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軒樸
(山西大學,山西 太原 003006)
鳳翔年畫的造型語言與當代藝術數字創作糅合形式的探究
付軒樸
(山西大學,山西 太原 003006)
隨著現代數字技術的普及,人們的閱讀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文化作品的傳播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人們更多的是習慣在手機、電腦上閱讀,而現今的電腦工具也賦予了我們更多的創作方式和方法。如何將傳統的文化內涵融入到現在數字化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使兩者相輔相成,并借助網絡的傳播使一幅作品得到更好的傳播,是文章探討的主旨。文章意在提取傳統年畫繪制中元素,分析其特有的造型語言,然后將其融合現在的較流行審美元素,采取電腦繪制,對一部分的傳統樣式進行大膽創新,使之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去探索這種結合給傳統的藝術形式帶來的創新。
傳統年畫;民俗特點;矢量文件;ai描摹
年畫作為我國一項歷時悠久的名俗文化,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和悠久的文化內涵。其中的鳳翔年畫為較民俗的一個代表,鳳翔年畫植根于民間,主要表現的是民間文化,保持著木刻技法和彩繪相結合的特點,特點是色彩鮮明,很少用過渡,其便顯得精神特質為喜悅,熱情和生命,是農民勤勞奮進的民族性格的寫照。
風翔木版年畫內容,首先以人物為主,以門神見長。其次是《西游記》神話故事和花鳥蟲魚。無論人物還是花卉,造型都優美大方,生動逼真,各有情態。人物的造型樣式遵循的是圓潤敦厚,表情歡喜,造型肢體語言大膽。

鳳翔木版年畫具有深厚的民間民俗文化內涵。鳳翔木版年畫從初創起,就是一種農民的藝術,在創作時非常注意題材的選取。再加上廣大消費者長期以來通過市場這一特殊形式,對木版年畫進行了最嚴格最挑剔的篩選,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也就是消費者認可的品種,幾乎都是與農民的日常生活有關的作品。
木版年畫吸收了歷代寺廟壁畫、石刻筆法、刀功特點,以線刻為主,線條剛勁有力,簡明質樸,生動大方;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再襯以黑色線條,對比強烈,生活氣息濃郁,形象豐滿逼真。印刷時先用顏色印染天地,再開紅光、涂胭脂、加重彩,后套黑線主版。畫面既和諧樸實,又生動別致。
鳳翔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獨特。它有別于天津楊柳青那種市民文化,是比較純粹的農民畫,是中國內地民間風俗特別是西北地區的民間風俗畫卷。
通過對鳳翔年畫的造型語言,選題內容的深刻研究,通過當代流行的方式對傳統的造型形式加以創新,以傳統的造型美為鋪墊,如耦合進當代流行的動漫,插畫等元素,通過電腦繪畫的方式進行嘗試,造型上遵循一部分的傳統年畫的構圖形式。
以我的創作為例,畫面中的主體人物采用傳統的人物造型元素,使用的是年畫中常見的童子造型,但是對傳統的造型元素進行了更加突出的夸張和變形,甚至神略了部分的五官造型。在任務比例上更加夸張,為了突出其敦厚圓潤的風格,頭身比例甚至達到了將近1:1,人物肢體造型上摒棄正常的任務比例,采取動漫中夸張的手法,使造型上更為突出和奪人眼球。周圍在附以常見的吉祥8件作為貫穿元素。
用色方面采取大膽,鮮艷,對比強烈的塊狀顏色,突出其更強的裝飾性。
整體的繪制過程首先是描黑邊的紙上作畫,然后錄入電腦,在ai中使用其描摹功能,做出仿毛筆描邊的底紋肌理,也同時意在模仿鳳翔年畫的“套黑線主版”風格,然后進行上色,上色使用大面積鋪色,重對比,少過渡,通對過的鳳翔年畫的藝術形式的歸納分析,提取去特有的造型語言,造型藝術,然后融會到當代的電腦繪畫中,通過數字的方式處理概括其造型上的大膽方正,顏色上的鮮明對比,描摹復制其制作工序上的黑線勾底,打造更符合貼近時代的藝術表現形式。

由于使用了ai軟件,使其最終完成的文件為矢量文件,這樣使得作品具有矢量文件獨有的優勢性-----矢量文件是根據幾何特性來繪制圖形,矢矢量可以是一個點或一條線,矢量圖只能靠軟軟件生成,文件占用內在空間較小,因為這種類型的圖像文件包含獨立的分離圖像,可以自由無限制的重新組合。它的特點是放大后圖像不會失真,和分辨率無關,適用于圖形設計、文字設計和一些標志設計、版式設計等。
矢量的繪制形式使得其擁有更好的傳播性和表現性,其可以再任何的打印尺寸打印而不失真,使得人們能在更多的場合,更多的地方看到作品。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高度信息化,設計中的新語言,新形式,新的表現方法也被不斷的應用,我們更應該站在前人的高度上對以往的藝術方式進行創新和探索,雖然給傳統文化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但真正的設計會植根于其文化內涵,現代與古代的結合應該是相輔相成,而不能成為左右互搏。藝術形式的探究只會在開放的互動中探究,其中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是根,只有扎根于文化的表現才能彰顯其魅力,許多設計更應該注重其文化層面的鋪墊,將傳統民俗文化元素與當代藝術設計相結合。
J218.3
A
1005-5312(2015)02-0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