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少影視劇研究者都對李小龍相關作品做過分析,發現作為中國傳統精粹武術的大師得以成為影視劇追捧的人物得益于其濃厚的中國文化價值,得益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崇尚中國風的時尚。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李小龍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人物不僅駐扎在國人的內心世界,也對世界其他民族的友人有著很大影響,有關李小龍的故事是世界認識中國的另一扇窗口,另一種途徑。更好地運用有關李小龍的生平故事不僅具有經濟價值,也具有無限的社會價值。對于發展我國的影視劇事業,對于當今年輕人樹立愛國情懷都具有重要意義。
1 從文本角度分析《李小龍傳奇》的藝術創作
1.1 題材選擇知名度高
李小龍在西方廣受尊崇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不僅擁有高超的武術功力還擁有獨特的武術哲學精神,不僅讓練武之人佩服,還讓無數人敬服,所以擁有超高的人氣和粉絲量,這為《李小龍傳奇》的宣傳提供了方便。
該題材也擁有超高的美譽度,隨著中國的國際形象變得越來越重要,需要一個更好的角度讓世界認識中國,以李小龍為題材的電視劇正好能夠恰當地詮釋中國的文化與思想,讓世界了解到中國人不拋棄、不放棄、自尊自信、熱愛生活、喜愛交友等人文思想,這部人物傳記式的劇情片非常適合當下這個環境播出,廣受褒獎。
1.2 主題以真實人物為本,體現新時代文化元素
主題的亮點是,《李小龍傳奇》是少有的以真實人物故事為題材、距離現實生活并不久遠的武俠故事,并且進一步講這些故事不但承載著中華民族最具代表的文化元素——武術,也以遠洋生活為背景襯托展現愛國情懷,所以眾多角度奠定了這部電視劇主題的不可挑剔性。李小龍讓武俠回歸了生活,也回歸了現實,讓中國功夫回歸了本真和本該屬于自己的榮耀。
其次,在這部電視劇中,創作者也進行了新的主題之外的必要補充,比如加入了對不規則“武林”的批判和駁斥、對中國武術乃至文化遭到海外俯視的真實寫照、對傳統民族文化詬病的深刻反思等,這些都隨著影片故事情節的發展而做點破之筆,創作者要展現給觀眾的不僅是李小龍個人,而是外延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主題的新舊融合本就給觀眾,這些藝術接受者,造就了的一種很具強勢的企盼。
1.3 敘事環形設計,邏輯線索清晰可見
敘事上以李小龍成長的時間為線索,以他短暫一生的重大事件為沖突和轉折點,既看得明白又看得過癮。李小龍作為整劇人物的核心是無容置疑,圍繞著這一核心人物進行其他人物的塑造,該片創作的一個成功之處便在于此。將李小龍作為人物構成的核心點,其他的輔助人物作為一條條的線,以線的運動變化來做故事的發展進程,最終輔助人物連成一個圓更加固定其核心的位置與穩定性。劇中輔助人物的設定完全順應敘事的發展要求,“一對多”的人物格局,簡單而不乏味,這些輔助人物作為獨立的一條條線在遇見李小龍和與他相處發展的過程中自身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繼而最終聯合成一條圓弧,共同為核心服務,李小龍的妻子琳達便是如此。
2 從價值功能角度分析藝術創作
2.1 藝術價值具有深遠傳播性
李小龍離開我們三十多年之久,他的生平事跡仍舊被拿來演繹詮釋,對于他的武道思想,以及他的截拳道在六十年代的創立,他的功夫片在中國的開創,始終影響并感化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無論國內的武術發展與國際現狀發生著怎樣的變革,李小龍所留給后來人的武術理念精髓與啟示對后人的民族自強精神的感染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而《李小龍傳奇》創作的藝術價值便也在于此,一方面,它用哲學闡釋武術,借助于電視劇再一次向世人展現了李小龍的武學思想和武術精髓;另一方面,他一生歷盡拼搏,再一次號召起我們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懷。人們在觀看劇情的時候,仍舊會隨著演員的表演或憤怒,或哭泣,或振奮,在看完某一段印象深刻的部分都會警醒自身、重新認知社會。整個二度創作的過程,有取有舍,在思想、藝術、觀賞三個方面力求實現它最大的價值。
2.2 市場價值來自時機和本身
“《李小龍傳奇》的播出在市場效益上出了一個頭彩,平均收視率達到11.25%,最高收視率達到14.68%,并且創下了中央電視臺八年來的兩個最高紀錄,平均收視率最高,收視份額最高。 [1]”2008年正是奧運年,當2008年奧運會在中國寫下濃重一筆的時候,傳統武術又掀起了中國體育事業的另一股熱潮,僅憑李小龍在國際的知名度就足以使這部電視劇做好充分的營銷準備,伴隨著在二十幾個國家的發行銷售,這部電視劇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我國海外發行最好的電視劇之一,效益的取得絕非偶然。電視劇的發展并不是復雜無規律可循的,觀眾之所以能夠接受劇情靜心觀看,選材主題當然是最重要的吸引元素,與虛構的文藝愛情不同,與制作的科幻片不同,對李小龍的尊崇是發自民眾內心的潛藏已久的定位,即便看過很多關于李小龍生平事跡的電影的熱門也更有興致來進一步了解這個偉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