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加工》記者 韓景春
聚人氣 · 促發展 · 談合作 · 得效益——記2015日本工業展
■《金屬加工》記者 韓景春

2015年6月24~26日,日本工業展在東京有明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辦。日本工業展由Reed Exhibitions公司主辦,展會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第19屆東京機械要素展、第26屆設計工程及制造解決方案展、第6屆醫療設備開發及制造展和第23屆工業用三維虛擬影像技術展。此次展會匯集了來自于日本、中國、德國、法國、加拿大和韓國等地區的2 300多家知名展商,涵蓋了齒輪箱、變速器、機械零部件、表面處理技術、焊接、精密鑄造、工業清洗、CAD/CAM、醫療器械及3D打印等方面的展品,展覽總面積超過20 000m2。展會現場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每個通道、每個展臺前都簇擁著眾多觀眾。
展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得益于主辦方的大力組織,更得益于政府的堅強后盾,此次展會日本安倍總理親自為展會寫來賀詞,可見政府對展會的重視。據展會主辦方介紹,很多參展企業80%的銷售額來自于這個展會,展會對企業、對社會、對國家的工業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日本安倍首相賀詞

Reed Exhibitions高層管理藤原先生
日本工業展自開辦以來,規模和影響力逐年遞增,2011年在遭遇地震災害的影響下,展會依然堅挺的召開,雖然參展的企業數量有1/7的下降,但展會整體成交額依然很大,并且對地震給日本經濟等方面造成的損失有很
大的幫助作用,幫助企業簽訂新的訂單,渡過難關。最近幾年展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而且也在逐漸拓展國際市場,2015年參展的企業中有10%來自于日本以外的其他國家,中國的參展企業從2012年的25家,增長到2015年的140家,有了近六倍的飛躍。
據官方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有1 930家展商參加展會,觀眾數量是76 701名;2014年參展企業數量是2 102家,觀眾數量是80 606;2015年展商數量是2 200家,觀眾數量預計82 000。但是由于受到展館面積的限制,現在緊固件類還有百余家企業在排隊中。為了解決展館面積問題,政府已經在規劃擴建展館,預計到2017年會增加20 000m2的展覽面積,到時候更多企業可以大展風采。
展會主辦方Reed Exhibitions高層管理人員藤原先生介紹,展會的觀眾大多數來自于日本本地,主要涉及的行業有汽車、精密儀器、機械、醫療、航空航天、機器人、重工業以及醫療等,豐田、三菱等大企業每年都會有幾千人參加展會。2015年82 000的觀眾中,國外觀眾大約2 500人,占3%~4%的比例,總體來講這部分的比例稍顯偏低,主辦方接下來會大力開發這部分資源,他們的目標是5年后國外觀眾的比例達到10%,主要擴展方向是中國、韓國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這也正符合展會的定位,服務于亞洲。

展會現場

中國展團
中國作為日本的鄰國,在多方面與日本有著廣泛的合作,隨著最近幾年中國展商的增多,中國的展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日本工業展的中國展商多來自于江蘇、大連、遼寧和上海等地,一方面這些地區中小企業比較集中,比較適合日本工業展的定位;另一方面,這些地區的相關政府部門也有利好的補貼政策,促使企業邁出國門,走向世界。記者在參展過程中走訪了一些中國參展企業,有些企業已經接到新的訂單,現場簽訂了合同;有些企業接待了很多有意向的合作伙伴,他們也堅信這些意向客戶一定會有一部分轉化成訂單企業。不僅如此他們非常看好日本工業展,還表示非常想參加在大阪和名古屋舉辦的日本工業展會。
展會現場記者采訪了幾個中國展臺的觀眾,其中日立采購部門人員表示:“我們特地來為我們社基礎設施項目找一些機械零部件和空氣鍋爐,只要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十分樂意從中國供應商這里購買”。雅馬哈摩托車電子采購部門人員表示“我們在中國、泰國等地都有工廠,我們想找一些比較優秀的本地供
應商。我們計劃在印度新造一個工廠,所以正在尋找一些在印度市場有實際銷售的優秀中國供應商”。理光亞洲技術辦公室人員表示“我們在亞洲各國都有生產基地,我們對本地供應商產品及服務的性價比相當重視,這個展會幫助我們了解很多國際展商及他們的產品,對我們找到更合適的本地供應商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可見中國的企業越來越多的受到國際采購商的關注。

展會展品

會議現場

排隊進入會議室
日本工業展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機械要素、工程設計及制造、醫療設備開發及制造、工業用三維虛擬影像技術。每個部分在作為單獨展商的同時也是其他部分展商的觀眾,比如機械要素展,這些展商在生產機械零部件的過程中,會用到相關的工程設計軟件、CADCAM作圖軟件等,這就形成了一個上下游的供應鏈;同時醫療設備開發及制造展的展商在形成他們產品的過程中,會用到一些機械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在機械要素展都可以找到,這樣又形成一個供應鏈條。展會四個部分彼此形成了互補互促的關系,進一步鞏固了展會的根基。
機械要素展的展商最多,所占展館面積也最大,集中的中國展商也最多,這部分展品具體細分為傳動技術、電機、流體傳動、工業配件、表面處理、機械材料及機械加工、測試測量及傳感器、緊固件、難加工材料、焊接機切割和工業清洗等。機械要素展是亞洲規模最大、最著名的承攬來樣、來圖加工及分包、轉包零配件加工業務的國際性展會。
3D打印是現在比較熱門的一項技術,這次展會全球最大的3D打印機廠商stratasys首次把世界上最大型的多噴頭多材料3D打印機project 1000 plus進行展出,引發觀眾的熱情圍觀。同時吸引大家眼球的還有一臺3D打印+切削加工一體化設備,這臺設備融合了FDM熱熔層積技術(增材)和切削加工技術(減材),屬于一臺具有完整切削功能的3D打印復合機。該工藝可以使用塑料作為原料進行3D打印,然后切削,再3D打印,再切削,這個過程可以無限反復,使得可以進行低成本、高精度地制造出非常復雜的工業物件。
設計工程及制造展匯集了眾多的三維檢測、測量企業,比如法如、海克斯康、雷尼紹、尼康等,這些檢測類的世界知名企業
都現場演示了公司的最新研發成果,好多觀眾也現場進行了親自的體驗操作。
日本工業展期間主辦方舉辦了多場會議,每個會議都要提前在網上報名登記,然后才有資格進場參會。記者在主辦方的帶領下,參加了其中一個工業4.0方面的會議,被現場的“入場式”所震驚:所有參會的人拿著之前在網上登記后的報名單,排成整齊的隊伍陸續進場,進場時間用了將近十分鐘,千余人的主會場不夠坐,又開放了兩個小的分會場進行視頻直播。會場提供日文、英文的同聲傳譯,會議期間沒有人玩手機、沒有人交頭接耳或者竊竊私語,會場能聽到的聲音除了演講者的發言就是參會者整齊的翻閱PPT資料的聲音。還有很多人在認真的做著筆記。記者真是被這種場面所震撼。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工業大國,而且隨著世界工業全球化的發展,日本的跨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分公司及工廠。在日本工業展的展會現場,這些跨國企業分別負責各個地域本地采購的高層都前來進行采購。展會主辦方負責中國市場的李濤先生講,這個展會可以幫助中國的企業打開日本市場,幫助中國的加工制造業走向日本,特別是一些發展乏力的中小企業。他還介紹2016年計劃展開中國華南地區機加工館,到時候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進來。
此次參加日本工業展記者的感觸很大,感受最深的就是展會的觀眾數量之多,現場人流之密,洽談氛圍之濃厚,展品范圍之廣泛,技術之精密和先進。展會對日本工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撐和促進的作用,相信這個展會會越辦越好。
收稿日期:(201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