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益智類節目有其自身特點和發展模式,節目形態多樣。我國當前兒童益智類節目正在發展時期,許多方面還不完善,研究兒童電視節目形態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不僅分析當前我國兒童益智類節目的形式、風格、內容、發展程度,還從中找出這類節目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尋找解決的途徑,找到適合兒童益智類節目發展的道路。
1 兒童益智類節目的內涵及發展
著名學者陳叔平在他的《兒童電視學》中闡述:“兒童電視節目,顧名思義,就是為兒童制作的電視節目和供兒童觀賞的具有兒童特色的電視節目。[1]”兒童電視節目包含很多內容,其中益智類節目是最吸引兒童的節目之一,它形式多樣,集合了文化知識、科學技能等諸多環節,在兒童的成長環境中,扮演了“小老師”的角色。
1.1 兒童益智類節目的內涵及特點
兒童益智類節目顧名思義,是指能夠幫助兒童開發智力的電視節目,給兒童電視節目賦予了早教功能。[1]電視臺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盡量避免復雜的節目形式,從兒童視角出發,給孩子們帶去豐富的知識,啟發他們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提升領悟感受能力,這都是兒童益智類節目創辦的重要目的。兒童益智類節目也有自身發展的特點:
首先,兒童益智類節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管是《三星智力快車》還是《快樂00后》,節目內容有問題的搶答、科技知識的探索等。節目形式多樣,小朋友在觀看的同時,同家長一起進行互動,啟發自己的智力,培養文化修養。
其次,定位準確,抓住兒童發展特點。兒童世界是單純的,節目創建的初衷應該簡單、充滿童趣。而節目要在娛樂的基礎上,讓兒童受到啟發、開闊視野。節目的定位也應寓教于樂,身心放松的同時,學到文化知識,感悟人生哲理。
1.2 我國兒童益智類節目的發展現況
2003年12月份,中央少兒頻道開播,它是國內首個面向全國青少年兒童的專業化頻道,內容廣泛,包括動畫片、少兒歌曲、舞蹈、益智類節目等,播出之后得到了很大反響。全國各地也開始發展少兒節目,特別是兒童益智類節目。各地根據自身特色,打造本土化節目,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2 以《智慧樹》為例分析兒童益智類節目形態
“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節目內容的形式載體和結構方式”[3]。好的電視節目形式使節目立于不敗之地,兒童益智類節目形態的構建也尤為重要。在諸多兒童益智類節目當中,央視少兒頻道的《智慧樹》首屈一指。它是面向3~6周歲學齡前兒童的一檔大型益智類節目,是央視少兒頻道的王牌欄目。
首先,早期節目中設置小木偶劇場、手工制作等環節,后來又調整了節目板塊為:寶貝2+1、寶貝大搜索、道哥和摩爾、科學泡泡等。節目以兒童角度去思考,注重培養他們的參與和動手能力。“科學泡泡”是后來特別開設的新板塊,目的是透過科學小常識,讓小朋友看到科學現象的發生,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增加其參與性和實踐性。所有板塊都是少兒頻道在與諸多兒童心理學家及相關專業人士探討后,創作出來的。在節目環節、形式、內容上,《智慧樹》的節目形態運用比較成功,值得地方臺學習和借鑒。
“紅果果”帶領孩子們制作美工,扮演了女孩動手能力強的一面,而“綠泡泡”帶著孩子們走出室外,回歸自然,在“寶貝”大搜索板塊,帶著孩子們找尋各種寶藏,主持人節目中的“引領人”作用不可忽視。
其次,《智慧樹》打破了原有兒童節目的常規,大膽突破,讓孩子走出室外,親近自然,學習各種地理常識,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
《智慧樹》是我國創辦比較好的益智類節目之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國的兒童益智類節目也有很大的挖掘潛力。那么意識到兒童益智類節目的不足,加以改進,就會讓兒童電視更加進步。
3 兒童益智類電視節目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兒童益智類節目對兒童有許多教益,這是節目存在并發展旺盛的原因。我國兒童電視發展已到一定水平,但仍存在許多問題,給兒童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必須引起重視。
3.1 家長夸大益智類節目功能,影響兒童判斷領悟能力
我國當前的兒童益智類節目內容豐富,不僅吸引兒童觀看,同樣也吸引了家長的注意力。兒童對著電視比比劃劃、唱唱跳跳,家長認為孩子學到了很多東西。兒童電視節目的確存在益智功能,但也只能作為兒童成長教育中的輔助工具。節目中講解的知識,孩童可能一知半解,而家長又沒有過多地去教導孩子,只是告訴孩子節目中說的是對的、好的,兒童只會照做,結果是影響了兒童的領悟能力。
3.2 媒體創新意識的缺失使節目可看性不足
目前,我國兒童益智類節目的編排理念相對陳舊,大多以固定的模板來進行節目的創作,節目環節總是固定不變,節目主持形式一成不變,大大減少了節目的欣賞程度。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心理發展日趨成熟,節目的好壞他們一眼識別,媒體的創新意識不足,直接影響兒童這一收視群體,嚴重的還會導致節目收視率的下滑。
3.3 國家對相關電視產業管理不完善
當下國內兒童電視行業有許多弊端,這與廣電部門對于兒童益智類節目形態研究相對缺失不無關系。兒童益智類節目正處于發展期,很多制度都沒有制定出來,如果缺乏嚴格的管理,電視節目里就會出現一些不利于兒童身心發展的內容,或者與兒童節目不相關的一些別的內容,對觀看益智類節目的兒童造成了不良影響。
4 如何改善我國兒童益智類節目中存在的問題
4.1 家長應加強引導和陪伴,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觀念
由于兒童缺乏判斷是非、正誤的能力,他們觀看電視時只會模仿、適從,而節目中的說法和做法也不完全正確。家長要在孩子觀看益智節目的時候加以陪伴,和孩子一起欣賞節目,解答他們觀看中的疑問,。家長還要適時地與孩子互動、交流,讓節目的教育意義正確地傳達給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兒童提升能力,樹立正確的觀念。
4.2 媒體應站在兒童視角對節目進行創新
兒童益智類節目的相關媒體應該從內容和風格上進行創新,編導及主創人員要找到兒童的興趣所在,通過各種小寓言故事、刺激的游戲環節、科學技能等內容,把節目推向制高點。在風格上應學習美國兒童益智類節目《芝麻街》,這個節目大膽突破常規,把木偶和真人結合表演,風格獨樹一幟。我國媒體要迎合兒童的審美,賦予節目靈性和生命力。
4.3 國家整治兒童益智類節目中的問題
相關部門應規范電視節目、凈化電視屏幕、為兒童營造良好的收看節目的氛圍和空間。擴大益智類節目對兒童的積極影響,保證他們健康成長的環境,同時更要抵制不良信息對兒童的侵蝕,努力發展和完善益智類節目在我國的播出。
5 結語
兒童益智類節目在我國的電視節目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的發展好壞直接影響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好的兒童益智類節目,是一個值得重點研究的課題。目前為止,包括央視少兒頻道在內的全國各地電視臺,對于兒童益智類節目的品牌發展并非盡善盡美,應加大開發力度,制作出更多更優秀的節目,豐富孩子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