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加工》記者 邵 蕊 于永初
臺灣展團亮相CIMT2015展現亞洲隱形冠軍風采
■《金屬加工》記者 邵 蕊 于永初
2015年4月20日,臺灣地區展團以140多家參展廠商的規模亮相CIMT2015。作為亞洲機床的隱形冠軍,臺灣工具機展品成為展會一大亮點,最新研發上市的數控車床、立加、臥加、大型龍門機等精銳機種,甚至全自動化生產線都齊上陣。本刊記者對東臺集團亞太菁英、遠東機械、永進機械和大立機器等臺灣知名工具機制造商進行了采訪,為廣大讀者揭秘臺灣制造的風采。

亞太菁英協理龔宣任
亞太菁英和東臺集團在走不一樣的通路。要塑造自己的品牌。東臺在汽車零部件加工很有競爭力,而亞太打開了汽車模具和航太的市場。
亞太最先涉入的就是汽車模具加工領域。由于中國臺灣市場沒有內需,中國臺灣做模具的廠商都要接北美、德國和中國大陸的訂單。2001~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有10倍的增長,中國汽車品牌可能將近百家的品牌,每個品牌的車型有幾個到十幾個,加上現在的汽車車型改款速度非常快,所以模具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大。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客戶對高端設備的接受度比臺灣高,這都是亞太的好機遇。雖然目前亞太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還很小,但上升空間很大。總的來說,北美、德國和中國大陸市場是亞太重點關注的三大市場。有些市場,比如印度和中亞市場亞太還在觀望。
中國大陸之前的交通建設要靠兩塊:一個是高鐵,一個就是航太體系。中國大陸有資本,可以不買波音的飛機,不買空客的飛機,而是自己來做發展。亞太很早就看到了這種發展,因為大型五軸高速龍門是亞太的主力產品,而五軸最大的需求就是航太體系。這是我們涉入中國市場航太體系的契機。但航太體系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市場,亞太比較難打進去。一般都是大公司在做,
從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到第三梯隊,一層一層分下來。像德國的Fooke五軸產品專門供應給中國大陸的動車、高鐵產業,這塊領域的供應鏈相對更加封閉,我們目前還進不去。最開始我們從臺灣漢翔先切進去這塊市場,漢翔是臺灣最大的航空航天制造的公司,屬于第二梯隊,它可以做系統模組,但沒有做整機的能力。我們現在要做讓第一梯隊認可的設備,升級公司的技術能量、產品和樹立品牌形象,當然,這需要長期的投資,而且要有長期的規劃,這一點東臺集團給予了亞太很多的支持。看這個市場需求趨勢,在2017、2018年可能會下滑,所以我們必須抓好現在的機遇,目前已經接到一個10年的新機訂單,那么我們的設備也要滿足接下來10~15年的需求。當然,對于航太體系,亞太菁英不只是放眼于中國大陸市場,2015年亞太菁英又出貨到美國的西科斯基供應鏈,美國西科斯基是全世界做直升機數一數二的公司。還有就是東南亞市場,因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亞洲航空的重陣。

遠東機械市場企劃部經理嚴志豪
遠東集團最大的業務是鋼管工程,工具機只是其中一個領域。做機械業務是因為早些年臺灣開始工業化,又沒有進口機械設備,最早遠東發展輪圈機的時候,就必須自己做機臺出來,這個機緣讓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做工具機業務。
由于以前遠東機械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銷售模式出現問題,導致空轉了幾年,所以遠東現在一直在扭轉,從以前的總代理改成現在的區代理,以后再改為省代理,這樣整個銷售情況將會有改觀。
對于遠東的輪圈機業務,中國市場是總代理商模式。近幾年中國汽車輪轂市場蓬勃發展,帶動了輪圈加工機產業的增長。輪圈加工機是遠東機械現在最大的營業項目,在中國市場目前是銷量最好的,戴卡、萬豐和中南鋁等多家輪轂廠商都是遠東機械的長期客戶。歐美市場是遠東早期重點關注的市場,中國大陸是遠東機械現在最大的銷售市場,遠東機械中國大陸市場的出口率占比高達43%。遠東機械最大的優勢就是,遠東機械有自己的加工工廠,是臺灣少數有加工能力的機床廠商,輪圈機的整個生產線都是遠東機械自己做的,包括第一工程、第二工程和鉆孔加工等,這對保證產品的精度和性能要求很重要。
除了輪圈加工機業務,遠東正在推出新產品來應對新領域。第一,遠東準備要跨入模具行業,這次CIMT展出的鏜床,完全針對要跨入的模具行業而研發的,具有三大技術優勢:鏜床可承重20t;一般鏜床的轉速2 500~3 000r/min,而我們這款設備轉速高達8 000r/min;模具要求進給和移動速度比較快,這款設備采用的是直線導軌。第二,自動化
也是遠東機械很大的一個營業項目。遠東機械現在最大的機遇就是自動化生產,比如輪轂的自動化生產線。現在中國市場的自動化率還比較低,提高的空間還很大。自動化和智能化是一個階段性發展過程:開始是自動化需求,用機器取代人力,然后是智能化,就是如何讓機器具備思考力,機器成為機器人,工廠實現少人化和無人化,這是現在的趨勢。
遠東在智能化生產上是臺灣發展最好的,包括線上虛擬測量,視覺檢測等自動化測量技術,可以混線生產,其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公司有一個工程師團隊專門在做智能化研究。遠東現在要跨入的是整個機械行業,不僅是在輪轂加工上實現自動化,所以未來幾年將會不斷推出新產品,應對新的產業。

恩德科技集團主軸廠副理林炯勛
恩德科技于1972年成立,并在2000年上市。公司共有5個核心事業體,包括CNC木工機、CNC噴繪機、PCB成形/鉆孔機、雷射切割機和內藏式主軸。其中,CNC木工機與PCB成形/鉆孔機為恩德的品牌產品,成長穩健;其余3個為新成立的部門,是市場潛力十足的明星產業,公司正在積極投入資源重點發展。基于以上幾大領域的業務需求,恩德在2000年成立了主軸廠,主軸產品也由以前從歐洲引進購買到現在自己研發生產。隨著市場的發展,現在恩德主軸產品用于公司母廠的營業額占70%,市場對外銷售占30%。
2015年,我們最看好的是高頻永磁主軸市場,原因在于其市場大,且定位明確,產品具差異化,能引起消費者認同。永磁同步主軸也是我們目前最熱銷的產品,最大的優勢在于:高/低速可在同一主軸應用與實現,低速高扭力粗加工應用,以及高速、高表面粗糙度精雕可一并實現,不需要二次裝夾以增加工作效率。主軸外徑僅62mm,功率卻高達2 700W,扭力達到同款主軸230%的表現。另外,永磁同步電動機控制響應比較快速,擁有較好的表面粗糙度表現,因其效率高,節能環保。
隨著客戶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恩德產品也在不斷發展和升級。以主軸產品為例,客戶已不再只是需要一套加工主軸那么單純,主軸產品已向智能化設計(在線數據量測、壽命檢知等)發展。比如銑削主軸產品,客戶希望單一主軸能達到2種以上的功能:高低速應用、定位、攻牙以及車銑復合一體。這也是恩德主軸產品的發展方向,更為重要的是,恩德在機械主軸的領域務實保守,所有設計都會經一連串的測試,達標以后才能導入市場。在軟件仿真、產品驗證和產品生產流程上,都非常嚴格,這是恩德區別于行業競爭對手的一大優勢。
目前,恩德正在研發新技術,在電動機與機械整合后,將推出一系列符合客戶期待的同步主軸系列。近幾年,恩德主要發展小型機床用主軸,外徑62~120mm的電主軸,搭載永磁同步電動機,主推應用領域為手機機殼、五金加工、齒雕機以及其他特殊材料與精微型小部件加工。

永進機械(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璠
目前永進機械展出的幾臺產品,最主要是為了推進在大陸市場的銷售,因為現在人工成本比較高,所以設備都采用了自動化的構想。
永進機械采用自動化的目的就是:原材料進去,正品出來,但在設備上面永進機械還有一些跟別的自動化設備不一樣的設置。第一是可視,抓取原材料是可視的,材料不一定要放得很到位,永進的設備也可以抓取。永進設備的特點就是比較穩健,故障率較低,所以在自動化方面比較有優勢。產品出來之后,還要經過檢測檢測,就是檢測所加工的產品是否合格,可以側面檢驗這個設備好不好,這是對一條線的規劃。目前在大陸一家做發動機產品的企業已經有一條我們的自動化生產線在運行。第二是采用電動機直接驅動。永進機械展出的另外一臺設備是永進機械新的硬軌設備。通常高扭矩的設備都要用齒輪箱,但齒輪箱在維護成本上面會比較貴,所以我們就用高功率的電動機直接驅動,來代替齒輪箱。這樣設置的優點就是能夠降低維修成本。另外永進機械在模具加工行業也有一定的優勢。
永進機械的研發力量主要是在臺灣,有一百多位的研發人員,還有三四個專業團隊負責規劃自動化。永進機械的生產是一條龍的,從鑄件到加工都是自己做,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主軸也是自己做。這也能說明永進機械的機床非常穩定,可靠度比較高。
目前大陸也在積極推進工業4.0,永進機械在這方面具有自己的優勢。在發那科的控制器上面,加了很多永進機械的軟件,可以管理刀具的壽命和機床的保養等信息。另外,永進機械很早以前就開發了一個軟件,可以在電腦或者手機上控管100臺或200臺設備,設備的故障率、運轉情況或者停機狀況都能看到,這些功能可以根據客戶要求來開發。只要安裝一個軟件,這些設備的信息都可以放到客戶的電腦或者傳輸到手機上,從而方便進行管理。
對于不同的應用領域,永進機械會選幾個機型來配合,比如說汽車行業,固定某幾個機型向客戶推廣。航空航天領域也是一樣,每個行業都有幾個固定機型在推廣。永進機械比較關注的是模具行業和汽車行業,然后是航空航天,還有風力發電等,這些都是未來發展方向。目前特別是在汽車行業發展良好,模具行業是永進機械的優勢,在航空航天行業發展也很快。
最近三五年,大陸的汽車行業和航空航天行業仍然會是發展的重點,我們會重點關注。而且,永進機械的產能足以應付客戶的需求,在三四個月交付幾百臺設備沒有問題。
管理是永進機械的一個強項,在總公司推廣Y C M P S。YCMPS是TPM跟永進機械結合起來的一種管理模式。在臺灣整個行業來說,永進機械是第一家得到TPM優秀廠稱號的也是惟一的一家,2012年又被評為TPM優秀技術廠。

大立機器總經理莊大立
首先,在被日本占領時期,日本在臺灣建立了一個空軍基地,培養了不少優秀的技師。其次,日本當時在臺灣還有一些工業基礎遺留下來。臺灣最早的鐵工廠(機械制造廠)都是在日占領時期就有了。因為當時物資欠缺,很多的小孩小學畢業甚至沒有上學,就得去工廠里面當學徒養家。很小年紀就在工廠里面學習,基礎非常扎實,而且他們受到日本精神的影響,做事情一絲不茍,一直傳承下來。日本當時在臺灣的空軍基地,培養了很多優良的技師和學徒,再加后來美軍在臺灣有基地了,也造就了一些后起的工業,打下了基礎。
1949年我父親為了多賺錢,而且當學徒的時候掌握了一些技術,就從老東家買了一臺傳統車床,開始加工零組件,后來逐漸組裝一些變速器和差速等,后來開始組裝銑床,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臺灣的零組件實力很強,原先需要自己加工的現在都有廠家可以提供,所以說我們現在組裝能力就很強,所以說現在臺灣的設備有很好的性價比,行銷全世界。
表面上看,臺灣的設備都差不多,但實際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比如組裝一臺加工中心,同樣的設計,同樣的圖樣,這家公司跟那家公司做出來就不一樣。同樣,同一家公司不同的人做的東西也不一樣。大立機器組裝的設備,好像在雕塑一個藝術品一樣,要很仔細,要消除眾多組成零件的累積誤差,這是造一臺好機床的關鍵。臺灣以后要再發展,一定要把機床做好,應該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不要做同樣的東西。
從大立公司來講,我們就盡量做比較高端的的機床,像臥式加工中心。普通的機床是三軸,但是臥加至少是四軸,3個直線軸,再加上1個旋轉軸,所以它所需要的技巧和技術性會比較高。我們公司要往這個方向去走,盡量做一些別人做得少,而且技術性比較高的產品,這是我們公司想做的。有些公司靠數量生存,但大立選擇走高端產品的路線。大立機器2014年的銷售額達到13億臺幣,70%是出口到臺灣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公司賣的最好的是小型機,而且臥式機床占公司全部銷量的30%。
在研發方面,對機床的新的需求主要是智能化。智能化特點之一是可以實現遠端監控,對客戶使用的設備進行診斷。其次就是熱抑制,因為熱,傳動件會膨脹變形,傳動不到位,導致最終的精度和準確度就沒有那么高。我們目前正在做的就是對機床的3個軸進行熱補償,使其準確到位。第三是人機界面要越來越人性化,這都是我們未來要走的路。
目前大陸的機床設備性價比不如臺灣機床,性能不太穩定,機電的配合不到位。大陸的機電技術也有,軟件也很強,可是結合起來就差強人意。如何把技術整合,把機床做好,需要企業花時間建立自己的傳統,比如意大利做出來東西就是漂亮,日本做出來的東西就是細致,德國做出來東西就是很規矩。這不是兩三年或三五年就可以發展出來,這是對大陸企業的考驗。

東莞研華寶元數控中國營運處處長陳偉哲
研華寶元已經連續10年參加CIMT展會,這次參展主要是加深和客戶的聯系和交流,來談工業4.0。我認為工業4.0事實上就是物聯網。我們人類現在玩互聯網,玩微信,但是以后是機器和機器之間“互傳信息、玩微信”的時代。物聯網就是物理的單體連接在一起,是智能工廠的體現,機床設備的大腦是控制器,要形成立體的物聯網,控制器必須可以上、下、左、右連接。全世界控制器有很多不同的規格和格式,EtherCAT就是歐洲在主推的標準,2014年12月,中國國家標準局明文規定EtherCAT是中國的建議標準,所以研華寶元推動EtherCAT,就可以和電動機廠、我們的下游供應商上、下、左、右連接。
EtherCAT具有實時性、開放性等熱點,是工業4.0的最佳利器,所以研華寶元投入了大量研發資源來開發EtherCAT,并成為了臺灣制造廠商的領先者。
研華寶元產品覆蓋工具機、注塑機、機器人和自動化這4個不同的行業,并在各領域均衡發展。其中,工具機要求高速高精度,注塑機主要就是溫度控制和壓力控制,模具管理,機器人需要智能化能力,把這3個行業的特點集到一起就是自動化。如果客戶需要自動化專機,研華寶元可以提供以上3個行業具備的所有優勢因素,這種專機的產能是一般工具機的幾倍。
研華寶元的最大優勢就是軟硬件都是自主研發和制造。另外,針對以上4個行業,我們產品的核心平臺就一個,也就是說,如果針對工具機的產品有任何長處,其他3個領域就會對應地有這些優勢能力,不需要重復開發。更值得一提的是,研華寶元可以把這個平臺開發給我們的渠道商,他們可以去創造第5種行業,前面4個行業的經驗值可以轉嫁,變成第5個行業的產品基礎。研華寶元正在積極拓展第5種行業,就是開放和分享公司的開發平臺給我們的客戶。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研發非常耗精神和實力,把研發人員的開發工具開放給他們,客戶就可以自己開發他們自己的案子,開發出跟我們有差異的屬于自己的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把客戶當做我的研發人員。當然,我所說的開放是有層次的,最核心的技術還是在研華寶元手里,所以我們和客戶關系會更加緊密。
市場劃分來說,臺灣是營運總部和研發中心,廣州公司主要是生產和銷售,昆山行銷總部主要是一個協同創新研發中心,我們和客戶的工程師在這一起進行研發,也方便客戶來洽談或開會。而集團在全球20~30個國家都設有分公司,一般是先從當地的渠道商(代理經銷商)開始,再由分公司招募當地人員,逐步擴大銷售渠道和市場。工業4.0的推進將會進一步促進研華寶元的業務。2014年公司營業額增長了20%,預計2015年將有30%~40%的增長。
收稿日期:(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