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爸爸去哪兒》從2013年的第一季起,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視成績和口碑,并且開啟了中國的電視綜藝節目新的篇章,使之走進了真人秀的時代。本文就《爸爸去哪兒》的熱播和影響加以分析,以總結其成功的經驗。
1 背景
《爸爸去哪兒》的原版是韓國MBC電視臺的《爸爸!我們去哪兒》。由湖南衛視引進,于2013年10月首播,立即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群,引發了極高的討論度,并且使中國綜藝節目走進了一個以真人秀、戶外節目為主的新時代。
2 《爸爸去哪兒》的環境分析
《爸爸去哪兒》的熱播,掀起了國內親子節目的高潮,并引領觀眾進入了真人秀、戶外綜藝的時代。甚至得到了“零差評”的好口碑,以下就《爸爸去哪兒》節目的環境加以分析。
2.1 內部環境
從2004年起,湖南衛視就把“快樂中國”作為核心,創建出了比較完整的電視節目品牌,并逐漸壯大,形成規模,在湖南衛視的平臺上制作了許多收視率和口碑較好的節目。
2.2 外在環境
2.2.1 對于以往低俗泛濫的綜藝節目,國家廣電總局從2011年開始,就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的限娛令,對每個衛視頻道的綜藝節目數量做了限制,規定其在黃金時段不能播出超過兩檔綜藝節目,并在節目的內容上將有更嚴格的審查。而《爸爸去哪兒》主要內容是親子互動,節目形式健康,符合政策。
2.2.2 自從2008年之后,我國的電視節目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電視熒屏上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并且逐漸形成了市場經濟的規模。電視臺紛紛注重自己的品牌建立,并且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觀眾收看節目的形式也發生了改變。
2.2.3 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也發生了許多改變,比如對電視綜藝節目的觀看更多的是從手機上,而不是電視上,這為《爸爸去哪兒》的傳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爸爸去哪兒》的受眾面。
3 《爸爸去哪兒》的內容分析
3.1 具體內容
3.1.1 由于時代的快速發展,社會越來越工業化,人與人之間也越來越冷漠,缺乏情感交流,并且思想、觀念等的發展也變得太快,進一步加劇了父母與孩子間的代溝。而《爸爸去哪兒》的內容主打親子題材的溫情牌,喚起了觀眾的內心共鳴。
3.1.2 在長久以來的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生兒育女更多的是母親的責任。所謂“慈母嚴父”,父親的角色更像是監護人,而母親會更寵愛孩子。如果父式教育的缺失,會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爸爸去哪兒》的出現,喚起了父式教育,讓父親與孩子之間也能有更多的互動和愛的表達,有著非常積極的社會影響。
3.2 呈現方式
3.2.1 《爸爸去哪兒》強調的是明星家庭在野外生存的真實表現,沒有刻意策劃和演繹。而真實性往往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在節目的錄制過程中,出現的內容也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非常接地氣,滿足了觀眾的審美和收視的需求。而明星家庭在真實的環境下的真實感受,則能夠更加感染觀眾。
3.2.2 《爸爸去哪兒》的拍攝方式也與以往的傳統綜藝節目有所不同,在《爸爸去哪兒》中,采用了電影化的拍攝和剪輯的方式,運用了多鏡頭的拍攝,再對大量的素材進行剪輯,才能將多種鏡頭巧妙地結合,增加了節目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4 《爸爸去哪兒》的傳播渠道
4.1 電視媒體
湖南衛視作為《爸爸去哪兒》的主要播出平臺,其本身就具有品牌效應,有著龐大的觀眾群,湖南衛視的其他欄目和節目也都有相對固定的觀眾群體。而《爸爸去哪兒》在開播之前,就借助各方平臺全面宣傳。
4.2 網絡
《爸爸去哪兒》結合了互聯網的宣傳模式,不但借互聯網提升了節目的熱度和話題度,更因為賣播放權給視頻網站也能獲得收益。
5 還需改進的地方
5.1 攝影團隊
由于野外綜藝的特殊性,許多游戲項目需要快速奔跑,再加上所有內容都是臨時發生的,并不能事先安排拍攝路線,所以增加了攝影團隊的難度。
5.2 有比較明顯的刻意性
真人秀節目的拍攝,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真實性,而在《爸爸去哪兒》的拍攝過程明顯看出有路人的回避、工作人員的回避等,對真人秀的真實性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5.3 前期準備
在《爸爸去哪兒》的播出中,可以看到明星家庭在做任務的過程中,向當地居民求助,而村民的表現很詫異,就可以看出節目團隊的前期準備還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