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哲
(濟南大學,山東濟南250022)
2014年11月2 號,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連續第四年獲得中超冠軍,加上2013年獲得的一次亞洲足球冠軍聯賽冠軍 (后稱亞冠聯賽)及2012年獲得的一次足協杯冠軍,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成為了中國足球歷史上最為成功的足球隊,創造了中國足球新的歷史。
恒大足球獲得的巨大成功與廣州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主席的鐵腕管理以及集團的金元政策密不可分。恒大俱樂部最為輝煌的時期是2013年。這一年,恒大不僅連續第三年獲得了中超冠軍,完成了中超開創以來第一個三連冠,并在這一年獲得了亞冠冠軍,成為自亞冠改制以來中國足球歷史上第一只獲此殊榮的足球俱樂部。2014年6月,淘寶注資12億入股恒大,占恒大俱樂部50%股份,使俱樂部更名為廣州恒大淘寶俱樂部,恒大成功與淘寶完成合作。
這一連串的冠軍頭銜沖擊下,使得恒大獲得了前所未有政策紅利。自2010年廣州恒大集團以1億元人民幣買下了廣州足球俱樂部,成為其全資控股子公司。在連續獲得兩個中超冠軍后,使其獲得巨大的曝光率,并為恒大集團帶來了客觀的政策紅利,為恒大地產在更多的二三線城市發展提供了便利,使恒大銷售額逐年上升。
然而,由于邊際效益遞減理論,雖然恒大集團獲得第四次冠軍比以往幾次都要困難的多,但恒大在第四次冠軍榮譽上獲得的額外隱形紅利注定會低于前幾次。為此,恒大集團在第五個賽季將采取怎樣的獎金激勵政策、怎樣合理優化資金導向確保公司繼續發展、怎樣合理配置資金將是值得研究的。
邊際效益遞減理論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它說的是在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換句話,就是雖然其產出總量是遞增的,但是其二階倒數為負,使得其增長速度不斷變慢,使得其最終趨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恒大集團進入足球界,是2010年的事情。此時的恒大集團已經是房地產業的巨擘,總資產及營業額都是行業內名列前茅。投資足球,在當時被認為是一次大膽的賭博。甚至在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許家印主席“四年奪亞冠”的口號被當做輿論的笑談。
在此之后,恒大開始了“金元主義”,加大了對恒大足球隊的獎懲力度,每場贏球獎及進球將動輒上百萬,后來的亞冠比賽甚至達到了千萬的數量級,推動著恒大足球一步一步走向了亞冠冠軍。
2012年的一場亞冠小組賽,廣州恒大以5∶1的巨大優勢戰勝了韓國K聯賽冠軍全北現代。比賽過程不再贅述,但這場比賽的單場獎金達到了1 400萬元,包括贏球獎600萬元和4個凈勝球將共800萬元,主教練拿到8%(112萬),教練團隊其他人拿到12%(168萬),隊員拿到剩余80%(1120萬),主力11人每人100萬左右,這單場的獎金甚至比中超有些球隊全年獎金都多。
將投資結構與投資效率這兩點與文化發展進行緊密聯系會有助于我們來解析這種鯰魚效應,甚至作為解析中國式投資趨勢和找到正確的資金流向的關鍵。恒大足球能夠取贏得如此驕人戰績,固然離不開資金支持。而這種資金支持反應出的投資理念在于注重以資本產生資本或是名利雙收的正確選擇。近年來,國內其他足球俱樂部也花費巨大,先后引進德羅巴、阿內爾卡等眾多頂級球員,但卻都沒有達到恒大成功,就是投資和收益不成正比。如果僅僅是為了獲得利潤而投資足球,很顯然的結果就是利益和足球都搞不好,資本的邊際效益處在低水平甚至為負數;如果是為了足球而投資,或許真的會把足球搞好,但在現如今的中國足球環境下資本收益率不一定會得到保證,投資會有較高風險,這時邊際效益有處在下滑區間的風險。
恒大集團的足球紅利效應在2013年已達到一個巔峰。到了2014年,中超群雄崛起,雖然恒大依然得到了中超冠軍,也是在亞冠四支中超球隊中走得最遠的俱樂部,但是我們看到,其曝光率和經濟效益已經大不如前,恒大集團在足球上收獲的邊際效益下降顯著,此時就需要改變資金導向,重新調整恒大集團資源配置。
恒大集團在足球界已經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也得到了它所想要的一切。但是隨著如今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階段過渡到了低速發展階段,恒大集團的主營業務——房地產行業也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期,而流動資金又是房地產行業賴以生存的關鍵。因此,恒大集團勢必要改變資金的流向,確保本集團在主營業務上有足夠的資金完成增長目標。
那么,恒大集團新的戰略任務就是要尋找新的邊際效益增長點,確保企業投資效率一直在一個高位,保證集團的健康持續有活力的發展。
然而,恒大集團依然在走多元化戰略,覆蓋多行業,但這也導致企業資金分散,不能更好的保障主業發展。為此,恒大集團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把戰略重點回歸主業,合理配置資金資源,繼續嚴格控制成本,在未來的發展中繼續在行業領跑。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9.
[2]陸瑩.信息經濟對邊際效益遞減規律的影響[J].經濟管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