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向軍
建平縣深井鎮農業服務站
噴施農藥可以防治病蟲草害,生產實踐中藥效差。防蟲難是農業生產者普遍遇到的問題。這些難題也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恰當的農藥施用方法造成的,怎樣施用農藥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農藥霧粒好比一顆顆子彈,病蟲好比靶子。如果用100顆子彈去打100個病蟲,結果是約有37%的病蟲中1彈,26%的病蟲中2彈以上 (過量用藥),還有37%的病蟲根本就不中彈,這顯然達不到防治的目的,這種情況下,即使加大藥液的濃度,也因有40%左右的病蟲接觸不到農藥而降低防治效果。要提高防治效果,只有盡可能的增加子彈數量,也就是增加農藥霧粒的數量。當理論接受機會達到8:1(用800顆子彈打100個靶子)時,幾乎100%的靶子都能中兩彈以上。因此,施用農藥可行的原理是人為的造就高的接受機會,讓病蟲在接受機會的保證下被動的接受農藥,從而達到致死劑量。增加農藥霧粒數的方法:一是通過增大藥液的噴施量來增加霧粒數,在沒有改換噴霧方式之前,一塊地噴4桶藥比3桶效果好,噴更多的藥液效果會更好,但這種立法不能無限增加霧粒數,達到一定的藥量時便很難增加了;二是通過細化大的霧粒來增加霧粒數。一個大霧滴,當直徑縮小到原來的一半時,霧粒數就會增加8倍。即相同的藥量,霧滴越小,霧粒數越多,病蟲接受農藥的機會越高。煙劑的效果好,就是因為煙粒(直徑5微米)非常細小。而目前廣泛的手動噴霧器產生的霧粒非常粗大。
讓農藥形成的藥膜盡可能覆蓋作物整個表面,是農藥施用技術的核心目標。霧粒越細,覆蓋面積越大。
細小的霧粒橫向飄移能力強,進而能繞開遮蔽物與病蟲接觸。需要防治的病蟲常常隱藏在葉背,縫隙,心葉,葉脈間,植物葉表的毛,刺等微細結構也能為病蟲提供遮蔽,想真正地把藥液噴灑到害蟲身上,則必然要使噴霧器產生霧粒,而不能是霧滴。
大的霧滴下降速度快,當接觸到植株葉面時會像乒乓球一樣發生彈跳,跳過葉片落到地面,只有小的霧粒能在葉面平衡著落,從而加大植株冠層的持藥量。大的霧滴在葉面上不能穩定附著,一有風吹草動又落到地面,小的霧粒才能平穩地附著于葉面,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樣,也只有小的霧粒才能使葉片背面多著藥。資料顯示,施用的農藥真正作用到防治病蟲上的只有百萬分之幾,能被作物株冠層截留、發揮潛在效果的不足1%,而99%以上的農藥進入土壤,成為農藥污染的主要來源。
農藥噴施到葉面上,在藥物展著劑的作用下將含藥水膜進一步展開需要時間。內吸、內滲性農藥也需要時間。所以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藥膜不干,是取得良好防效的必要條件。
植株和病蟲表面的毛、刺、突等微細結構,是粘著農藥霧粒的主要部位。這些毛、刺、突等極其微小,只能穩定黏著住農藥的霧粒,而不能粘著噴出的農藥走街串巷滴。所以手動噴霧器不如機動噴霧又不及油、煙(氣)霧劑效果好,就是說施藥方式分散性能越好,產生的霧粒越多也越細,效果也就越好。值得注意的是,除草劑的噴霧霧粒不能過細。
手動工農16型噴霧器是當前農業生產中持有量最大、使用最多的藥設備,藥箱的安全容積為16升。噴霧時,經加壓的水流在噴頭的蝸室中切向旋轉,沖出噴孔,形成水膜并碎裂成霧粒。工作時水的壓力越大,形成的水膜越薄,霧粒就越細,所以噴藥時要打足壓力。噴片上噴孔的大小對水膜的厚度起著決定性作用,噴孔越小形成的水膜越薄,霧粒也越細,防治效果也就越好。受機械構造的限制,手動噴霧器產生的霧粒較粗大,絕大部分霧粒不能被作物或防治對象捕獲而落到地面,防治效果相對差。在實際使用時,大多數農民都錯誤地選用大孔徑噴片,因為大孔徑噴片噴霧進出水量大、射程遠,噴到作物上時“嘩嘩”有聲,很快就能達到滴噠嘀達的效果,認為這樣就打好、打透了。有的嫌噴孔過小,用鐵釘將噴孔鉆大,還有的噴霧器使用多少年,噴片一直沒更換過。出現擴大、失圓、拉毛,藥效降低非常嚴重,因此在累計使用時間超過24小時后,就應主動更換,最好使用0.7毫米孔徑的不銹鋼噴片。
動力為5.9千瓦(8馬力)的汽油機,藥箱有效容積16升。風機產生強大氣流輸送到出風口,藥液在喉管部被氣流分散成霧滴并被高壓氣流吹脹后破裂成霧粒,直徑 60~170 微米,每畝噴 1.5~2 箱藥液,絕大部分霧粒能被作物的防治對象捕獲,所以防治效果高于手動噴霧器。因為霧粒很細,藥物沉降到葉面上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噴藥后葉片不會馬上濕潤。噴霧時需計算好步幅和行進速度,超低容量噴霧也如此。這種噴霧方法因用水少,送風距離遠,噴幅寬,工效高。
動力為電池,藥瓶容積為1.6升。藥液滴到轉速為每分鐘6000~7000轉的齒盤上,被告離心力拉成極薄的藥膜,從齒盤甩出成極細的液絲,直徑為15~75微米的占80%。這種噴藥方法會使霧粒更細,沉降到葉面上需更長時間,約為5分鐘。在大田使用時會因風速過大而飄移產生沉積不均勻,高溫時也會因霧粒過于細小在下落的過程中水分蒸發太快而變為塵埃逸失,但在溫室、大棚或者常溫、風速不大的大田使用效果好,噴施的藥物幾乎全部被作物和防治對象捕獲,而地面上很少。噴霧時應盡量壓低噴霧的高度,每畝噴霧量4~5瓶。
油(水)氣霧機的工作原理是把農藥的油(水)劑加熱,生成油霧或水霧,產生的霧粒雖不及煙劑細,但也遠遠小于超容量噴霧。一般用于溫室、大棚等環境應用。煙劑是利用化學反應產生藥性煙霧,霧粒直經為5微米,更細,分散性更好,所以防效很好。但一般只能在密閉的溫室、大棚中施放,不宜在大田應用。煙劑也有其局限性,遇高溫分解的藥劑、含有金屬離子的藥劑、無法氣化的藥劑都不適宜在生產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