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23日,由中國化工學會橡膠專業委員會、全國橡膠工業信息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418工作室聯合主辦,《橡膠工業》《輪胎工業》《橡膠科技》編輯部承辦的“第一期輪胎力學高級培訓班”在威海舉辦,來自輪胎企業、大專院校的53名學員參加了本期培訓。輪胎力學培訓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的同時進行現場答疑,氣氛熱烈,效果良好。
為更好地應用有限元分析軟件進行輪胎力學分析,培訓班重溫了力學理論知識。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閆相橋、張明福教授與吳健、粟本龍和崔志博博士分別講授了“連續介質力學及有限單元法初步”“聚合物的彈性和粘彈性”“CATIA輪胎花紋三維建模技術”“橡膠試驗方法和彈性本構”“子午線輪胎輪廓設計理論及結構優化方法”等課程。哈爾濱工業大學418工作室團隊進行了TYABAS軟件的實踐教學,軟件培訓師為每位學員安裝軟件并分組輔導,在有限的培訓時間內幫助學員盡快熟悉軟件并能進行應用,感受其在輪胎結構設計精度、性能分析及產品開發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哈爾濱工業大學王友善教授詳細講授了“輪胎分析與制造技術”,并針對輪胎設計過程中易出現、亟需注意的問題進行現場分析,指明解決問題的方向與思路。
清華大學危銀濤教授從車輛動力學角度講述了車輛對輪胎性能的要求,特別是輪胎設計中的噪聲測試及分析方法,并針對輪胎的整車配套問題進行了力學分析。輪胎設計知名專家許叔亮先生以輪胎結構設計人員——輪胎設計師為中心,從輪胎設計角度出發,分析設計人員如何針對主機廠對原配輪胎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尋求解決方案,開發配套輪胎的相關人員如何互動、協調、配合,開發出符合主機廠要求的輪胎產品,從而實現配套。國家橡膠輪胎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馬良清先生分享了最新的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剖析結果,從中發現當前市場上世界著名輪胎公司輪胎結構的微細變化及其所帶來的性能變化,為學員們在工作中進行輪胎設計提供了借鑒。
培訓班為每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從學員反饋信息來看,本次活動達到了辦學初衷,學員們均收獲頗豐。未來主辦方將根據學員的需求豐富、完善設置課程內容,為更好地提升輪胎開發和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提供幫助,同時為第二期培訓班的舉行打基礎。
輪胎力學培訓班立足輪胎行業、追求質量、小班教學,旨在轉變結構設計觀念,快速提高輪胎企業設計水平與精度,突出原創技術,縮小與國際知名輪胎公司在設計技術水平方面的差距,從而在配套與替換市場上取得主動權,為中國輪胎行業轉型升級服務。首次培訓班學員來自23家輪胎企業,并得到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輪胎公司積極參與并支持此活動,使其成為連續性的年度重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