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藝
(《環境衛生工程》編輯部 天津 300201)
“三嚴三實”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思想。2014年3月9日,習近平同志闡述了“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一重要思想。盡管主要是針對如何推進作風建設來講的,但對于從事科技期刊工作的編輯來說,在其工作中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于 2001年 2月 22日,發布的新出版報刊【2001】142號文件,《關于嚴格執行“三審制”和“三校一讀”制度保證出版質量的通知》明確指出:各類期刊的出版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強化“嚴格管理、重在質量”的辦刊意識,期刊出版單位應嚴格執行稿件“三審制度”、“三校一讀”制度,努力保證期刊的出版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要求。現階段,科技期刊工作和全國其他紙媒一樣面臨著傳統出版方式與新媒體融合的新機遇、新挑戰。因此,作為科技期刊的編輯應當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抓好期刊的質量。
對于期刊編輯工作而言,作者的文稿并不等于正式出版刊登的文章。二者之間有聯系,又有著很大不同。只有遵循嚴格的規范要求,樹立踏實務實的過硬作風,認真做好期刊組稿環節、三審環節、三校環節、通讀環節等各個環節的相關工作,期刊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眾所周知,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同理,科技期刊要保持特色,確保期刊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要生存發展,僅靠專業分工、政策支持、一般性來稿是遠遠不夠的。組稿,尤其是向本行業的專家、學者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重要科研成果的論文對于期刊極為重要。因此,作為學科編輯,首先必須掌握學科發展動態,而對于重要研究課題的組稿,還要全面掌握相關信息,制訂比較詳盡、具體的選題計劃,使得組稿活動有條不紊,按計劃執行。[1]此外,編輯還應具備一雙識珠的慧眼,在大量的自然來搞中篩選出適合自己刊物性質和讀者需求的好稿件,才能獲知相關專業領域的學術發展前沿和研究方向,發現優質稿源,真正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治國,治國而后天下平。[2]修身,不僅僅要注重修身養性,更關鍵的還是要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真正做到以德修身、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作為一名科技期刊編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一根本宗旨,切實加強道德修養,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為作者和讀者服務上。在組稿當中,只有自覺地“嚴以修身”,才能做到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扎實謀事。只有踏實做人,誠實做事,才能贏得讀者和作者的信賴,組織到好的稿件。
審稿是對論文稿件質量的全面審查和評價,是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重要環節,包括初審、復審、終審。[3]不管是編輯組織來的稿件,還是作者自己投送或是其他人推薦的稿件,都必須經過三審制度的嚴格審查,并由審稿者認真簽署意見,最終同意發表后方可出版。在文章審閱的具體操作中,不管哪種來稿,無外乎是 3種情況:①審稿意見是正確的,一定要堅持。②對于審稿意見存在有明顯錯誤的要妥善處理,不能因為顧忌個別審稿人的面子或是其他原因而“埋沒”了人才,“槍斃”了一篇好文章。③審稿意見中對錯都有。不管遇到哪種情況的審稿意見,作為編輯都應該先弄清實際情況、尊重事實、堅持真理,將原則性和靈活性統一起來。要善于甄別辨析,敢于堅持正確,修正錯誤。在編輯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出版方向和輿論導向,從而營造出良好的學術氛圍。為此,在三審環節當中,也要踐行“三嚴三實”的要求,才能把期刊工作繼續推向前進,才能確保和提高期刊質量。
校對是依據原稿復合校樣,提出疑問,訂正差錯,確保出版物質量的一個重要工序,包括一校、二校、三校。[3]由于編輯部的編制有限,期刊編輯往往又擔任著稿件的校對工作,這也有利有弊。有利的條件在于編輯自己編改的稿件,在校對的時候往往駕輕就熟,容易發現問題。不利的因素在于編輯人員容易出現工作疲勞的現象,使文稿差錯悄悄溜過。有的編輯校對時,以為自己在審稿編改的時候已經認真編輯了文稿,所以在校對的時候,得過且過;其實,只要認真校對,無論是在哪一校往往都可以發現并修正不少問題。特別是在文稿實行交叉校對時就越發體現出一個人的責任心。如果校對者不是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不遵守職業道德,工作不踏實,做人不實在,只是應付式校對一下就不能夠消滅文稿中的錯漏,降低期刊文稿的差錯率。
期刊通讀環節的工作,是期刊印刷前保證校對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有些編輯以為反正三審三校了,每一篇文章又有責任編輯,都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于是把通讀環節流于形式,大致瀏覽一下了事。實際上通讀環節的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的工作,而是要求更高、更嚴謹的一項技術工作。雖然到了這個環節,出版時間非常緊迫,但也絕不能馬虎,只有忙中不亂、有條不紊地認真通讀,才能發現問題、糾正錯誤。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對廣告稿件的最后一道把關,這一點往往被忽視。由于廣告稿一般都是等到雜志接近發稿時才定稿,因此,編輯平常就應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以及 1998年 1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廣告語言文字管理暫行規定》的逐條內容爛熟于心,才能避免問題在稿件發排之后出現。例如,廣告不得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廣告中涉及專利產品或是專利方法的應當標明專利號或專利種類;廣告中不得單獨使用漢語拼音,不得單獨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等。這需要編輯人員平時樹立扎實的工作作風,儲備大量的基礎知識以備不時之需,只有這樣,整本期刊的質量才能得以保障。
科技期刊在經歷了一系列審校環節之后,最終與作者和讀者見面。在閱讀文章時,作者與讀者多少會有一些意見反饋到編輯部,作為編輯要正確加以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作者是稿件的撰稿人,對自己的稿件應該較為熟悉,在文稿編改交流的過程中或許有的作者會在一些細微的問題方面和編輯出現分歧,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編輯應當尊重作者的意見,并應當及時按照作者的意愿妥善編好文稿。編輯作為一個雜家,除了嫻熟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外,還要學會應對眾多跨專業領域的稿件,具備其他各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在以數字技術為媒體的信息時代,對編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拓展編輯知識技能,革新編輯工作方式和流程;利用網絡提供的便利,擴大信息采集范圍;擴大眼界,開闊視野,主動接納新鮮事物。編輯不嚴于修身、嚴于律己,借助各種有利條件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顯然是不行的。只有從嚴要求,廣泛聽取意見,真正從善如流,克服故步自封和孤芳自賞的不良心理,改正期刊工作中的不足,不斷進取,實事求是,期刊的質量才能不斷提高,最終實現對作者負責,對讀者負責,對社會負責。■
[1] 朱全娥. 組稿:提高學術期刊質量和因行李的重要措施——《中國科學:G輯》的組稿實踐[J]. 編輯學報,2009,21(3):257-258.
[2] 李學勤. 禮記正義[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 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M].2版,北京:人民軍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