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偉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圖書館)
利用新媒體構建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
于大偉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圖書館)
圖書館高校教育資源的核心和重點,現階段高校圖書館資源化和信息化建設以高校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特征為主要依據,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建設數字化、規范化及科學化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本文首先介紹現階段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的應用現狀及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而后對利用新媒體構建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的方法和重要性進行剖析,以突出新媒體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構建中的重要性。
新媒體;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及計算機網絡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已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中,對人們生活環境的改善及社會形態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更為關注的問題是如何高效利用新媒體技術以適應圖書館資源建設和信息服務的標準。
1.1圖書館信息資源獲取缺乏準確性和高效性
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自主獲取既是用戶獲取信息的重要環節,也是獲取信息的核心環節。圖書館信息獲取效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高校圖書館用戶之間的信息檢索技能存在一定差異,導致檢索效率大大降低。同時,由于信息檢索中的范圍過于廣泛,導致用戶在獲取信息資源時不能準確、有效獲取。
1.2現存的圖書館信息資源存在滯后性
首先,圖書期刊的出版周期相對較長,即使信息資源更新速度一向很快的高校,也難以實現圖書資源的完全優化;其次,數字化資源的全面普及和發展需要高昂的費用,而在現代高校圖書館管理中,圖書館的用途在于輔助在校學生、教師等人員進行學習和科研。由于人力資源及經費等問題,圖書館的資源管理建設仍不盡如人意;最后,隨著用戶對圖書館信息資源需求的與日俱增,數字化圖書管理與用戶的客觀需求形成矛盾,導致圖書館信息在更新方面存在滯后性。
1.3信息服務缺乏專業性和完善性
高校圖書管的管理者對學生的查閱方向并無足夠了解,并不明確學生的真實需求,這就導致圖書管理者只能按照傳統的思維進行圖書館信息管理,保障數字化圖書館運行的暢通。在此種情況下,圖書館管理者提供的信息與用戶所需出現矛盾,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此外,公開征集管理經驗的渠道難以順利實施,圖書館則難以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2.1利用博客實現信息的傳遞和交流
博客的“Blog”的音譯,正式名稱為網絡日志,是一種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文章的網站。首先,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可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上發布圖書館的相關信息。同時,可以創建專家評書等欄目,及時向用戶發布書籍信息,組織相關學者和專家對書籍進行評論,以激發用戶的閱讀興趣;其次,作為時代的過濾器,博客可對用戶搜索的信息進行整理、分類,最終形成專業化的信息管理模式,供用戶傳遞交流;第三,可更好地實現博友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學術交流。博客副本的跨度大、涵蓋面積廣,既可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可尋求專業的幫助。
2.2利用播客實現信息的集成和管理
播客是“Podcast”的音譯,是一種數字廣播技術,在圖書館信息管理系統中應用播客的意義在于實現的集成和管理。具體如下:第一,高校圖書館應用播客進行信息管理后,可將文獻資料變成流動的視頻庫,通過聲音、影像和圖片等方式實現信息資源的傳播,為用戶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第二,播客可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傳遞服務,可根據新老用戶的個人需求和興趣點,提供個性化服務。
2.3利用維客實現信息的共享
維客,wiki是在網絡上開放,供多人共同創造的超文本系統。在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中利用維客可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一方面,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服務機構可為用戶提供更多、更新、更有價值的信息。但部分高校圖書館自身存在經費緊張的問題,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加強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建立專業的信息服務領域,并充分發揮圖書館專業人員的集體智慧,創建專業性的信息交流平臺。另一方面,利用維客可實現跨學科知識的分享,維客為每一位參與者提供展現個人價值的機會。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在學科交叉、知識共享的基礎上,實現了不同領域知識的對接,形成了跨學科研究的專業區域。
在高校不斷發展中,圖書館展現了高校的門面和辦學條件,代表著高校的時代性和精神面貌。盡管現階段我國大多數高院校在圖書館信息服務建設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在實踐中仍顯現出諸多問題和缺陷。因此,只有立足于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現狀,融入多種新媒體技術,實現資源和信息共享,才能促進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服務。
[1]甘路有,楊艷.利用新媒體構建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探析[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3(2):71-74.
[2]周慧.新媒體下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構建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3(21):73-75.
[3]王健.新媒體環境下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信息“微”服務的對策——以寧夏師范學院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4(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