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獻一計
〔開欄的話〕今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為充分調動全省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省政協決定,以全省政協委員為主體,動員住冀全國政協委員和省市縣政協委員“四級聯動”,開展“我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獻一計”活動。本刊從第5期起,摘要刊發委員們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而建的諍言、獻的良策,為讀者打造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協“好聲音”。
京津冀同處嚴重缺水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資源不足全國平均值的1/7。面對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巨大需求,長期以來依靠地表水過度開發、地下水嚴重超采、流域內挖肉補瘡等不可持續的方式維持發展,引發了地面沉降、濕地大幅萎縮、河道干涸和污染、入海水量劇減、土壤沙化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付出了巨大的水資源、水環境代價。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戰略要求,在推進區域水生態修復和水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人水和諧、綠色發展的理念。根據區域水資源稟賦、水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河北和京津冀地區應該重點在增加外調水資源量、完善水網工程體系、建設節水型社會、建立生態調度機制等方面加大力度。
(民革省委)
加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發展承載能力。曹妃甸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困擾發展的一大難題,與北京、天津、石家莊沒有快速通道,水、暖、氣等設施還不完備,直接影響承載能力。基礎設施的建設離不開資金,這些公用設施資金短期內難以回收。因此,必須認真研究,尋求破解之路,這是曹妃甸發展的瓶頸問題。突出重點加快節奏,推進大項目實施步伐。對于已經確定的項目,政府要明確責任人,與企業共同跑辦有關手續,促使項目早日開工建設、落地生根,盡快產生效益。
(民革省委)
中心城鎮具有較為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可以吸引大量的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同時,中心城鎮通過輻射功能的發揮,對其周邊地區的發展具有一定帶動作用。與江蘇、廣東等東部縣域經濟發展較快的省份相比,河北省縣域城鎮化發展滯后,中心城鎮短缺,縣域經濟受中心城鎮的帶動作用較弱。
因此,河北省縣域經濟要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要機遇,以京津兩市為中心城市,加快石家莊、唐山、保定和廊坊等次級中心城市的建設,進而在不同區域內逐漸形成和發展新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心城鎮。河北省各縣(市)要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載體,充分發揮各自的區位優勢,積極采取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住房、醫療和養老等保障措施,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進程,借助京津兩大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輻射作用,培育完善產業集群和相應園區的建設,實現產城融合的新布局。
(民革省委)
鼓勵企業放開視野,創新驅動,開發國際國內高新前沿產品,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如石墨烯產品、機器人、電動汽車等),提高產品利潤和搶占市場的實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培育現代物流產業、裝備制造業和現代金融業;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加快發展壯大互聯網、物聯網、電子商務等信息服務業;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產業,鼓勵企業成立自己的節能服務公司,形成節能技術研發、設備配套、工程總包、咨詢與設計全產業鏈模式。積極構建現代化能源原材料產業,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煤電,在生態保護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光伏發電與核電。
(民進省委)
利用北京與河北聯合打造曹妃甸示范區的機遇,發揮曹妃甸保稅區的作用,建設具有特色的專業園區、國別園區,加快形成園區的聚集效應,引進世界、全國知名企業,使曹妃甸港和京唐港作為北京出海口的條件日臻完善、地位日益凸顯。鼓勵更多企業關注金融投資信息變化,拓寬融資渠道,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產業分工,促進承接產業轉移的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加強政府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和作風轉變,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做好軟、硬環境的準備工作。
(民進省委)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利用的手段和受投資大、回收期長等條件的制約,很多低品質能源如余熱水、乏汽和凝汽等白白地浪費。如今,嚴峻的節能形勢已經迫使我們不得不去開采利用這座巨大的能源寶庫。
建議:一是將低品質能源作為一個重點課題,廣泛向社會各界征求利用技術;二是以發放政府補貼的形式,由第三方公司投資建設吸收式熱泵等利用裝置;三是以發電廠、鋼鐵廠和水泥廠等可產生大量工業余熱的企業為核心,組建工業區,讓其他企業對其低品質能源進行利用;四是可以提供余熱的企業要“各掃門前雪”,解決周邊居民區的供暖問題。五是拓寬余熱利用的范圍。目前,余熱的利用還僅僅拘泥于冬季供暖一項,利用率過低。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考慮在夏季帶動中央空調,為洗衣房、浴池和游泳館供熱,還可作為烘干、冷藏和加熱的能源。
(民進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