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梅
遼寧省阜蒙縣哈達戶稍鎮農科站
芹菜屬扇形科二年生蔬菜,原產于地中海沿岸的沼澤地帶。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栽培十分普遍。露地與保護地栽培相結合,從春到秋可排開播種,達到周年效應,下面介紹一下秋芹菜生產栽培技術。
秋芹菜的育苗期正值高溫季節,種子發芽率低,出苗參差不齊。所以一定要細心,每畝溫室育苗用種子0.25~0.3千克,首先用48℃熱水浸種30分鐘,注意要不斷的攪拌和保持水溫,后放入冷水中冷卻5~10分鐘,再用常溫清水浸泡20~24小時。出水后投洗幾遍,邊洗邊用手輕輕搓搓,直到感覺種子散落為止。把已經浸泡過的種子包上紗布擠干、包好。在18~20℃條件下催芽,發芽速度快,發芽率高。可以放在室內水缸旁邊,也可吊在深井內,離水面40~50厘米處,每天取出用清水沖洗,沖洗完要把種子表面的水分吹干,然后包好吊掛在井中。這樣經過6~7天的處理,即可發芽播種。
選地勢高燥、能灌能排的地塊育苗。每畝施腐熟有機肥 4~6立方米,氮、磷、鉀復合肥 20~30千克,施肥后深翻地、整平、耙細,做成1.0~1.2米寬的低畦。坐畦前取部分畦土,過篩備覆土用。夏季應在早晚或陰天播種。播前苗床澆透底水,將種子摻少量細土后均勻撒播,播后及時覆土0.5厘米左右。定植一畝地約需種子200克,育苗床50平米。播后應在畦面上搭遮陽棚或蓋遮陽網形成花蔭,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沖擊。出苗前保持畦面濕潤,幼苗頂土時淺澆一次水。
齊苗后撤掉遮蓋物,每2~3天澆一次水,傍晚或早晨澆中午高溫時嚴禁澆水,畦內不留積水。8月下旬以后,畦面應保持見干見濕,澆水不易過勤,一般不需追肥。7月下旬播種的芹菜,到9月中旬長到5~6片葉時,根系已經發達,此時應控制地上部的生長,促進根系生長。
整地作畦:定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7立方米,氮、磷、鉀復合肥20~30千克,均勻撒施后深翻25厘米,整平耙細,做成1.2~1.5米低畦。定植: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必須在霜凍前定植到溫室內,定植前1~2天澆水,定植時連根起苗,分級移苗,淘汰病蟲害苗和弱苗,不去根、葉,栽苗深度以原育苗畦的入土深度為佳,不要埋住心葉,也不宜過淺,隨起苗、隨定植、隨澆水。定植密度依品種類型而定,本芹行株距為10~12厘米;西芹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
定植后應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降低土溫,促進緩苗。當植株心葉開始生長時,結合澆緩苗水追施少量的化肥或稀糞水,以促進根和葉的生長。此期約為15~20天。
緩苗后氣溫逐漸降低,植株開始生長,應控制澆水量,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徒長。當心葉開始直立生長時結束蹲苗。前后約需10~15天。
此期是增產的關鍵時期,要保障充足的肥水供應。蹲苗結束后,結合澆水追施氮肥,以后每10天左右再追一次肥,共計3~4次,交替追施氮素化肥(尿素每次每畝10~20千克)和腐熟的人糞尿(每次每畝700~1000千克)。供鉀不足的土壤每畝應追施氯化鉀10千克。這一時期地表布滿須根,切不可缺水,一般每3~4天澆水一次。霜降后逐漸減少澆水量,保持地面見干見濕,避免溫度偏低而影響葉柄肥大。溫度白天應控制在 20~24℃,夜間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