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1月12日晚上19時,“小鷹”500飛機全機疲勞第四倍壽命試驗結束,意味著歷時8年的“小鷹”500飛機全機疲勞試驗圓滿完成?!靶→棥?00飛機因此成為國內首架完全按照適航要求完成全機疲勞試驗的通用飛機。
試驗結果表明,“小鷹”500滿足設計目標壽命要求,疲勞載荷譜編制和疲勞設計方法合理準確。“小鷹”500飛機是我國第一架完全按照中國民航適航條例設計的4~5座級通用飛機。按照飛機研制的慣例,全機疲勞試驗是整個研制過程中耗時最長的試驗項目,它是給出飛機的飛行小時、飛行起落或使用年限等目標壽命指標的主要依據,關系著飛機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由于試驗周期長,往往飛機已經投放市場,試驗仍在進行?!靶→棥?00飛機全機疲勞試驗就是從2006年開始歷時8年完成的。
該項試驗從方案規劃、試驗設計到試驗實施均由中航工業一飛院強度試驗室承擔。一飛院開展了一系列的開創性工作:在前期準備工作中,編制出國內首個滿足適航驗證要求的輕型多用途通用飛機疲勞載荷譜和試驗任務書,為“小鷹”500飛機疲勞分析和試驗奠定基礎的同時,也為后續民機型號編譜提供了參考;在加載方式上,創新性地采用兩級卡板這一新型加載方式,設計出滿足試驗要求的加載夾具;在試驗載荷施加過程中,通過反復調參,有效解決了在機翼變形大、加載通道多的情況下,多個通道之間協調加載、平穩運行的問題。
2015年1月15日,蘇州蘇試試驗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網上定價初始發行“蘇試試驗”A股620萬股。據悉,蘇州蘇試試驗儀器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57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發行人:蘇州蘇試試驗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保薦機構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蘇試試驗儀器有限公司,前身為蘇州試驗儀器總廠,始建于1956年,為原國家機械工業局重點企業,1998年整體轉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2008年引入戰略投資者組建成蘇州蘇試試驗儀器有限公司。 蘇州蘇試試驗儀器有限公司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力學環境試驗設備的制造企業之一,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及百余項專利的全套振動臺制造技術。多年來為我國航空航天、電子、艦船、兵器、核工業、汽車、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行業和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國家重點型號任務提供了全品種、全系列的振動、沖擊、碰撞、跌落等試驗設備,同時蘇試產品還遠銷美國、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1月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0所自主研制的中國首個衛星用200毫米離子電推進系統(LIPS-200)地面壽命及可靠性試驗累計工作時間達到6000小時,開關機3000次,具備確保衛星在軌可靠運行15年的能力,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制的電推進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將全面邁入工程應用階段,能夠滿足我國通信衛星系列平臺、高軌遙感平臺以及深空探測器的發展需求。
所謂電推進,就是用電能取代化學能作為衛星的主要動力來源的一種推進技術?;驹硎峭ㄟ^把外部電能轉化為推進劑噴射功能,從而產生推力的一種反作用式推力系統。與航天器用化學燃料排出熾熱氣體的推進方式相比,電推進技術則采用噴出帶電粒子或離子的新方式,有大幅減少推進劑燃料、定位更精準、推進速度增量更高等優勢,應用于通信衛星平臺、深空探測航天器、重力場測量衛星等空間技術。電推進技術作為目前最先進的空間推進技術,航天器采用電推進系統能夠極大地提高有效載荷比,節約衛星發射成本,延長衛星在軌工作壽命。
據悉,航天高溫涂料超高溫下保護飛行器氧化腐蝕,高超聲速飛行器在高空飛行速度極快,由于速度高帶來的氣動熱和氧化問題十分突出,長時間的氣動加熱使得頭部和翼緣部分的表面溫度超過2000℃以上,同時為保持高的升阻比和良好的氣動外形,這些部位外表面金屬不允許產生明顯氧化腐蝕現象。
近來,北京志盛威華化工有限公司和軍隊研發人員共同研發出ZS-1023超高溫金屬防氧化涂料。ZS-1023超高溫金屬防氧化涂料研發技術世界上處于領先水平,技術含量高。經實驗證明,該新涂料長期耐超高溫可以達到3000℃,可以保護金屬不在高溫下氧化腐蝕,能有效防止高溫下氧向基體滲透,具備硬度高、熔點高、抗沖擊、抗氧化、抗疲勞、線膨脹系數高、熱振系數好、高溫揮發少、延展性優異等特點。該涂料可以涂刷在飛機、火箭和各種高速飛行器的燃料金屬噴嘴、尖端、鼻帽、葉片上、導彈外殼以及航空和火箭發動機、超高溫設備的高溫金屬表面上防氧化腐蝕。
近日,長春中科應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反復研究和試驗,開發出輻照交聯技術,使電線電纜的耐高溫、耐化學試劑腐蝕等性能得到明顯改善。
據了解,輻照交聯是利用電子加速器產生的高能電子束轟擊絕緣層,將分子鏈打斷形成高分子自由基,然后高分子自由基重新組合成交聯鍵,原來的線性分子結構變成三維網狀的分子結構,從而使其絕緣形成交聯結構,性能顯著提高。通常聚乙烯(PE)絕緣電線電纜在70~90℃軟化,在110~125℃熔流,而輻照交聯后的PE即使在250℃仍然不會改變形狀。
電線電纜輻照交聯技術延長電纜使用壽命,增強安全性,在電線電纜的耐溫性、耐開裂性、老化問題等方面有所突破。
1月13日,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與新樂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海洋裝備試驗省工程實驗室特種船實驗基地,及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掛牌儀式在新樂造船廠區舉行。
據介紹,該工程實驗室將著重建設高附加值船可靠性檢驗測試平臺,對LNG船舶提供船舶結構有限元極限承載能力分析評估、特種材料熱力學應力分析等可靠性測試與評價保障。該平臺也為其他造船企業提供相關的測試與評價服務。
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環部在空間環境模擬容器內真空冷黑環境下,利用自研超高溫模擬系統成功將試驗件加熱至1850℃,實現了航天器真空熱試驗超高溫模擬技術方面的重大突破。
隨著我國在深空探測、高超聲速飛行器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飛行器及其部件需要結合太空環境或高空低氣壓環境進行的超高溫地面考核試驗提出了需求。然而對于1600℃以上的高溫,傳統真空熱試驗加熱手段已無法模擬。如何在空間環境模擬容器內實現超高溫、極高熱流模擬成為真空熱試驗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難題。
從2013年開始,總環部自主開展了高溫高熱流模擬技術的攻關工作,通過仿真技術分析了高密度輻射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