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趙宇鵬
“這部劇的排練時間僅僅用了41天,我們大家加班加點地排練就是為了向抗戰勝利70周年獻禮。”話劇《故園》主演、國家一級演員、北京市臺聯理事高倩表示。
《故園》這部主旋律之作由北京市臺聯和北京人藝聯合推出,是一部以臺灣會館為背景,講述1937年日偽時期發生在北平臺灣會館里的家國情仇。談起全國同胞同仇敵愾、一致抗日的那段歲月,高倩認真地講起自己親人的經歷:“我是出生在祖國大陸的第二代臺胞,我的外祖父和他的堂兄孟天成,上世紀初期就從臺灣到大陸開辦醫院,抗戰期間為八路軍提供藥品、醫療器械,并直接參與到抗戰中去。”
因為這一層背景,加之人藝演員和臺聯理事的雙重身份與雙份責任,高倩兩年前便開始籌劃這部話劇。
聊起為此付出的辛勞,高倩說:“能把這么長時間的歷史寫成戲劇,并上報給人藝,組織創作運作了很長時間,其中困難重重。幸好我們在這個很好的時機把它做出來了。人藝是我的家,臺聯是我的家,通過兩個家將自己的愿望展示出來,是我的榮幸,為家做任何事情都是心甘情愿和快樂的。另外,我能代表大陸4萬多定居臺胞登上人藝舞臺,來演出北京人和臺灣人的戲,機會很難得。”
為了讓這部劇做到完美,高倩動用身邊資源,讓自己的臺灣朋友輪番到排練廳糾正演員的發音,劇組為此更是專門成立了臺灣小組和北平小組,幫助大家由內到外全方位地塑造形象。高倩說:“因為今年不僅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同時也是臺灣光復70周年,我們要通過自身的表演向祖國獻禮。”
隨著訪談的深入,高倩對近期臺灣的一些熱點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關于李登輝在日所發表的媚日賣臺言論,高倩說:“李登輝這種言論是不負責任的,無論是臺灣人還是大陸人都會很憤怒。劇中我們最后一幕是大家一起歡呼抗戰勝利,歡呼祖國萬歲。而臺灣更是被殖民統治50年,臺灣人民被奴役被壓迫的感覺比大陸人要強得多。李登輝的言論會受到兩岸人民的批判。同時,我也希望我們的戲能夠拿到臺灣去演出,這也是劇組共同的心愿。”

高倩
“去年話劇《李白》去了臺灣很受歡迎,戲劇和文化藝術是沒有隔閡,是共同的。”高倩回憶起赴臺演出的經歷:“我們是連演8場,場場爆滿啊,能夠切身感受到臺灣民眾對于祖國文化的認同與喜愛。”
采訪的最后,高倩表示:“我感覺自己就像一粒鈕扣,在劇中我連接了教書先生和石匠,現實中我又聯系了北京人和臺灣人、人藝人和臺聯人,這是我的責任更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