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333000)
淺析明末清初文人畫對雍正粉彩瓷藝術(shù)風格的影響
李 潔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333000)
明末清初文人之雅意在文人的繪畫中呈現(xiàn),其藝術(shù)風格中的奇肆豪放、磊落昂揚及勻稱腴澤、造型靈秀,在雍正粉彩瓷上得到了一定的延續(xù)與發(fā)展。而雍正粉彩瓷之所以能夠成為經(jīng)典,也恰恰是因為受到文人畫之品格繪畫手法的影響。而本文從藝術(shù)風格等審美角度來分析明末清初文人畫對雍正粉彩瓷產(chǎn)生的影響并進行闡述。
文人畫;雍正;粉彩瓷;藝術(shù)風格;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文人畫流派紛繁,文人畫的發(fā)展十分興盛,其中就有以“四王”作為典型代表的的傳統(tǒng)與西方融合的宮廷正派畫風,也有以髡殘、石濤、朱耷、弘仁四僧作為表率的非官統(tǒng)派的文人畫風,也有以龔賢等人組建的金陵八家畫風,以及以查士標,梅清為領(lǐng)袖的新安派畫風等,文人畫在該時期得極大的發(fā)展。其中“四僧”中的前兩位為明朝皇室遺裔,有種貴族的血統(tǒng)與孤傲,后兩位則是明代遺民,他們都抱有極強烈的愛國情操與民族意識。他們化情入畫,揮筆抒寫自己的凄涼及無歸屬的漂泊之感,同時融入難忘家國的赤城之心。在藝術(shù)風格上秉承推陳出新,反對束縛舊觀念,重視對日常生活的平凡之感,特立獨行的性靈一覽無余。他們沖破當時畫壇摹古的樊籬,標新立異,特立獨行創(chuàng)造出多種不同的畫風,其中奇肆豪放、磊落昂揚、不守繩墨、獨具風采最為典型,振興了當時的文人畫壇,留給后世不可估量的藝術(shù)財富。
明末清初渾南田為代表兼工帶寫花鳥畫派“常州派”的出現(xiàn),沒骨花卉畫風風靡大江南北,在繼承五代徐崇嗣“沒骨法”的基礎(chǔ)上,形成自己的風格。惲南田改變了傳統(tǒng)的院體工筆花鳥畫,其特點是所畫的花卉花瓣粉筆帶脂、勻稱腴澤、用筆工整、造型靈秀、色彩明艷。南田的這種繪畫風格,也深深的影響到一批宮廷畫家,比如“頗有南田余韻”的蔣廷錫和“南田之后,唯有小山可媲美”的鄒一桂,由于在宮中得到皇帝的欣賞,繼而成為清代院體畫風的一種。
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shù)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并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種之一,彩料比康熙時期更加精細,色彩柔和,皴染層次多。大數(shù)在多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繪紋飾。
雍正時期所創(chuàng)作的彩瓷不乏驚世之作,而起在中國彩瓷的發(fā)展歷程中,當屬清代早期彩瓷的巔峰,彩瓷技藝傳承的關(guān)鍵時期。在該時期雍正,除國外傳入的裝飾技法“薔薇彩”—琺瑯彩之外,雍正粉彩瓷可算是是該階段的瓷器創(chuàng)作中最杰出的工藝與審美完美結(jié)合的作品之一。該時期的粉彩瓷與以往同期相比,無論從裝飾紋樣、瓷胎造型與繪畫工藝,都達到了難以逾越的高度,也是其核心主流的作品之一,工藝與材質(zhì)的巧妙結(jié)合,為歷朝之絕無僅有。而雍正時期彩瓷的釉料的提煉之精細、施釉及洗染等技法的精準、繪畫之靈動雅致舉世無雙。除去御用瓷工整嚴謹不說,就是民窯的粉彩也制作的一絲不茍,盡善盡美。早期的雍正粉彩瓷因處于試燒階段,所以在施彩與繪畫上出現(xiàn)類似于康熙五彩的繁縟畫面,使得人們誤將雍正粉彩看成是五彩。
雍正中期之后的粉彩繪繪畫風格秀逸,精妙入神。人物故事、動物、山水等無所不及,其中尤以花鳥紋最為顯著。在繪畫之平涂、渲染、沒骨、洗、點等,工筆、寫意一應(yīng)俱全。富含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神韻,改變了五彩瓷用筆古板生硬和料色濃重的畫風,嚴謹?shù)牟世L工藝程序和嫻熟的繪畫技巧以及豐富的色彩,將裝飾性與繪畫交融在一起,突出了中國水墨畫的美感和藝術(shù)特性。
1.中西合璧
雍正時期的粉彩瓷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畫之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首先雍正粉彩瓷以其文人的審美需求來進行陶瓷的繪畫與造型的創(chuàng)作,因此其文人韻味十足。其次因?qū)m廷派文人畫的影響,明末清初吸收了外來的文化的繪畫理論和技法,將透視及空間的表現(xiàn)力賦予瓷繪之上,極大地提升了其藝術(shù)張力。而在對物體的特征進行西式光線表現(xiàn)的寫生的基礎(chǔ)上,融入文人畫的繪畫品格,以形寫神。在技法的運用上,巧妙地融合了文人畫與西畫的繪畫手法,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明暗與透視的手法運用于形體之上,使其不呆滯,且富于變幻。畫家自身的主觀感情的,配合其對所繪之物細致入微的感悟,躍動的光及真實的質(zhì)感,使得所繪之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因此,在文人畫中的中西結(jié)合的繪畫技法在雍正粉彩瓷上得到了完美的交融(見圖1、 圖2)。
2.象之意蘊
《石濤畫語錄》中曾提到過:“畫者從于心者也”,與蘇軾所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異曲同工之意。畫中的詩是所謂的可以表面的意象,而其中的詩中的畫才是所要達到的畫之意蘊。文人畫中與雍正粉彩瓷上所繪之物并不只是所要表達的全部,其相似之處便是這畫外之意、弦外之音。而上述所說的技法與繪畫表現(xiàn)的結(jié)合都是為了此種意蘊之深沉的營造。明末清初文人畫中的虛實相生、情境交融,承載著富于流動的自然生命韻律的詩意。這樣的意蘊也同樣深入了雍正時期粉彩瓷的創(chuàng)作之中。
[1]鐵源.清代粉彩瓷器.廣東:華齡出版社,2001.4.6.
[2]葛路.《中國繪畫美學范疇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
[3]周雨.《文人畫的審美品格》.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徐建融.元明清繪畫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