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華
赤峰市松山區農牧業局土肥站
瘠薄粘重土壤的改良。 這類土壤一般粘性較大,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強,易積水,潛在養分含量高,有機質分解慢,易積累,肥勁長,晝夜溫差小,不易耕作,宜耕期短,耕作質量差,封結構差。
羅伯特·弗洛斯特被譽為美國的“民族詩人”。[1]The Road Not Taken是其所創作的一首哲理詩,展現了現實生活中人們處在人生的分岔路時難以抉擇的心情。本文選擇了顧子欣,李敖對于詩歌The Road Not Taken的中譯版本,從許淵沖的“三美論”原則出發對其翻譯效果進行對比和賞析。
改良方法:一是重施有機肥料。 施入的有機肥料易于形成腐殖質,從而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發送土壤結構及耕性。 一般每年每畝施有機肥15~20 噸,3~4 年即可形成良好的菜田。 二是壓砂降低粘性。 有條件的情況下, 每畝地施入河砂土20~30 噸, 連續兩年,配合施有機肥料,可使粘重土壤得到改良。
紅寺堡區是寧夏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區之一,常年干旱少雨,水資源短缺;地處半荒漠草原之中,土地沙化、鹽堿化嚴重,土壤貧瘠,農作物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品種單一,產量不高,造成農業結構不夠合理,產出較低。有些地方沙漠侵蝕農田。水資源嚴重缺乏和土地資源緊缺是制約紅寺堡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問題。
低洼鹽堿土壤的改良。低洼鹽堿土壤一般易于積水,鹽分含量高,其pH 值在8 以上,妨礙作物的正常生長。
改良方法:一是增施有機肥料,促進有機質含量的提高。改良鹽堿土的最基本方法是切斷表土與底土的毛細管的聯系。 可使有機肥料轉化成的腐殖質,促使表土形成團粒結構,起到壓鹽的作用所以深耕結合大量施入有機肥料是有效措施。 二是農業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種植耐堿作物與綠肥。三是化學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土壤改良劑。
砂質土壤的改良。砂性重的土壤一般表現為過分疏松,漏水漏肥,有機質缺乏,蒸發量大,保溫性能低,肥勁短,后期易脫肥。
改良方法:一是大量施用有機肥料。 這是改良砂質土壤的最有效方法即把各種廄肥、堆肥在春耕或秋耕時翻入土中,由于有機質的緩沖作用,可以適當多施可溶性化學肥料,尤其是銨態氮肥和磷肥能夠保存在土中不流失。二是大量施用河泥、塘泥,這也是改良砂土的好方法。由于在日光溫室新建過程中富含有機質的表層土大多被取走,故此新建溫室首要的問題是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質具有提供作物所需要的養分和提高養分的有效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強土壤的保肥性能和緩沖性能的作用。 每年每畝施河泥4~10 噸,結合耕作,增施有機肥,使肥土相融。 幾年后土壤肥力必然能大幅度提高,過度疏松漏水,漏肥的情況將有改善。 三是在兩季作物間隔的空余季節,種植豆類科作物,間作、輪作,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質和氮素肥料。四是對砂層較薄的土壤可以深秋壓砂,使底層的粘土與砂土摻合,以降低其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