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播電視后期編輯工作是節目播出的最后一道關口,直接關系著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的質量。如何在后期編輯中實現畫龍點睛,筆者以甕安縣廣播電視臺后期編輯工作為例,研究分析縣級廣播電視臺后期編輯工作的不足以及如何做好廣播電視節目后期編輯工作。
廣播電視節目后期編輯是一件作品完成的重要環節,是一次加工和再加工的過程,其后期編輯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作品質量的好壞,縱觀全國各級電視臺播出的精品節目,都是經過后期編輯人員精心修改、完善,把一些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因此,后期編輯工作在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中尤為重要。筆者以甕安縣廣播電視臺后期編輯工作為例進行闡述。
1 媒體資源基本情況
1.1 后期編輯媒體資源:甕安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后期編輯主要承擔甕安電視臺、甕安人民廣播電臺、《甕安周訊》、縣人民政府網站和甕安手機報五個媒體的文字編輯、圖像編輯和圖文上載等工作。各媒體自辦節目情況:甕安縣廣播電臺自辦1套廣播節目,開設《甕安廣播新聞》《甕安新農村》《法制時間》三檔欄目;甕安電視臺自辦1套電視節目,開辦了《甕安新聞》《十分關注》兩檔地方欄目;《甕安周訊》每周一期為對開大報,每周一出報;縣人民政府網站文字(圖片)新聞實行每日適時更新,音視頻新聞等節目每日上載,并擔負著省州人民政府網站、紅色甕安客戶端、政府微信、微博的內容上載工作,縣委、縣政府每年都將縣直各部門、各鄉鎮新聞宣傳工作列入全縣年終目標考核內容;甕安手機報是貴州手機報的地方版、行業版,實行工作日每日一報,是廣大干部群眾有效和便捷了解黨的方針政策、獲取新聞資訊的權威的重要途徑。
1.2 后期編輯人員情況:甕安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五大媒體現有人員63人,其中事業副科1人,事業在編人員42人,合同制和臨時聘用人員20人;從學歷分布看,大學本科學歷43人,大專學歷15人,中專(高中)以下學歷5人;從職稱資格看,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32人;從工作崗位劃分,辦公室人員11人,新聞采訪12人,各媒體后期編輯25人,其他人員15人。
2 后期編輯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后期編輯與前期記者采訪嚴重脫鉤。縣級廣播電視臺的編輯工作大多是對一線記者拍攝圖像、撰寫的新聞稿件進行加工、整理、制作,是一個二次加工的過程。甕安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的后期編輯工作流程也是這樣,由于前期沒有參與記者的策劃、采訪等工作,對記者采訪的新聞沒有深入了解,在后期編輯稿件和圖像只能按照記者的采訪意圖進行編輯,有的后期編輯在編輯稿件時,政治意識較強,非常重視政策性的主題新聞報道,把主題新聞報道簡單的理解為政策解讀,只注重與政治、政策性有關的內容,導致編輯出來的新聞不鮮活、不生動;有的因知識面窄,接觸新生事物不多,不注重知識更新,靠自己的經驗和想法進行編輯,沒有真正地理解前期記者為什么會這樣采寫報道,在修改稿件、編輯圖像的過程中反而把新聞點刪掉了,凸顯不了整條新聞的真正價值;有的后期編輯在編輯新聞時不能辨別新聞的真偽,只能按照記者意圖編輯新聞,沒有考證新聞的真實性,更沒有辨別新聞真偽的渠道,新聞播出后會給廣大觀眾造成困惑,不利于新聞輿論引導,不能更好地發出好聲音、傳播正能量。
2.2 文字編輯和圖像編輯缺乏溝通。縣級廣播電視臺后期編輯大多分為文字編輯和圖像編輯,沒有形成統一體,文字編輯只負責修改文本,圖像編輯只負責剪輯圖像,導致新聞“聲畫兩張皮”的情況嚴重。甕安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承擔五大媒體的管理運行,后期編輯工作分工較其他縣級電視臺有所不同,具體分為:網站編輯、報紙編輯、手機報編輯、廣播節目編輯、電視節目編輯,由于后期編輯所在的媒體不同,編輯新聞的風格和模式也不同,網站、報紙、手機報的文字編輯根據媒體特點主要以文字編輯為主,而廣播電視后期編輯則分為文字編輯和圖像編輯,在編輯新聞節目時,文字編輯負責對前期記者稿件內容進行修改,編輯出來的稿件經過配音員配音后再由圖像編輯疊加畫面進行制作。由于分工較細,文字編輯不知道前期記者拍攝的圖像內容,圖像編輯不知道文稿內容,使文字編輯和圖像編輯在具體工作上脫節,文字編輯需要表達的內容圖像編輯找不到相應的圖像,往往會造成文字編輯根據現有圖像再次對文稿進行加工處理,極大地花費后期編輯時間,增加后期編輯工作量,一定程度上影響新聞宣傳工作的正常運行。
2.3 創新意識不強,編輯方法簡單。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后期編輯的創新主要是指圖像編輯,一般情況下,圖像編輯的工作任務是讓每一條新聞達到節目播出要求,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鏡頭的剪輯、聲音與圖像統一、疊加人名、同期聲等字幕、圖像的技術處理、新聞長度計算、合成節目。在新聞制作中,很多后期編輯都喜歡運用自己的制作方法,這樣做起來一是得心應手、不用思考,二是節省時間,很快就能將新聞剪輯完,通過這樣的制作方式剪輯出來的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缺乏內涵,很粗糙,在創作上沒有創新,千篇一律,這樣不僅影響本身新聞節目的播出質量,還有損廣播電視臺的整體形象。
3 如何做好后期編輯工作
3.1 樹立高度政治責任感。新聞工作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對于黨的基本政治路線、重大原則問題及重要方針政策,要有正確立場、鮮明觀點及堅定態度。不論是前期記者采訪還是后期編輯,都要堅定黨性原則,保持堅定的正確政治方向;要加強學習,提高政策理論水平;要有較強的原則性和科學分析能力,加強輿論引導,克服新聞宣傳片面性。就縣級廣播電視臺來說,會議新聞和領導活動方面的新聞所在的比重較大,后期編輯在編輯時政新聞稿件時,如果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沒有一定的理論、政策水平,可能會出現領導人名、職務和領導排序等低級錯誤,造成嚴重新聞事故;可能會出現歪曲領導講話意圖,沒有把領導的正確決策等信息傳遞廣大電視觀眾;可能會出現廣大群眾對黨委、政府工作不理解、不支持,造成脫離群眾的危險。因此,后期編輯要高度講政治,堅持黨性原則,準確把握各時期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切實做到心中有數。
3.2 加強與前期記者溝通聯系。后期編輯新聞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前方記者,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這一道理,我們把每天的新聞比作“一桌菜”,前期記者采訪的新聞素材可形象地比喻為“原料”,后期編輯對素材的二次加工形象比作“輔料”,編輯制作的過程就是一個廚師“炒菜”的過程。如果前期記者沒有敏銳的捕捉力和洞察力,采購回來的“原料”不鮮活,后期編輯也不可能炒出一桌美味的佳肴。因此,后期編輯要加強與前期記者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新聞發展動態,與前方記者一道做好新聞的策劃、采訪工作,真實反映新聞客觀事實,讓新聞更加具有生命力和表現力。
3.3 圖文編輯既分工又合作。縣級廣播電視臺后期編輯分文字編輯和圖像編輯,廣播電視文字的編輯工作即通常所說的解說詞的修改和節目內容的提示、排片單的串聯等;圖像編輯指的是制作過程,通過把前期記者采訪到的文字、畫面通過一定應用,形成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過程。很多時候,文字編輯只注重文本的修改,有的按照網站的刊載的形式進行編輯,有的按照報紙編輯風格進行編輯,廣播電視文字編輯只注重解說詞,而忽視圖像的作用,圖像編輯則注重面面的剪輯,而往往忽視解說詞的內容,這樣一來,各自為戰,導致后期編輯出來的新聞節目生硬,表現力、感染力差,甚至出現聲畫錯位、文不對圖等現象,嚴重影響節目播出質量。
3.4 主動適應新常態,創新后期編輯工作。在新常態下,縣級廣播電視臺節目、欄目如何才能立足,創新是驅動,這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期編輯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超越了簡單的對文字、圖像進行的二次剪輯,更重要是能夠對前期記者的原始素材進行一個重構和對主旨的升華,通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精華的部分加工、創作成新聞作品供廣大觀眾觀看和欣賞。因此,后期編輯在工作中要主動適應新常態,根據各欄目、節目的風格和特點,敢于變換新聞視角,改進常規編輯方式。
(上接第141頁)
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使采訪的報道能夠有觀看的價值。
在采訪之后,采編工作人員應該注重后期的編輯,對于細節的問題進行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不斷升華,使新聞在有限的時間能夠為收看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在采編過程中,會遇到大量的文字和音頻以及畫面的信息,工作人員應該將其重新組合,進行篩選和處理,使播放的效果最大化,提高新聞的真實性。在對文字以及畫面進行播放時,應該對新聞進行模糊化處理,以保護提供者的隱私,不為受訪者帶來麻煩。急發稿件中,如果不能確定稿件的真實性,一定要模糊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也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媒體有積極的社會導向,促進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順利開展。
2.4 重視新聞質量
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工作者,在工作中應該具備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廣播電視新聞是重要的媒體傳播平臺,是我國黨和國家的政策宣傳的平臺,也是連接廣大群眾和地方政府重要的紐帶,所以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者應對自己的工作高度重視,在采編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重視質量,以提高我國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的質量。在采編工作者進行采編的過程中,在及時將國家的政策傳遞給人民的基礎上,還要有自己的新聞立場,樹立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使群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在了解國家的政策的基礎上,了解實時的民生問題,加強社會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在樹立正確的新聞立場的基礎上,采編者在工作中,應該在接觸事件的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冷靜的分析,深入調查,了解各方信息,對新聞事件進行充分挖掘,找到事實真相,并進行客觀的報道。
2.5 提高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素質
在新聞工作中的工作主體是參與一線工作的員工,員工的專業性充分展示了新聞的質量以及對于細節的處理。在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工作中,我們應不斷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培訓,使他們對新聞事件有著更敏感的直覺,在工作的操作中能夠具有專業素養,具有清晰的思維和較強的邏輯能力,能夠積極地引導觀眾的思維,將新聞的主旨充分地表達出來。能夠使新聞內容獨樹一幟,不模仿其他新聞的報道內容,報道中有自己的風格,能夠給觀眾更加直觀的認識,在本質上改善我國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態勢。
3 結語
縣級廣播電視新聞是我國的廣播電視新聞行業中基礎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應該對縣級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質量的提升并在工作中進行創新,在提高我國縣級廣播電視新聞工作的發展的基礎上,還能加強與人民群眾的溝通,充分發揮我國縣級廣播電視新聞的傳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