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天明
(浙江理工大學服裝學院,浙江杭州310000)
(1)服裝是集文化、經濟、政治、技術等多方面的綜合體,體現著人的價值觀、審美觀,也體現著民族風貌和時代精神,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所以服裝設計并不是單純的創意的體現,一句話要面對現實,考慮到面料、技術、倫理等限制條件。服裝設計中只注重設計的例子很多,服裝是做出來的,不是畫出來的,要正確認識服裝設計的本質——為人的穿著而設計。服裝設計也要按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來設計。所以服裝設計要正確理解服裝工業的特性,即服裝設計要理性,就是成衣設計。
(2)服裝設計畢竟不是純理性的東西,那在成衣設計之中體現設計感性的一面,形成感性和理性的結合就要注重細節,在成衣設計的基礎上用不同的細節表現手法形成不同的調性,運用不同的創意,發掘流行趨勢,抓住流行的重點,色彩、造型和裝飾。
(3)調性一般用來形容音樂中的旋律與聲調,音樂詞典里關于“調性”的解釋是:不同的調性從在內心層面具有的不同特性:如大調的明朗,小調的柔和。
在服裝的審美心理中其實也存在這樣一種類似的性質,設計師使用不同的形式,內容和表現方式對其進行體現。設計師是用他們自己獨特的設計調性作用于受眾的心理認知并且在情感上形成各種差異,在作品中體現出的自己的情感訴求。
服裝設計中的調性體現對設計的成敗影響往往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設計的調性必須要符合產品和行業的屬性,例如服裝就應該在人體穿著合理的情況下選擇各種各樣的手法進行調性的體現,在精確的剪裁和制版的基礎上把握設計師和品牌的調性。因此,凡是成功的設計作品或者設計師以至于品牌都是能準確把握自身調性的統一和分類。
尋找靈感源是服裝設計的起始階段,可以從歷史文化中尋求服裝設計靈感,從民間藝術中尋求服裝設計靈感,從日常生活中尋求服裝設計靈感,從自然生態中尋求服裝設計靈感,從個人愛好中尋求服裝設計靈感等。
例如從孟菲斯中找靈感源進行創意設計,挖掘出孟菲斯的色彩構成、幾何特征、解構主義這幾個關鍵詞,來進行服裝廓形、色彩、面料搭配設計。成衣具有明顯的幾何特征,形成了具有孟菲斯文化的特殊調性。
細節造型構成服裝的整體造型。在把握服裝設計的整體時,要注重細節設計的把握,滿足細節功能的基礎上進行創意設計,例如領子的防塵防寒等作用,設計立領、無領、翻領等使設計變得錦上添花。
今年較為流行的小尖領設計,在小尖領的基礎上進行了面料的組合與再造,這種創意使領子更加有層次,不單調,這種領子運用在襯衫上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不死板,具有活潑的調性。把領尖設計成圓形和波浪形給人一種可愛和俏皮的感覺。
線條是服裝設計乃至所有藝術領域的靈魂符號,美麗的線條賦予服裝鮮活的生命,世界上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和服裝品牌都具有自己獨特而美麗的線條。服裝中直線決定寬松和堅硬的服裝造型,曲線決定合體緊身和優美的服裝造型。
服裝中的線條有人為造成的線條,穿著在人體上自然形成的線條,這就涉及到服裝的廓形等。
不同方式設計的線條也會造成服裝不同的調性,服裝與人體的關系從整體上講基本以三種形態存在:以直線設計的寬松型服裝;以曲線及曲線變化設計的緊身型服裝;介于兩者之間的合體型服裝。從古羅馬服裝到現代的寬松方形服裝,其結構線不考慮人體曲線的存在,以最簡單的直線表現服裝的長和寬的變化,服裝單純而干凈,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這種直線形的服裝如果在設計時沒有特殊的圖案裝飾、面料肌理變化,那么無論如何也不會是人們覺得很優美的服裝,從洛可可時代的緊身衣到現代的合體型外衣,其上的結構分割線條都是呈現為波紋線或者蛇形線。
無論服裝肌理中線條的設計,服裝結構中的線條設計,服裝圖案中的線條設計都會造成服裝中不同的感覺和調性,線條的美始終貫穿在服裝創意之中,一個美的形體及其局部,是應該具靈動的線條的。
服裝設計不是天馬行空的亂造,成衣也并不是死板的,服裝的美孕育于細節的創意和調性中,服裝整體的美是各種細節設計和線條設計的美的集合,要抓住細節,整體把握服裝的細節創意和調性才是成衣設計的關鍵。
[1]姚恒璐.現代音樂中廣義調性的確定[M].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1,(2).
[2]李鵬飛.淺談產品設計中的同調性[M].2009年國際工業設計研討會論文集,2009.
[3]李當岐.服裝學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李超德.論中國服裝流行趨勢研究的相關因素[M].絲綢,中國絲綢協會,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