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玲
黑龍江省富錦市二龍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凡是能在粒用高粱上發生的病害,在甜高粱上也同樣能發生。甜高粱病害是影響甜高粱生長發育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甜高粱發生的病害和潛在發生的病害具有一定的生產意義。
在我國,為害甜高粱常見的病害有10多種。葉部病害有細菌性葉斑病,包括條紋病、條斑病、斑點病;真菌性葉斑病,包括炭疽病、大斑病、紫斑病、煤紋病。穗部病害有絲黑穗病、堅黑穗病、散黑穗病、麥角病。莖部病害紋枯病在春播高粱區間有發生。還有病毒引發的玉米矮花葉病。
1.條紋病。主要發生在高粱葉片和葉鞘上,病斑著生于葉脈間,沿葉脈上下延伸成不規則條紋。通常為紅色、紫色或棕色。條紋先出現在下部葉片上,以后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條紋上出現大量的細菌黏液或溢泌物,特別是在葉片背部,黏液干涸后形成小小硬痂或鱗片,很容易被雨水沖刷掉。
防治方法:處理前茬植株和病殘枝葉、越冬寄主等可以有效地消滅菌源;藥劑拌種有助于降低病害;選用抗病品種和輪作倒茬等農藝措施也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2.葉炭疽病。從苗期到抽穗期均可發生。苗期為害能造成死苗,以為害葉片導致葉枯影響最大。初期葉尖上出現褐色小點,隨后擴大成橢圓形或合并成不規則的病斑,邊緣紫紅色或紫黑色,中央淡褐色,葉片兩面的小黑點為分生孢子,在土壤濕度和大氣濕度大時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①藥劑防治:50%多菌靈或50%甲基托布津拌種,用量均為1千克藥拌種100千克,或70%甲基托布津,在高粱孕穗至抽穗前后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噴2~3次。②農藝方法:徹底清除病株殘體,燒毀或深埋;實行輪作可以防止病原菌的積累;適時早播可使發病期避開高溫多雨季節,中耕松土和及時排水可以降低土壤濕度,均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用適宜的殺菌藥劑浸種消毒,沖洗后播種;發病初期用殺菌藥劑防治;
3.病毒病。高粱矮花葉病(高粱紅條病):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后期發生較重。田間癥狀分花葉型、壞死型和混合型3種。花葉型受害葉呈條狀褪色,與正常組織黃綠分明,沿側脈向上擴展,出現褪綠的小條點,后發展成條斑或成斷續的虛線條狀。壞死型上述條紋變紅即成為紅條,褪綠斑變紅或紅條融合即出現紅葉。紅條部分最后失水壞死。有些品種心葉變黃,后變成紫紅色或紅色卷曲。有的品種心葉未見顯癥,僅下部葉片先變紫色或部分失綠,部分沿脈出現平行的紫紅色條紋,呈紅條狀。混合型心葉出現紅色枯死條斑或擴展成枯死條斑。最后病株矮化或枯死。在田間病毒主要靠麥二叉蚜、禾谷纜管蚜、桃蚜、玉米蚜等傳播,因此田間蚜蟲發生量是影響該病發生和流行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建立無病留種田,防止種子帶毒。間苗、定苗時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減少菌源,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③在保證高粱成熟條件下,適當晚播。④及時防治高粱田蚜蟲,發現蚜蟲遷入高梁田時及時噴灑50%抗蚜威超微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3500倍液。
4.高粱花葉病。在葉片上出現不規則卵圓形至長圓形斑,淺綠色,與中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新展開幼葉癥狀明顯。有些品種產生壞死斑,韌皮部壞死,葉片扭曲,有的矮化。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傳毒介體主要是蚜蟲,汁液也能傳染。
防治方法:參見高粱矮花葉病。
5.高粱大斑病。葉片上病斑長梭形,中央淺褐色至褐色,邊緣紫紅色,早期可見不規則的輪紋。后期或雨季葉兩面生黑色霉層,即病原菌子實體。一般從植株下部葉片逐漸向上擴展,雨季濕度大擴展迅速,常融合成大斑致葉片干枯。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孢子萌發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7月可造成較重的為害。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大斑病的品種。②加強高粱田管理。適時秋翻,把病殘株漚肥或燒毀,減少菌源。③增施有機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提倡溝施農用活性有機(糞)肥。④藥劑防治:可在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或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10天防1次,連續防治2~3次。
炭腐病。病原菌在菌核期通過根冠侵入根部,被害根起初在根基部發生褐斑色,以后變黑,皮層腐爛,并延及側根。病原菌進一步侵染植株下部的莖稈;被害莖稈變軟,可使植株過早成熟,以致穗小粒癟,或者遇風時容易在近地面處折倒。該病侵染幼苗時,自葉尖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炭腐病菌不處于土壤高溫度和土壤低水分條件下,能夠被土壤中其他微生物群落所抑制,使其不能發展起來,因此防止土壤高溫低濕的出現對防治炭腐病的發生是最經濟可行的。
高粱黑穗病包括絲黑穗病、散黑穗病、堅黑穗病。絲黑穗病在抽穗后癥狀明顯,病株一般較矮,抽穗前病穗的下部膨大苞葉緊實,內有白色棒狀物,抽穗后散出大量黑粉。散黑穗病一般為全穗受害,但穗形正常,籽粒卻變成長圓形小灰包,成熟后破裂,散出里面的黑色粉末。堅黑穗病通常全穗籽粒都變成卵形的灰包,外膜堅硬,不破裂或僅頂端稍裂開,內部充滿黑粉。高粱散黑穗,堅黑穗病菌主要是以厚垣孢子在種子表面附著,帶病種子播種后,病菌與種子同時發芽,侵入寄主組織。
防治方法:①藥劑處理種子是防治高粱黑穗病最有效的方法。2%立克秀按種子重量的0.1%~0.2%拌種用20%粉銹寧乳油100毫升,加少量水,拌種100千克,力求混凝土拌均勻,攤開晾干后播種,用20%萎銹靈乳油0.5千克,加水3千克拌種40千克,悶種4小時,晾干后播種。②實行3年以上輪作,以減少土中菌量,是防治黑穗病的重要措施。③提倡適期晚播,爭取早出苗、出全苗。及時砍倒病株,在灰包破裂之前,將病株連根拔除拉出地外深埋。④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