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如才
學習貫徹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
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文/郭如才

前不久,中央紀委召開了第五次全會,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在全會召開之際,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出版了。《摘編》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習近平同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思想。我們把這篇最新講話與這部重要論著結合起來研讀,可以發現習近平同志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為什么要突出強調守紀律講規矩?我們有哪些必須遵守的規矩?如何確保全黨嚴守這些規矩?講話和《摘編》給予了明確的答案。
嚴明紀律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有明確的紀律要求,是現代政黨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一貫要求。我們黨成立之初,就強調立規矩、講紀律。1922年,黨的二大通過的黨章中便明確列出了紀律要求。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同志強調,一個軍隊,要有統一紀律,要聽號令:立正,稍息,向左看,向右看,開步走,瞄準放。不然敵人在前面,一個往東放,一個往西放,是要被敵人消滅的。黨這個軍隊也是一樣。1948年9月,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中央政治局在西柏坡召開會議,中心議題就是“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2013年7月,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正在西柏坡視察的習近平同志來到當年開會的屋子,高度評價了這次會議,指出;“這里是立規矩的地方。黨的規矩、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有力推動了黨的作風和紀律建設”。在改革開放初期,針對經濟改革中已經出現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傾向,鄧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個著名論斷:“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組織起來就有力量”。此后,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
志也都對嚴明黨的紀律提出了明確要求。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嚴明紀律是我們黨的一貫要求,正是因為有嚴格的紀律作保證,我們黨才能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推動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
嚴明紀律是履行歷史使命、實現奮斗目標的基本保證。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指出,我們黨是肩負著歷史使命的政治組織,必須有嚴明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這個歷史使命是什么?在現階段最基本、最迫切的就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必須靠鐵的紀律作保證。歷史經驗證明,一個政黨,不嚴明紀律不僅無法肩負起歷史責任,甚至自己也可能分崩離析。蘇共垮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所謂“公開性”“民主化”的口號下,放棄了民主集中制,實行所謂各級黨組織自治原則,導致了從思想到組織上的全面混亂。因此,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黨面臨的形勢越復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
嚴明紀律是解決黨內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變了原有的資源配置方式和組織管理模式,商品交換原則也逐漸滲透到黨內生活中來,引發了紀律松弛、組織渙散等種種問題。在《摘編》中,習近平同志列舉了黨內在守紀律、講規矩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比如,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方面,一些人為了自己的所謂仕途,為了自己的所謂影響力,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伙伙、拉幫結派的有之,搞匿名誣告、制造謠言的有之,搞收買人心、拉動選票的有之,搞封官許愿、彈冠相慶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陽奉陰違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議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在遵守組織紀律方面,有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嚴重;有的變著法兒讓組織程序空轉;有的領導班子把各自分管領域當成“私人領地”,互不買賬,互不服氣,內耗嚴重;有的只對領導個人負責而不對組織負責,把上下級關系搞成人身依附關系;等等。紀律松弛導致一些潛規則侵入黨內,并逐漸流行起來,成為腐蝕黨員和干部、敗壞黨的風氣的沉疴毒瘤。
解決這些問題,根本之策還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渴裁垂?,靠什么治?就要靠嚴明黨的紀律。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紀律松弛、組織渙散,正氣上不來、邪氣壓不住,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那么我們黨遲早會出大問題?,F在有點問題并不可怕,怕的是對問題麻木不仁。直面這些具體問題,就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全黨警醒起來,加強紀律建設,努力在全黨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氛圍。
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管黨治黨也是如此。黨的規矩總的包括哪些?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同志做了比較系統的回答: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黨的紀律是剛性約束,國家法律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規矩,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需要全黨長期堅持并自覺遵循。
提出這些要求不是偶然的。我們細心梳理一下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就會發現,在履新伊始,他就圍繞黨章、黨紀、國法和黨的優良傳統,對從嚴治黨提出了明確要求。在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第二天,習近平同志就在《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一文中明確指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講話》中指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要定規矩,八項規定就是很重要的規矩,制定這方面的規矩,指導思想就是從嚴要求,體現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同日,《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新形勢下,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依據黨章從嚴治黨、依據憲法治國理政,不斷推進各項治國理政活動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勤儉辦一切事業,是我們黨的一項優良
傳統。2013年1月17日,習近平同志針對社會上存在的觸目驚心的浪費現象,批示要求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此后,在中央紀委二次、三次、五次全會,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都對守紀律講規矩做了闡發,厘清了一些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比如:在黨規與國法的關系問題上,指出,黨章等黨規對黨員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黨員不僅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而且要嚴格遵守黨章等黨規,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在政治問題與腐敗問題的關系上,指出,腐敗問題是腐敗問題,政治問題是政治問題,不能只講腐敗問題、不講政治問題,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對黨的危害不亞于腐敗問題,有的甚至比腐敗問題更嚴重;在黨紀與黨的優良傳統關系問題上,指出,紀律是成文的規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是不成文的紀律,紀律是剛性的規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是自我約束的紀律;等等。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思路。古人說,“道私者亂,道法者治”。紀律不嚴,從嚴治黨就無從談起。實踐證明,干部出問題,都是因為紀律的突破。從已經查處的大量頂風違紀案件中可以看出,一些黨員、干部對紀律規定置若罔聞,搞“四風”毫無顧忌,搞腐敗心存僥幸。因此,習近平同志突出強調:在紀律上還要進一步嚴起來。
有紀可依是嚴明紀律的前提。習近平同志指出,黨的紀律規定要根據形勢和黨的建設需要不斷完善,確保系統配套、務實管用,防止脫離實際、內容模糊不清、滯后于實踐。以執行組織紀律為例,就要明確,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該這樣做、哪些事該那樣做,哪些事可以個人對組織或組織對個人、哪些事必須組織對組織,哪些事可以簡化程序、哪些事只能按程序辦,哪些事該發揚民主、哪些事該堅持集中,哪些事由自己決定、哪些事該請示報告,都要規定得明明白白。他指出,當前,在完善黨紀黨規方面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構建以黨章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嚴明黨的紀律,必須提高紀律的執行力。制定紀律就是要執行的。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身為黨員,鐵的紀律就必須執行。如果黨的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黨的各級組織在嚴明紀律上不能做選擇、搞變通,要真正認識到:
嚴明黨的紀律,是對黨的所有紀律而言的。習近平同志要求,黨的各項紀律都要嚴。遵守黨的紀律是無條件的,要說到做到,有紀必執,有違必查,而不能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不能把紀律作為一個軟約束或是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
嚴明黨的紀律,也是對每一名黨員而言的。黨的紀律是全黨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嚴格遵守和堅決維護紀律是做合格黨員、干部的基本條件。從嚴治黨,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黨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都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這就要求,黨的規矩,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遵照執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堅持紅線不能碰、底線不能破!
嚴明黨的紀律,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敢抓敢管,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當前,各地普遍存在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問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責任落實不力。習近平同志突出強調,執行黨的紀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讓黨紀黨規成為“紙老虎”“稻草人”。
要敢于板起臉來批評。凡是違反黨章和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的行為,都不能放過,更不能放縱。
紀律是黨的生命之基、力量之源。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作為一名在黨旗下宣過誓的共產黨員,必須用入黨誓詞約束自己,真正做到守紀律、講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