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遼寧省阜蒙縣農業局蔬菜服務總站
以37~76、37~72、37~84、37~83、 芭萊姆、37~74等為代表的荷蘭尖椒引入我國后,在日光溫室進行長季節栽培中表現有明顯的優勢:植株生長勢強、單株結果多、連續坐果能力強、采收期長、豐產性好、果實顏色亮麗口感好、具有極高的商品價值和極強的耐貯運性。 此類尖椒生長勢極強,生產中多采用一年一大茬栽培, 通常于6 月末7 月初陸續播種育苗8 月中下旬定植于溫室11 月初開始采收 直至翌年7 月末,產量可觀,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現將荷蘭尖椒一年一大茬栽培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目前經阜蒙縣試驗示范栽培的主要優良品種有37~76、37~72、37~84、37~83、芭萊姆、37~74 等。 日光溫室尖椒多年連作易發土傳性病害,再加上越冬栽培地溫較低,對尖椒生長發育不利,建議從野生尖椒中篩選出來高抗或免疫的品種作為砧木, 進行嫁接栽培,目的是要克服生理障礙[1],提高抗病性。
播種時期: 建議播種時間越冬栽培的在8 月5日~8 月10 日間均可播種,9 月上旬至中旬定植。苗齡一般不超過30~35 天。播種過早,定植后持續高溫,對生長發育不利,同時過早又是正值夏收,農戶管理不便,而播種過遲,定植后至春節左右生長期太短,就會失去產品價格銷售的黃金階段。
畝定植1600~1800 株,株距45~50 厘米。
定植時間一般在9 月上旬。 定植前施足基肥,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農家肥5 立方米, 磷酸二銨50 千克,硫酸鉀40 千克,將糞肥撒施后深翻耙平,并灌透水等待2 天后鋪膜,兩邊壓嚴踩實。采用做水移栽,即用移苗器在距壟邊3~4 厘米處挖穴, 穴距45~50 厘米,植株放入苗穴后澆入坐苗水,并用土封嚴,定植3~7 天灌緩苗水。
魔立壯葉面肥每周噴施1~2 次, 施用量30 斤水對50 克魔立壯,提高作物抗性。
直至坐椒,椒長至5 厘米左右,發現土壤過干,可在步道內淋水,增加棚內濕度。
開花時溫度在25℃左右,膨果初期28℃左右,果實膨大中后期30℃左右。 夜間溫度在15~18℃。
澆過緩苗水后,適當進行蹲苗,結合墑情不旱不澆水或少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小水勤澆[2],特別是定植初期要保證水分的及時供應, 嚴禁忽干忽澇,直到門椒開始膨大時澆水促果, 并順利進行1 次追肥,每畝追施尿素或磷酸二銨20 千克,開始采收后是辣椒需水肥最多的時期,根據辣椒需水肥特點采取小水勤灌“少吃多餐”的辦法,一般1 周灌一次水,隔一水追一次肥,使終保持土壤濕潤,在外界氣溫降低時期,盡量減少澆水,否則易出現落花,落果及落葉現象。
辣椒一般都采用雙稈整枝,為改善群體間的通風透光,應及時把門椒以下的側枝全部去除,進入盛果期后葉枝郁閉,要及時打掉植株下部的老、病、黃葉,并剪除過于細弱的側枝以及無果枝。溫室栽培濕度較大采用葉面噴灑30%高磷型魔粒豐+細胞分裂素的方法可明顯提高坐果率。
植株生長勢強,色淡葉片薄,有徒長趨勢,應嚴格控制澆水和追肥,大棚日夜大通風。 也可用助壯素抑制徒長。
可以采取農業和生態防治的方法創造有利于植株健壯生長而不利于發病的環境條件,其中包括清除病殘老葉、合理整枝、人為控制溫濕度等,必要時采用藥劑防治。
果實要勤采勤賣,以防贅秧,如果精心管理,直到7 月拉秧為止仍可獲得較高的產量和效益。
[1]李新崢.茄果類蔬菜屬間嫁接研究初報[J].河南農業科學,2000(5):31-32.
[2]呂霞,魏瀾濤,張淵.露地辣椒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4(S2):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