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動態]
近日,中國船級社發布2015年版《船體結構疲勞強度指南》。
2015年版CCS《船體結構疲勞強度指南》是對《船體結構疲勞強度指南》2007版的替代,主要內容包括:通則、疲勞載荷、疲勞評估、簡化應力分析、有限元應力分析以及泵塔疲勞強度評估。
新版疲勞強度指南采用物理含義,更為清晰地基于等效設計波法的載荷體系,統一采用熱點應力評估疲勞強度,提高了S-N曲線的選擇的合理性,并更為精確地考慮了平均應力的修正;采用腐蝕修正系數考慮腐蝕對疲勞應力的影響,船體結構計算模型采用建造尺寸,與CCS現行規范體系相協調,保證了計算模型的通用性;建立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復雜結構節點熱點應力分析方法,提供詳細的熱點應力提取方法,解決了可操作性問題,滿足了規范對于關鍵節點的疲勞強度評估要求;新增了薄膜型液化氣體運輸船及其泵塔的疲勞強度評估方法。
近日,全國實驗室儀器及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26)發布《高低溫試驗箱能效測試方法》(計劃號20141335-T-604)和《熱老化試驗箱能效測試方法》(計劃號20141336-T-604)的征求意見稿,并面向各界廣泛征求意見。
據悉,國標委于2014年提出將制定高低溫試驗箱和熱老化試驗箱能效測試方法標準。該修訂計劃主要針對高低溫試驗箱、熱老化試驗箱等,建立一套完整的技術性能測試國家標準方法,以滿足該類儀器對于分析測試、質量檢測、科學研究等應用需求。兩項標準首次對儀器設備的能耗指標進行關注,是我國自主編撰的一套方法標準,是實驗室儀器領域的一次突破性嘗試。

GJB 150-2009軍用裝備實驗室環境試驗方法新版標準用于取代GJB 150-1986舊標準,在其12部分砂塵試驗中,重新定義了軍用設備對可能阻塞開口,滲入裂縫、軸承和接頭的灰塵抵御能力,包括評估過濾裝置的工作效能。
自然砂塵環境在很多區域都存在,特別是沙塵暴環境對軍事設備的影響很大,在測試過程中需要專門砂塵試驗設備來進行特定程序的運行。GJB 150.12A-2009,包括了三種程序:吹塵、吹砂、降塵。各個程序的區別在于砂與塵的基本顆粒尺寸和運動類型的不同,試驗過程包括了試驗溫度、塵尺寸的組成、試驗持續時間和風速大小等方面。
吹塵:針對裝備對灰塵(直徑≤149μm)作用的適應能力,BY-SCGJB 15009C-1吹塵試驗箱吹塵濃度:0.1 g~10.6±7 g/m3,試驗風速:1.5-15 m/s。
吹砂:針對裝備對砂塵(直徑150~850μm作用的適應能力),寶昀通BY-SCGJB15009B-1型吹砂試驗箱吹砂濃度:1.1 g~3.0±0.5 g/m3。
降塵:針對幾乎沒有空氣流動的、塵土可以長時間積存的封閉或半封閉區域,灰塵(直徑≤105μm)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