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歡
(作者單位: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
高歡歡
(作者單位: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全媒體時代改寫了新聞傳播的傳統理念,顛覆了以往的傳播格局,同時也為新聞傳播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有效提升人才的專業技能,如何通過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為企業和媒體輸送更多的專業人才,已經成為專業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目前新聞實驗教學的現狀與現存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對策,指出了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院系實驗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實驗教學
隨著新興技術和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全媒體時代。十余年來,傳播技術手段日新月異,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越來越加強彼此間的融合,“全媒體”這一概念在傳播領域的發展和實踐中日益完善其內涵及外延。全媒體迅速應用于出版發行和廣播電視等行業中,然而目前我國很多新聞院校仍停留于紙媒時代的教學,設置的實驗和實訓環節仍處于落后的紙媒時代,使學生難以應對新時代的發展和需求。因此,在全媒體時代重視加強新聞實驗教學改革和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國內部分新聞院系過于重視新聞理論教學,實驗教學課時比重過低,即使少數先進院系在教學大綱中設置了課程中實驗課時的比重,然而在實際授課中,實驗教學的實際開課率和有效開課率過低,很多學生課后反映:部分教師只是將上課地點從教室轉移到了實驗室,場所發生改變。但是,實驗教學內容仍沒有根據時代和用人市場需求及時進行調整,這樣一來,這種落后的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并不是用人單位心目中真正的人才,新聞專業人才就業形勢堪憂,每年都有大量應往屆畢業生不能順利就業,用人單位不缺“人”,缺的是全方位的復合型“人才”。很多院校僅僅考慮到將單一的實驗教學服務于本專業授課,與其他專業之間獨立無合作,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無法接受全媒體視野訓練和實習的,而且以往的實驗教學環境與全媒體現實工作環境仍有很大差距,存在著實踐與教學嚴重相脫節的問題。
全媒體時代要求各媒介之間加深融合趨勢和互動合作,這就對新聞院系提出了更高的培養要求: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更需要將紙媒、廣播、電視、網絡等專業實踐技能融為一體,能夠熟知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運作規律、專業技能,可以成為高質量的媒體行業智庫人才。各新聞院系應當以全媒體時代為新的發展契機,緊跟時代和業界的步伐,深入調研并廣泛收集資料,全方位地進行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創新。
2.1滿足新聞傳播業界改革的需要
當前,全媒體人才短缺,多數院校設置的新聞傳播實驗環節只是單一考慮到某一方面的技能提升,沒有全方位、全媒體的發展思維,新聞實驗教學滯后于新聞媒體一線的發展。實驗教學本應在全媒體時代占有更大比重,通過實驗實訓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新聞院系人才培養應該對新聞采編播一體教學體系推行創新和改革,為新聞傳媒行業提供大量的全能型、復合型、高技能型的人才。這些人才應該滿足市場和時代的更高需求:既擅長汲取更多形式的媒介素材,又能靈活按照不同受眾的需求和不同終端設備使用需要,加工差異化的多種媒介傳播內容,并且能夠熟練運用不同媒介組織采編的技能。全媒體時代,移動終端設備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非新聞專業人士在新聞事發現場,第一時間拿起手中的終端設備進行拍攝,并迅速編輯該新聞,然后將其發送到各自的朋友圈中,主流媒體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很多受眾選擇相信來自微信朋友圈的原創新聞。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更加要求各新聞院校及時調整新聞傳播實驗改革創新的相關舉措。
中央電視臺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報道中率先采用了“全媒體”的直播模式,此后我國各省市的各大媒體也先后推行了“全媒體”這一最新理念,還有很多媒體采納了“中央廚房”這種媒介融合形式,“全媒體”在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在這種趨勢下對新聞傳播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期許和要求,呼喚各新聞院校搭建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的網絡共享平臺。
2.2滿足用人單位需求變化的需要
很多用人單位甚至考慮到招聘更多非新聞傳播類的復合型人才,對經濟、社會學、法律甚至理工專業的畢業生的需求大大增加。受到新媒體和自媒體的沖擊,很多原創新聞來源于非新聞專業的普通百姓,一些富有創新意識的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改變了舊有的衡量人才的模式,不會只盯住英語四、六級證書、獎學金證書等硬件,而是要求應聘者提供自己的實習、實訓證明(在校期間公開發表的作品),甚至是其微信賬號和微博賬號,查看應聘者在自媒體的粉絲量和點擊率,許多有創新意識的人力資源領導認為:對于新聞傳播領域的畢業生,提供其真正的實習、實訓證明遠比提供各種證書更有說服力。還有很多媒體在招聘時要求應聘人員能夠既熟知舊媒體的運作規律,又能夠駕輕就熟地運用新媒體。
近年來,美國很多先進的新聞傳播院校有效地開設了新聞傳播教學的全媒體實驗平臺和課程,并對許多舊有課程進行了創新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我國,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南京大學傳播學院、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知名的新聞院系,也率先轉變發展戰略,在各自院系應用全媒體的人才培養思維,進行新聞傳播專業的實驗教學改革和創新,搭建新型實驗共享平臺,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專業實驗、實訓中,并逐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能力,通過加強校企間的合作,把主流技術應用于全媒體的實驗平臺中,使學生能夠滿足用人單位的最新需要。
3.1加強管理、整合現有實驗室資源
新聞傳播的相關實驗不能只通過“搬家”來實現采編播一體的改造,如果只是將原來各自分散的部門趕進同一個房間里,這種強硬的行政手段,帶來的只能是物理層面的集合,應該通過整合現有實驗室,使全媒體的實驗室平臺能夠全方位地培養復合型的專業人才。應整合現有的錄音棚、虛擬演播實驗室、數碼影像編輯實驗室、數字出版實驗室、移動采編實驗室、演播大廳等專業實驗室,使其各有分工,又能協調統一,將攝影、音頻編輯、視頻編輯、文字編輯、圖片處理、非線性編輯等技術融為一體,使1+1真正大于2,不僅僅是實驗技術的簡單疊加,而是打破固有的保守傳統思維,在全媒體的戰略背景下思考問題,加強各實驗室的合作與共贏模式,每一門課程的實驗教學既可以調用其原有實驗室的資源,也可以共享實驗資源,使學生通過實驗,主動思考、動手實操,并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在實驗中創新和發展。
3.2改變舊有的實驗課程安排
舊有的實驗課程安排多適用于舊媒體時代,脫離現實、分割了各實驗室的功能,更多情況下,實驗教學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只是處于輔助理論教學的地位,實驗室實際使用率極低,學生的實驗效果不好。在全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應該改變以往的實驗室輔助地位,順應時代發展,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實操技能,使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驗有機地組合起來,并將學生主動參與、教師的有效指導兩者相結合,既保證通過開放式的實驗室管理體系保證學生實驗、實訓的充分時間,又可以根據學生的課余時間合理調配實驗室資源。轉變實驗室的教輔功能為教學主導功能,通過實驗課帶動理論課的教學,調整舊有教學課時與實驗課時的懸殊比例。以往的實驗教學多是教師一步步地演練后,學生亦步亦趨地一味模仿,在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性和自主性,讓高年級有經驗的學生帶動低年級學生,形成校內可循環的傳幫帶,加強不同年級間的互助和合作,提前使學生感受一線媒體的的工作氛圍,從而積累他們的實驗、實訓經驗。
3.3優化資源,加強校內、外實訓環節
完善的實驗設施和實訓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必備的實驗條件,這不僅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需要購置、更新實驗儀器、設備,還需要不斷完善媒體實驗環境,根據原有設備,按照最優化原則來購置新型設備,這樣既能節省資源,又能緊跟時代和專業的前沿。加強實驗室與企業、媒體間的協作,可以邀請來自企業和媒體的精英代表,為學生帶來業內最新的發展資訊,使學生不僅能夠直觀接觸一線技能,還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通過企業和媒體提供支持的項目和資金,使學生通過校內、外的實訓環節,完成這些項目和課題,雙方都可以“共贏”,使校企間不再像舊有實驗模式下那樣嚴重脫節,而且也可以為企業和媒體輸送大量優質人才。
3.4建設全媒體實驗的共享平臺
通過教師指導、安排實驗環節和命題,從選題策劃、內容篩選、出版發行等方面進行調研,以最新的全媒體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運用學生的頭腦風暴,開發市場、目標受眾群,使學生完成內容整理、收集和處理分析之后,根據自己的創新思維撰寫調研報告,根據可行的報告安排全媒體實驗,運用多種媒介表現方式,實現媒介融合,用音頻、視頻等彌補單一的文字報道的不足,使報道更加全方位、立體化,并且為受眾提供多層次、多種表現形式的信息,提升報道的可讀性,實現全媒體視角下的媒介深度融合。開展最新的全媒體技術演練,在大型報道中運用無人航拍機、方正飛騰排版、NUENDO錄音及后期音頻處理技術、蒙納克多功能一體化虛擬演播技術、DREAMWEAVER網站處理技術等最新的新聞傳播主流實驗技術,開展全媒體技術實操。
[1]岳山,張靜.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的功能轉變[J].新聞大學,2015(2).
[2]孫為立.全媒體環境下都市報民生新聞發展趨勢初探[J].中國報業,2011(4).
[3]孟建,董軍.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嬗變與發展[J].國際新聞界,2013(2).
[4]曾麗紅.新聞從業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新媒體環境下的考察[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11).
[5]劉玉清,杜瑩.新聞傳播教學全媒體實驗平臺建設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11).
[6]胡兵.注重實訓的新聞傳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5).
[7]蘇冰蔚.論文科實驗教學特征與實驗準備——以新聞傳播類專業實驗教學準備為例[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
[8]鄭暉.新聞傳播實驗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和拓展[J].新聞世界,2013(2).
高歡歡(1981-),女,吉林雙遼人,實驗師。研究方向:新聞學、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