天不息。全市約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財產化為灰燼。無數住宅、商店、機關、倉庫被搶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滿目荒涼”。
后來發表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污辱這個城市”,他們“單獨的或者二三人為一小集團在全市游蕩,實行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終至在大街小巷都橫陳被害者的尸體。“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


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南京大屠殺慘絕千古人寰!
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占領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抗戰勝利后,指揮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松井石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處以絞刑,谷壽夫被引渡給中國政府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