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特別是自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作為傳統主流媒體的廣播電臺要想立足,就必須有更高質量的節目作為支撐。作為起核心作用和關鍵角色的電臺編輯,不但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要具備強大的整合能力,才能適應社會新常態下的新要求,才能贏得聽眾和提升廣播影響力。本文就電臺編輯應具備哪些素質,對電臺節目產生怎樣的影響進行一些分析。
1 擁有正確的政治素養和責任意識是前提
廣播是主流媒體,具有較強的輿論導向作用,廣播傳遞出來的思想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定范圍內的影響,對聽眾群產生輿論引導。這就要求編輯必須具有明辨是非、能夠從中剔除出錯誤信息的“慧眼”,對作品經過審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最后交給播音員的稿件保證導向正確;同時,后期聲音剪輯中編輯也要善于發現問題,對不合理語言予以剪輯優化。如播音員在介紹臺灣特產時,不慎說出:“臺灣小吃美味,而中國小吃比臺灣的小吃并不遜色。”乍一聽語言似乎沒有問題,但有心的人一琢磨就品出問題來了,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個組成部分,怎么能把它與中國分開且并駕來介紹?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需要編輯敏銳的聽力和對原則問題的把握。
電臺編輯的政治素養是辦好電臺節目的前提,保證經過審核的稿件不犯原則性的問題,保證經過審核的聲音不犯原則性的問題,用正確的輿論來引導聽眾。《衢廣新聞》中每天都要推出最美衢州人報道,編輯在這方面就發揮了引領、責任的作用。近年來的幾屆最美衢州人當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不高,而青年人的價值觀恰恰是未來國家和民族的價值觀。比如,最美青年醫生陳瑋平日里就是一位愛心天使,頻道編輯就有意識地針對相關行業、群體開展座談、專訪等形式,使聽眾全方位了解典型人物背后的故事,通過媒體造勢,推動青年群體成為爭當最美衢州人,建設幸福衢州的主力軍。
2 擁有扎實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是基礎
電臺節目的最后成形得益于編輯之前所付出的辛苦,得益于編輯的信息采集、選材、編纂、撰寫、剪輯等工作所耗費的精力,如果沒有扎實過硬的專業素質和個人能力,很容易出現應付不暇、疲于奔命的狀況,還會在操作中出現失誤,影響電臺節目的質量。
有的編輯在考慮整檔節目的時候沒有統籌規劃好,在流程的時間設計上估計不足,前面環節的時間用時過長,后面的環節只好讓播音員強制壓縮,從而出現“虎頭蛇尾”的節目效果,在聽眾的心目中留下不佳印象;有的編輯在選材之前考慮不足,審美能力欠佳,導致當天所甄選的播音素材與當天的節目專題不吻合,文不對題的情況讓廣播外的聽眾難以明白這檔節目到底要說什么,重點又是什么,感覺十分混亂;而還有的編輯缺乏敏銳的新聞直覺,在采集材料的時候過于被動,只會等待前方記者的信息反饋,以致錯失了獨家報道的機會。這些問題是不負責任或者不夠專業的編輯常犯的問題,作為一名合格的電臺編輯,扎實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必須具備,才能辦出好的電臺節目來。特別是廣播報道中的生僻詞、專業用語還是保留為好,《衢廣新聞》中提到“衢江區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幅位于全市首位”;過幾天的新聞中又用了“規上”的簡稱,聽起來就有點費解了。“規模以上企業”簡稱“規上企業”,系國家對企業規模的統計術語,書面表述倒好理解,廣播畢竟是聽覺藝術,又是面向大眾而非專業人士,但在表述完整時也不過多加幾個字而已,但聽眾就清楚多了。
可見,無論是什么欄目,對于電臺編輯的要求都非常高,電臺編輯應當努力把自己歷練成為一個樣樣都要懂一點,樣樣都能會一點的“雜家”,或者說是“全才”,是編輯該有的專業素質。
3 擁有獨到的思維見解和創新意識是靈魂
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廣播必須把電臺節目和網絡掛上鉤,聽眾可以通過網絡收聽廣播節目,用互聯網思維去拓寬廣播領域;同時,要提高廣播內容的質量,讓電臺節目充滿“可聽性”,吸引80后、90后的收聽人群。作為電臺節目的編輯必須得靈活,富有創新精神,敢于發表獨到見解,帶去新鮮而有特色、有質感的節目內容,讓聽眾耳目一新,欲罷不能,才能在如今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能在“同質化”嚴重的媒介市場占得先機,辦出特色和影響力,給電臺贏得越來越多的聽眾,帶來越來越大的受益。因此,判斷一名電臺編輯是否出色,能否擁有獨到的思維見解和創新意識是一個重要依據。在衢州進入“高鐵時代”特別報道中,編輯就發揮新聞、節目、微信、外宣聯動優勢,開通日策劃出兩個半小時的大板塊新聞直播,派出5路記者,體驗高鐵、采訪旅客、就高鐵開通對人們出行方式、衢州旅游引進來與走出去、新鮮農副產品進杭州等作全景式報道,主持人連線江西的主播介紹當地的景點與美食,邀請火車站站長作客直播間與聽眾熱線交流,在微信上主推“高鐵”作為關鍵詞,“衢州到中國主要城市這樣子換乘高鐵”微信閱讀量超過5 000人次,實踐了廣播今后在重大活動宣傳時橫向拓展和縱向挖掘上的創新突破。
總之,編輯的能力和素質直接的關系到其節目質量的好壞,對于廣播的長遠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編輯要擁有正確的政治導向、扎實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崇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強烈的責任感、獨到的思維見解和創新意識,才能滿足時代對創意型編輯、復合型編輯的要求,以編出更好聽的節目來贏得更多的收聽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