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紹軍
健康睡眠莫以長短論
董紹軍

有研究發現,與每晚睡眠超過7小時或不足7小時的老年人相比,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的老年人其大腦衰老可推遲兩年。看到這個結論,不禁問,我的睡眠時間合適嗎?
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分兩個階段: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它們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每夜通常有四五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90~110分鐘。其實,睡覺時間過長和過短一樣都不利于健康。人類不同年齡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嬰兒的睡眠時間為20~24小時,幼兒需要9~12小時,學童需要9~10小時,成人需要7~9小時,老年人需要6~8小時,大于80歲的老年人需要9~10小時。
老年人因為夜間睡眠淺,白天運動后易疲勞,更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環境、勞動強度等綜合因素來安排睡眠。有關專家認為,不必拘泥于每晚睡多少小時,只要在次日精神旺盛、頭腦清醒、辦事效率高、處理問題得當,就說明睡眠已經足夠。
研究表明,失眠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睡眠者數倍,且睡眠不足所導致的生物學改變竟然與老化現象非常相似,這也就意味著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衰老。
據研究,睡眠過多或過少,都會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生率。長時間睡眠障礙往往引起功能障礙、免疫力低下、情緒煩躁,同時還易引發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及心理疾患等,甚至造成猝死。
多種原因可致睡眠障礙,如不同種類的慢性疾病,如疼痛、心衰、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腎衰、帕金森病、腦血管病、腦炎等;原發性睡眠疾患,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周期性肢體運動和不安腿綜合征等;心理和精神疾病,如焦慮、抑郁、精神分裂癥、反應性精神病等。
睡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種習慣,因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遵循睡眠的自然規律,是預防睡眠障礙的最好辦法。此外,還須了解失眠的可能原因,消除影響睡眠的因素,自我調節和改善不良的情緒。下面是幾個改善睡眠的方法:規律作息時間,睡前思想放松;每天準時起床(包括節假日);臥室環境要舒適,溫度適宜(18~24℃),避免強光、噪聲等;每日適度規律活動;晚餐不過飽,餐后不飲酒、不吸煙;失眠者白天避免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