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2月3日,馬英九在中國國民黨中常會正式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
臺灣島內“九合一”選舉,經過幾個月的博弈,已經落幕。國民黨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其失敗之慘,大出兩岸各界所料。現有“六都”,乃本次選舉重中之重,國民黨敗選“五都”,連地方執政多年的臺北市和臺中市也丟了,剩下的新北市雖然保住了,卻是“慘勝”。全臺22個縣市中,民進黨原來只掌控6個縣市,現在則翻了個斛斗,國民黨從執政的16個地方縣市,變成了6個縣市。
國民黨為何敗得如此之慘,其原因可以列出十幾條,以至更多。諸如,馬英九視野不寬、政策失當、脫離群眾、不能團結人,等等。也有人把選敗原因歸于島內選民結構的變化。個人以為,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路線問題。在兩岸3個政黨中,共產黨主張和平統一;民進黨主張“臺獨”;而國民黨則主張“不統不獨”,它的公開口號是“不統、不獨、不武”,這就是典型的中間路線,帶有左右逢源、投機取巧的味道,執行起來,必然是左顧右盼,搖擺不定,軟弱無力。對于統派,不敢依靠,不敢放手,不能最大限度地爭取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對于“獨派”,則是不敢斗爭,不敢堅持原則,使對方得寸進尺,日益坐大。國民黨的今日之敗,決不是偶然的。
總的來說,這一次國民黨的失敗,不能說完全是被民進黨打敗的,而是國民黨自己打敗了自己,是島內民眾要教訓一下國民黨。現在的問題是,傾向“臺獨”分裂的民進黨已經大勝。看來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也仍有勝選可能,乃至再次謀得執政大位。果如此,其對目前和今后的兩岸關系會產生何種影響?鄙人的看法是無論是臺灣島內現有各個縣市也好,未來的整個臺灣也好,即使是民進黨執政管理,其一,不應破壞現行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局和大方向;其二,應逐步放棄“法理臺獨”的分裂行徑,唯此才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所在。鄙人亦相信,大陸方面現行的和平發展,逐步創造條件,最終實現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亦是不會改變的。而民進黨和整個綠營的朋友們,也終會識大體、顧大局,與大陸同胞一起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