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末,文學走進互聯網,形成了文學與數字媒介結合的新的文學形態——網絡文學。繼熱門網絡小說《裸婚時代》《甄嬛傳》《搜索》的成功改編熱映后,影視劇在改編網絡文學作品的道路上迎來了自己的春天。由于網絡文學獨特的創作模式、文化邏輯和美學特色暗合影視劇本創作規律,形成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井噴現象。
1999年,臺灣網絡作家痞子蔡的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一經大陸發行,便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關注,短時間內銷量突破一百萬冊,從而使網絡文學開始走進大眾視野。2014年,繼多部熱門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成功熱映,網絡文學的影視改編呈現井噴現象,進入了網絡文學改編的黃金時代,而《甄嬛傳》《步步驚心》等作品更是掀起了宮廷劇的收視浪潮。
中國最早的獨立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創立于1997年,以獨立自由的創作精神為宗旨,打破了文學作為貴族書寫的僵局,為草根進行的文學創造搭建了平臺。直至20世紀末,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文學網站大量涌現,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最終通過兼容并購形成盛大文學一家獨大的局面。接著,網絡文學依靠自己獨特的文本優勢,成功將數字文本轉向影視,取得了很大的反響。例如,湖南衛視的《步步驚心》《杉杉來了》等都為湖南衛視的收視率創下佳績,而近期熱播的《何以笙簫默》的網絡日播放量超過兩億,打破網絡單日點擊量新紀錄。據盛大文學及旗下網站行業合作部的不完全統計,僅在2011年,盛大文學全版權運營業務全年共計售出版權作品已有651部,其中已在廣電備案或正在籌拍的就有近百部。此外,國內主攻言情的文學策劃機構“記憶坊”透露,目前其旗下也有多部作品完成版權銷售。在網絡小說版權銷售大好的情況下,多家出版機構負責人分析,2015是網絡小說集中向電視屏幕進軍的一年。這種呈井噴式的發展狀態無疑表明網絡文學向影視劇的轉化已經成為一種大的行業趨勢。而網絡文學之所以能獲得影視市場的青睞,除了其獨特的文本形態、傳播方式外,主要是網絡文學本身具備的多方資源優勢。
1 網絡文學價格低、數量多、題材廣
相對傳統文學來言,網絡文學最顯著的優勢是價格低廉。網絡文學的門檻不高,只要作品有點擊率,寫手就能迅速成為作者。因此,相比于傳統專職作家來說,網絡作家是一個數量龐大作品多產的群體,并且大多數網絡作家的創作只是興趣使然,想要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自我表達或內心訴求,作家本身并不依靠寫作謀生,所以相對傳統文學和劇本價格優勢盡顯。與此同時,各大文學網站競爭激烈,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題材多樣,挑選空間很大,也導致了價格低廉。調查顯示,盛大文學旗下網站初期每部小說的影視版權的平均售價只有5萬人民幣左右,這相比于高額的傳統劇本對影視公司無疑是最大的誘惑,即便隨著近幾年網絡文學的發展,網絡小說版權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但其價格還是遠遠低于傳統劇本,對各大影視公司而言依然是極大的吸引力,也是其影視改變熱最大的優勢之一。
其次,網絡文學數量龐大,題材多樣。近幾年,隨著文學網站產業化營銷模式的改革,大量業余寫手逐漸轉型為專職作家,海量作品涌現。相比于傳統劇本題材上的單一,網絡文學類型豐富題材多元,如穿越、武俠、玄幻、言情等,覆蓋面廣,沖破了傳統劇本在題材上的局限性。盛大文學總裁吳文輝介紹,旗下起點中文網的PV流量每天超過3億,用戶訪問量1 000多萬和每日作品更新字數3 400萬,作品類別多達25個,這還僅是2009年的數據。時至今日,產量可見一斑。再加上網絡文學有固定的讀者群體,影響力大,收視率有保證。一般情況下,被影視公司相中的作品都是當紅熱文,也意味著其擁有龐大的粉絲群,無形中有利于影視的宣傳推廣,也是收視率和票房的一個保障。就電影《小時代》來看,口碑雖差,但第一部依然拿到7億的高票房,其受眾群體主要為中學生書迷。《小時代》是改編自郭敬明的同名小說,最初以網絡和雜志連載的模式進行發售,網羅了一大票忠實書迷。電影改編后,書迷加上電影團隊的雙重宣傳,在第一部口碑并不理想的情況下,第二部依然沖破3億票房大關。由此可見網絡文學的優勢所在。
2 網絡文學創作模式暗合劇本創作規律
網絡文學在創作理念上追求娛樂消遣和個人情感宣泄,語言簡潔易懂通俗幽默,整個創作主體呈現出快節奏、高娛樂的特點,與影視劇本的創作規律不謀而合。影視劇不像傳統文學追求文學性和人文價值,作為大眾傳媒的一種載體,影視劇更多是強調娛樂性和商業價值。同樣,網絡文學在文學形式上更趨向于娛樂性。網絡文學創作伊始是文學愛好者的自我訴求,隨著文學網站兼并和轉型,網絡文學走上產業化道路,網絡文學開始像影視劇本追求收視率一樣,依靠高點擊率來獲取利潤,商業利益自然排在首位。現今大部分網站的簽約作者都以追求點擊和榜單為目的,往往要在情節上出奇制勝。一般來看,網絡文學的情節密集,劇情推進快速,人物塑造爭議大,矛盾沖突性強,高潮迭起,基本上保持三章一個懸念,十章一個高潮。這樣的劇情安排和整體架構十分符合影視劇的模式,相比傳統文學獵奇性很強。
此外,網絡文學的創作模式具有交互性。網絡文學不像傳統文學,創作基本由作家一個人完成。網絡文學由于其文本載體的特性,作者和讀者可以進行實時互動,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征求讀者的意見,根據讀者的意向隨時調整大綱從而創作出符合讀者審美情趣的作品。例如,網絡文學每個章節都有評論區,讀者針對本節內容將感受反饋給作者有利于作者對文章進行調整,不僅有助于提高作品質量,還能促使作者和讀者同時進步。這樣時刻調整以點擊率為目標的作品,潛意識里已與影視劇本的創作初衷達成一致。這也同觀眾喜愛的美劇以及網絡劇的制作模式十分相似,都采取邊播邊拍的模式,在拍攝過程中通過數據調查安排情節走向,也是保障收視率的原因之一。此外,網絡文學在題材上多以宮廷、都市等類型見長,符合我國電視劇市場最受青睞的三大題材即抗日劇、都市愛情劇、家庭倫理劇,如《戰長沙》《何以笙簫默》《我的經濟適用男》等的成功熱播即是例證。
3 網絡文學符合受眾群體的審美情趣
網絡文學是依附數字載體的一種文學形式,作品接地氣,符合大眾的審美情趣。網絡文學作者年齡層偏低,使得多數網絡文學作品時代性強,題材迎合當下主流受眾群體。與此相對,傳統文學的作者年齡層偏高,作品內容與當下相去甚遠。網絡文學的內容更貼近現實,探討的很多矛盾都是時下生活中切實存在的,這給受眾群體帶來了很強的親切感。其次,大多數網絡文學作家將寫作當成一種表達自我訴求甚至宣泄的一種方式,將自己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賦予筆下的人物形象中,迎合了很多觀眾的幻想。比如,《杜拉拉升職記》中,主人公通過努力奮斗,最終獲得愛情事業雙豐收,這與現實生活中女性在職場上的不平等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多數失意的職業女性編制了一個美好童話,讓這些觀眾在觀看的同時,也自我代入狠狠發泄了一把。美國大片《鋼鐵俠》《美國隊長》這些都市英雄電影的高票房更是對男性心理訴求體現和證明。現代社會,男性作為社會的主力群體,壓力很大,男性渴望通過各種渠道表現自己證明自己,也就是大多數男性對于英雄和自我價值實現的完美幻想。所以,網絡文學相對傳統文學和傳統劇本而言,更容易迎合現代觀眾的審美情趣,改編的價值自然很大。下面,我們《步步驚心》為例,做具體闡釋。
《步步驚心》作為一部“穿越劇”,一經開拍便得到極大關注。論起題材新穎,早有《尋秦記》《穿越時空的愛戀》此類老片珠玉在前,近年也有《宮鎖心玉》剛剛熱播,但穿越劇依然能讓觀眾產生極大的興趣。究其原因,我們發現穿越劇的劇情設定有其固定模式。穿越劇為女性創造出一個愛的“烏托邦”,滿足了女性在某種自戀與迷惘狀態下的情感需求。在《步步驚心》中,一個現代女孩意外穿越,周旋于復雜的政治斗爭,成為眾多優秀男性追逐的萬人迷,極大地滿足了現代女性的幻想。隨著經濟的發展,快節奏的生活和物化的社會讓現代人對感情失去信任和信心,人際關系多數被貼上利益的標簽,處于情感荒原的現代觀眾,尤其是都市女性便很容易陷入其中,在虛無的歷史中做夢,在飄渺的愛情中沉醉。國內首個女性閱讀專業出版品牌“悅讀紀”的總策劃人曾指出:“特別是現在有很多女孩子也會遇到所謂的婚戀的問題等等。她可能現實中總渴望或者總幻想自己有所謂的白馬王子來娶她,但是這些夢想不可能實現,她通過閱讀小說.通過這種方式滿足了夢想,并且通過讀小說,其實對她們在工作競爭各個方面壓力之下,應該說對她們的心靈也是一種撫慰。”
《步步驚心》的熱播正反映了當下都市女性對日趨功利的婚戀生活的失望與反思,對充滿激烈競爭的現實的逃避與迷茫,從而通過影視劇得到心理補償,但總的來說,穿越不過是以形式上的新奇彰顯另類,實質上與愛情電視劇同出一轍。在《步步驚心》劇中,女主人公受眾多優秀男子愛慕,并且面對這些情感她都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和選擇權,這與女性事實上在社會關系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有著鮮明的對比。現代女性雖一直呼吁女權,但這并不代表在社會中女性能真正與男性地位達到平等,事實上玻璃天花板效應依然存在。而在本劇中,女性擁有絕對的愛情自主權和選擇權,打破了文化潛意識中男尊女卑定律,女性不再作為男性的附屬品,體現了現代女性對男女平等的社會關系的渴望。故事的結局,女主角放棄愛情追尋自由的選擇方式也體現了現代女性在面對情感與物質時對生活的妥協和讓步,女主人公當斷則斷的灑脫也是多數女性可望而不可即的處世風度,有了這種種迎合現代女性心理訴求的設置,似乎網絡小說受大眾喜愛也就并非顯得那樣匪夷所思了。當然,網絡小說不止“穿越”一種體裁,但是脫掉“穿越的”外衣,它們在本質上無甚區別,無論是劇情安排還是戲劇沖突都極大地迎合了現代觀眾的審美情趣和心理訴求。只要現代女性情感匱乏的現實沒有改變,那么,即使沒有《步步驚心》,也一定有其他類型劇作的出現來填補觀眾內心的空白。
綜上所述,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熱現象絕非偶然,有著多方面的文化根源。迄今為止,網絡文學的發展還處在一個上升階段,不難看出,未來還有更多的網絡文學被改編為影視劇,這也預示著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問題出現。對此,我們應及時調整,不斷改善革新,寬容對待,理性接納,為文學和影視市場注入鮮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