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 南
中美友誼使者——北美紅杉
□撰文/陳南
走進新安江林場朱家埠林區花塢,眼見一大片北美紅杉林,仿佛置身于時光隧道。在杉林中肆意呼吸空氣中的香氣,是多么愜意的事情。
站在北美紅杉下抬頭仰望,只見赤褐色的樹干通直挺拔,密集的枝條錯落有致地向四周斜伸,紅色的細葉密密麻麻覆蓋著枝條,越往上枝條越短,使整棵樹形成好看的塔形。紅杉不畏嚴寒,樹根深深扎進土壤當中,可謂樹中的偉丈夫;它挺拔,俊逸,又不乏浪漫,令人一見傾心。此外,紅杉壽命長,抗病蟲害能力強,并且耐火燒,還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堪稱樹中君子、樹中貴族。
北美紅杉原產地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因擔負著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對華友好的“友誼使者”之重任,才“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如今它在我國多地繁衍后代,開枝散葉。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乘坐的“空軍一號”飛機緩緩降落在北京機場,尼克松總統與周恩來總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結束了中美兩國20多年的隔絕狀態,標志著中美關系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當年,尼克松為表達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特意贈送給杭州植物園5棵樹,其中4棵是美國紅松,1棵是美國紅杉;4棵紅松送到花港花園種植,而僅有的紅杉依照周總理的指示種在杭州植物園。
相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土壤和氣候條件,杭州的土壤偏酸性,夏天氣候炎熱,土壤、濕度和溫度等和紅杉的“老家”美國大相徑庭。以至于中國“定居”不久后,就對杭州夏季高溫和秋季降水稀少的氣候不適應。為此,植物園工作人員特地為“新客人”安裝了人工噴霧裝置,夏天特別為這棵樹噴灑水分,白天用蘆簾為它遮蔭。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下,它生長得很快。到了當年五六月份,是杭州的梅雨季節,植物園工作人員嘗試用扦插來繁殖這棵紅杉的后代,發現成活率較高,于是便將這棵紅杉移植到山上的“友誼園”,原先種植紅杉的地方則種上了由紅杉扦插成活的小樹。如今,在杭州植物園分類區的西南角,北美紅杉樹還巍然屹立在那里,歷經了40余年的風風雨雨,也見證了中美人民的友誼。
后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來看過一次這棵紅杉,他說過這么一段話:“當時尼克松總統到中國來之前,曾就給中國送什么禮物征求意見,大家七嘴八舌,提了不少建議,最后我出了個主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長的最宏偉高大的樹就是紅杉和紅松了,其他禮物送去會隨著歲月的流淌逐漸消失,如果將這兩棵樹作為禮物送給中國,這兩棵樹便會在中國茁壯成長,永不消失,象征著中美兩國的友誼地久天長。”
尼克松卸任后,曾二度來杭,還專門來看了紅杉。在聽說杭州已經繁殖了不少紅杉時,他高興地說:“今后也有中國的紅杉了。”工作人員向尼克松講解他們是如何種植,如何悉心栽培、重視養護,如何培育、繁殖的詳細情況。
在工作人員的精心呵護下,紅杉茁壯成長。1978年紅杉在植物園結出了第一個不孕球果,1979年經人工輔助授粉,采取3個球果和充分成熟的種子,培育出無性后代;1980年,在杭州的這株北美紅杉母株和最早引種到舟山的無性后代都結出了第一批球果。紅杉繁殖出萌蘗扦插苗、實生苗、嫁接苗和組織培養苗。
1982年上半年,新安江林場榮幸地邀請“國禮后代們”在這里安家落戶。在杭州植物園的支持下,新安江林場朱家埠林區進行大面積造林試驗。目前,生長良好,紅杉林面積大約達100畝,最高的紅杉達20多米,平均年生長量在50厘米以上,最快的達120多厘米。
30多年來,北美紅杉在全國多地開枝散葉。據了解,北美紅杉在常年多海霧的舟山和四季氣溫變幅很小的昆明生長最佳。由于紅杉在云南生長快,材質好,如今已經被廣泛地進行區域性栽培試驗。北美紅杉的不同后代不僅在長江以南地區推廣引種成功,還在青島、西安以及雅魯藏布江邊的西藏林區等地接受了適應性試驗,取得成功,如今它已經深深扎根于國內20多個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