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吳孟樵

音樂殿堂里的西方交響樂與山間豪邁的臺灣少數民族音樂,可以產生怎樣的土地情?可以交織出哪樣的音樂性?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電影片名頗具現代用語及浪漫字眼。“敬”是個動詞,以此回應了音樂無疆界。影片中無預告地,讓臺東的少數民族部落音樂在西方交響樂演奏前,以無伴奏歌聲劃開音樂廳序曲。古典音樂可以走出殿堂,那么,為何臺灣少數民族音樂不能從山里走進音樂廳。
演員戴立忍繼影片《寒蟬效應》后再次飾演音樂家,擔任音樂廳小提琴首席,不羈的性格,喜歡往山里跑。侑紀是音樂廳的“空降部隊”,由身穿白西裝衣褲與白鞋、喜歡抽煙哼歌曲的南哥蔡振南飾演的音樂廳董事長聘為新任指揮。男女主角戴立忍與侑紀的文化差異、音樂事業指揮臺的瑜亮情節,在不意外的節奏下迸出火花,神秘而古老的樂曲將兩人的童年指向同一處。愛情,便成為電影里的音符一般。于是,從音樂廳走入深山,在環抱的樹林間由交響樂回敬。
臺灣角頭音樂負責人張四十三,多年前發掘了陳建年、紀曉君等臺灣少數民族歌手,曾將臺灣少數民族音樂發展為歌劇于音樂廳演出。此次,他將同樣的題材延伸為另一創作形式:電影。這是張四十三監制的第一部電影,片中自然有許多臺灣少數民族生動自然的演出,詼諧地自稱為“不滿族”、“杯盤族”……滿足觀眾的有胡德夫的多場鏡頭、紀曉君的嘹亮歌聲、大提琴家范宗沛是天生的音樂家、作家林文義的演出堪稱爆笑到極點,最有可看性。觀看此片,令人聯想到影片《海角七號》。同樣有音樂、有景色、女主角皆是自日本來臺演出、兩部電影都有歌手出身的演員馬念先。馬念先的爸爸是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馬景賢;范宗沛近期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內經營一個結合音樂、繪畫、閱讀、講座的咖啡屋,名為“閱樂書坊”。于是,音樂電影與真實的人生夢想可以這么的戲內戲外結合。
導演吳米森幾年前執導的作品《給我一只貓》,從中可感受他喜歡閱讀、喜歡思考,具有社會情懷,只是影片融入多線思維令觀眾一時難以接受。而今,他的作品多了輕松度、少了思考度。猶記得他以前的片子里有句對白:“快樂會上癮,所以不想擁有。”因此,吳米森藉著戴立忍的幾段臺詞,仍可見他的社會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