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一語雙關、虛實互補、詩情畫意三個方面詳細闡述了新聞標題所蘊含的意蘊美。
具有意蘊美的新聞標題可以如詩情畫意般表達出新聞標題內在的情思美,是新聞標題中最含蓄、最有內涵的美。具體來說,可以從一語雙關、虛實互補、詩情畫意三個方面來體現新聞標題所蘊含的意蘊美。
1 一語雙關
采用一語雙關的方式制作新聞標題是指作者在擬新聞標題時,在一樣的語言環境中使用同一個句子或同一個詞語,同時,這同一個句子或詞語表達了非常豐富的意蘊,拓展了新聞讀者的思維空間。例如,有一個新聞標題是:唯我“毒”尊毒裊頭目比爾。這個新聞報道了毒裊頭目比爾組織了兇狠殘暴的販毒集團,人數眾多,幾乎將全球的毒品市場加以壟斷,凡是在毒品生意上與其爭搶的、有過節矛盾的都被殘忍殺害。將“唯我獨尊”這個成語變成“唯我‘毒’尊”這個新聞的標題,就是使用了一語雙關的手法,達到一詞多義的效果。讀者在理解“唯我‘毒’尊”這個新聞標題時,可以認為毒品是“我”心目中最為重要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同時,也可以理解成“我”是毒品市場中的最大統治者,別人在毒品市場不能與“我”抗衡,不能與“我”有任何矛盾。結合新聞內容的閱讀,讀者就可以從許多方面了解到販毒組織的罪惡本質。所以說,這個新聞標題非常形象生動,內涵深刻,具有意蘊美。
2 虛實互補
新聞標題一般分為虛題和實題,二者不同。虛題所表達的意思有時候比較含蓄,難以形容出鮮明的形象,具有象征性、暗示性和提示性的特點。其在新聞標題中的作用主要是對新聞本質進行深刻揭示,對新聞的現實意義進行闡明,充分表達作者的愿望和情感,進一步挖掘新聞材料的內涵。實題多表達的意思就顯得比較明確,能夠形容出鮮明的形象,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和實指性特點。其作為新聞標題的作用主要是對新聞人物進行詳細描繪,對具體事件進行詳細敘述,對新聞重點進行標明等。作者在擬定新聞標題時,通常將虛題與實題相互結合,起到更好的作用。虛實互補的形式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虛引題,實主題的形式。例如,有一則新聞的標題是:此舞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看幾回 《絲路花雨》轟動天津。用上述幾句話作為新聞的標題,別致新穎,意蘊非常美。通過“此舞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看幾回”這個虛的引題,不但對大型舞蹈劇目《絲路花雨》進行了高度的評價,還起到了與新聞內容和諧一致的效果。“《絲路花雨》轟動天津”是這個新聞實的主題,對新聞事實進行了敘述,對這部大型舞劇所產生的轟動效應進行了描繪。整個新聞標題,特點突出、用詞精煉準確,從虛及實,通過虛實互補的形式,將對《絲路花雨》這部舞劇的贊美發揮到了極致。
第二種是實引題,虛主題的形式。例如,有一則新聞的標題是:監獄重視服刑人員的學習 愚昧變有知技術發新枝。在這則新聞的標題中,通過實的引題將新聞事實進行了概括敘述,指明了重要因素,虛的引題在實的引題基礎上點明了結論,深化了新聞主題,將沒有表達的效果進行了很好的補充。
第三種是虛主題,實副題的形式。例如,有一則新聞的標題是:易水崇壯士 棋盤陀上紀念塔落成 三青年烈士英名永垂。在這則新聞的標題中,虛的主題引用了荊柯刺秦王的歷史,通過五個字勾起了讀者的聯想。讀者可以從易水崇壯士中領悟到悲涼的英雄壯歌。在棋盤陀上落成了三個青年烈士的紀念碑,見證了人民崇拜英雄的事實,是歷史的真實再現。從審美心理來講,這個新聞的標題產生的聯想效果和對比效果十分明顯,更加突顯了三位青年烈士的崇高和悲壯。如果在這個新聞標題中沒有虛的主題,單單擬成實的副題,雖然清楚表達了新聞事實,但讀者的聯想難以被激發,意蘊美就會大為遜色。
3 詩情畫意
在我國的新聞領域,中國源遠流長的詩詞文化和繪畫藝術都深深地影響著新聞作者,將詩情與畫意有機融合在一起,成為很多新聞作者撰寫新聞時的審美追求。尤其是擬定新聞標題的過程中,新聞作者都會借鑒古詩詞文化的情調和繪畫藝術,將情調意蘊表達于新聞標題中,增強新聞標題的感染力,提高新聞的吸引力。例如,有一則新聞的標題是: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上盼母歸 市林業局舉行愛鳥周書畫會。雖然這個新聞是30年前的一則新聞報道,但至今還是令人耳目一新,這個新聞標題形容了一幅很美的畫面,而且具有詩情畫意。在陽春三月時節,母鳥為了小鳥的食物,辛勤的出巢覓食,小鳥在巢中睜開明澈的、天真的雙眼,翹首企盼母親能早早歸來,而且滿帶食物。這個新聞標題其景如畫、愛意濃濃、情義真切,令人無比感動,同時,通過新聞內容的真實表達,有效地阻止了人們捕鳥行為。
4 結語
新聞作者沒有將意蘊物化成新聞標題或內容之前,意蘊僅僅是抽象的情思或觀念,存在于新聞作者的心靈中,讀者沒有辦法感知存在于作者心中的意蘊美。為了更好地發揮意蘊美的效果,新聞作者不能滿足于常見的標題形式,要追求美的形式。因此來講,讀者感受到了新聞標題的意蘊美,那么就說明新聞標題是存在美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