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播是人們生活娛樂不可或缺的媒介,安全播出能夠保障無線中波廣播發射工作的正常、安全、有序進行,進而保證廣播的順利播出。本文對廣播中波無線的發射系統及其安全播出措施進行討論研究,播出進行討論研究,給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和建議,做好中波廣播無線電發射的安全播出工作。
無線電廣播具有廣覆蓋、快接受、強實效等功能與優點,廣播中波無線的發射系統包括短波長的發射系統、中波長的發射系統。
1 中波廣播無線電發射系統安全播出的措施
1.1 規范系統的運行管理
1.1.1 對安全播出的規章制度進行完善
廣播的安全播出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相關部門需建立健全安全播出制度:值班及交班制度、機房的管理制度、用電制度、供電制度、配電制度、事故的總結報告制度、設備的檢修制度、設備的維護制度、技術的管理制度、檔案的管理制度、安全傳輸制度等,加強對機房出入人員的管理;明確交接班的要求、值班內容、監聽要求、紀律要求;明確供配電及用電規范,保障對主要傳輸設備運行時的數據信息做巡查;明確事故報告的原則、內容;完善技術檔案的規范性,嚴格管理檔案程序;設置機房安全警報裝置;保障網絡順暢。
1.1.2 對安全播出應急預案進行構建
構建安全播出應急預案,可有效減少停播次數,并有效避免誤播的情況。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要對容易發生播出事故的環節引起重視,進一步修訂及補充相關播出預案,使播放工作更加具有科學、便捷、有針對性及操作性。同時,要對技術系統發生的新變化、播出中出現的新情況及預案執行中出現的新問題做及時修正使之完善,組織相關操作工作人員對應急預案做定期學習使其能熟練的掌握、運用相關的應急措施,對突然發生的緊急狀況做有效的處理,保障中波廣播無線發射系統的安全播出。
1.1.3 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工作人員在廣播設備的操作及維護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廣播安全播出的工作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尤為重要。所以廣播單位要對傳輸和播放人員做思政教育,樹立并提升其思政意識,同時強化其責任觀念;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操作能力,讓工作人員自覺自主地加強對新技術、新設備的學習和了解,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適應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
1.2 構建安全可靠的系統配置
系統配置需從五個方面進行考慮。
1.2.1 天饋線系統
天饋線系統主要包括:天線地網、天調網絡。天調網絡的主要功能:將饋線與天線匹配,使其產生高頻率波,為傳輸提供條件,可以決定中波長的發射機的穩定性。天調網絡設計務必要具有合理性與科學性,保證調試精準及安裝合理。另外,中長波依靠地波做傳輸,將銅網鋪設于天線底部能減少電流損耗,彌補地波的不足,提升天線傳播效率。
1.2.2 配電線系統
發射臺的中波增加或是延長發射的頻率,會造成傳輸電力的負荷加重。因此,在廣播播出時,需將變壓、斷路器、傳輸線路的運行頻率控制在一定范圍,有效規避超負荷現象。正規發射臺均需配置兩路供給型外電,在進行配備時要保證這兩路外電不是來自同一處,同時配置一臺發電機作為備用,再配置一個UPS不間斷電源,以保證播出時的用電供應。
1.2.3 接地系統
傳輸接地系統應具備低、高頻接地,電源接地等部件,這些部件的作用大致相同。接地電阻數值以小為宜,高頻接地存在趨附要用銅帶做大范圍的接地,高、低頻接地都需保持大范圍使用面積與短路徑結合的接地方式,避免出現接地環路。
1.2.4 冷卻與防塵系統
中長波形固態的發射器對環境的清潔度及溫度要求較高,工作人員需將中波固態發射機周邊溫度做適宜控制,溫度范圍在0攝氏度至4攝氏度間,發射機中效應管的溫度不能過高,若高出相應數值參數會產生變化,電流超標時將會造成發射機的損壞。所以配備冷卻及防塵系統能保證中波固態發射機的正常運行,確保中波廣播無線電的安全播出。
1.2.5 防雷系統
發射臺防雷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天線防雷及電源防雷。通常情況下,發射天線均比周圍的建筑高,常常招引雷電導致機房設備受到雷擊。防雷工作的內容是:(1)在天線的底部安裝半球形的放電裝置;(2)將微享電感線圈放置于天線的輸入端口;(3)將石墨質地的放電球放安裝置于配電室,石墨質地的放電球放電性能頗佳,間隙還可以進行調節;(4)將防雷器安裝放置于傳輸電源的線路中;(5)將避雷器安裝放置于傳輸變壓器的高壓區域進線位置。近幾年,我國大部分中波廣播電臺使用的發射器都為全固態形式,全固態形式的發射器具有一定的優點即自身配置有防雷、防電擊的一套電路保護系統,有效保護發射機免受雷電的襲擊,進而保證傳輸的安全性。
2 結束語
中波廣播無線發射系統的安全播出是一項對專業性、政治性及責任感要求很高的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將安全播出工作中的各項制度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