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君
(作者單位:重慶市銅梁區廣播電視臺)
電視新聞傳播在三網融合下的規制路徑
呂國君
(作者單位:重慶市銅梁區廣播電視臺)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的技術和方式也在日益完善和更新。三網融合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既豐富了人們的娛樂視聽,也使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面對這種情況,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如果想要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對自身的公共屬性價值做出改變,使其能滿足社會和群眾等多方的利益要求。具體的實現途徑主要有三個:一是構建適合電視新聞傳媒發展的相關制度;二是改變傳統的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使用更有效的方式進行宣傳;三是使電視新聞傳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使電視新聞傳播在三網融合下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三網融合;電視新聞傳播;規制;路徑;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有了更加多樣的傳播渠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產生了很大影響。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國更應該不斷發展和創新本國的互聯網技術,以此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面對這種形勢,我國對現有的計算機網絡和廣播電視新聞網之間進行了資源整合。這種變化使人們對電視新聞媒介的傳統看法有了改觀,他們對電視新聞傳播開始有了新的認識,同時這種做法對電視新聞傳播的規制路徑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創造了更多適合電視新聞傳播媒介發展的新路徑,使廣播電視新聞具有更多樣的表現形式,提高了它為社會大眾服務的屬性。
近年來隨著電視新聞傳播媒介的發展,人們對電視新聞節目的要求不斷提高,在三網融合下,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模式和電視新聞節目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滿足人們的需求。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電視新聞傳播媒介的發展從過去的“一對多”模式變成了當前的“多對多”的模式,這種模式上的改變既體現了科學技術的進步,也體現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對著更多可選擇的信息資源,人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電視新聞節目。然而,要想使這種“多對多”模式更具優勢,必須建立與這種模式相適應的規章制度,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更好地規范電視新聞傳播的路徑。
1.1 對電視新聞傳播的規章制度進行完善
我國人口眾多,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是個電視大國。面對這種情況,必須給觀眾傳播一些更具特色的新聞節目來滿足他們的娛樂和精神需求,而且人們對各種新聞資訊也有了更廣泛的需求,因此傳播大量新穎又有價值的電視節目對如今的信息時代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
我國法律機關頒布了一項促進電視新聞傳播健康發展的條例,這個條例成為我國廣播電視新聞媒介得以健康發展的法律依據,在這之后,國務院又對這項條例的細節上進行過幾次修訂,但是條例的總體核心沒有發生太大變動。三網融合給電視新聞傳播媒介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廣播電視新聞要想長久健康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健全的電視新聞傳播法律體系,進而取代過去那種不完善的規章制度。以三網融合為前提,來建立與當前現狀相適應的法律制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立法機關、廣電總局和相關的企業以及人民大眾的共同參與。這項法律依據必須要權責明確,條理清晰。過去的規章制度有很多模糊性的定義和邊界,因此新的規章制度要對這些定義重新進行界定。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確保我國的電視新聞傳播媒介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從而提高電視新聞媒體行業的經營能力,滿足人們的需求。
1.2 使電視新聞傳播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媒應該改變發展方式,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新的發展形勢必須有新的發展目標和新的解決對策,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要使節目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多樣,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從而提高收視率,增加電視新聞傳播行業的收入,同時也能夠提升電視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和品牌價值。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利用電視、互聯網和移動設備來共同實現,從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在三網融合的形勢下,電視新聞傳播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內容也更加多元化。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由過去那種單向傳播朝著雙向傳播的方向發展,既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還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和選擇空間。于是對于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來使觀眾選擇新聞節目,就成了每個電視新聞傳播機構關心的問題,這些機構之間采取不同策略進行競爭,從而求得能夠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生存。
2.1 建立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相關的審核制度
如今我國的信息資訊也在蓬勃發展,網絡上、電視上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信息呈獻給民眾,然而民眾可接受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如何從大量信息中辨別出真偽以及如何選擇有效的信息也是一個值
得思考的問題。因此,電視新聞傳播機構要對自己的電視節目的品質嚴格把關,既要使節目內容更加豐富,也要提高節目質量,及時準確地為觀眾提供最新的信息資訊。只有這樣才能使節目更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如何推廣電視節目成了電視新聞傳播的重點,當前我國很多廣播新聞傳播已經與三網實現了融合。如河南交通廣播中的很多節目就是通過互聯網來開展的,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收聽率,這種形式也為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2.2 建立規范的市場競爭機制
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媒介大多認為單純靠節目的豐富性就能夠提高其收視率,其實這只是提高節目收視率的一個方面,因為以前的電視節目都是單向傳輸的,觀眾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是電視上放什么自己看什么,然而,三網融合下,電視新聞節目是雙向傳輸的,觀眾在網絡上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利。面對這種形勢,廣播電視媒介在通過制作優良的電視節目提高收視率的同時,還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對節目進行宣傳,使觀眾對電視節目有更多的了解,增加節目的受眾面,如今微博、微信等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傳統媒介可以利用網絡的開放性特征,通過對節目進行宣傳,使更多的觀眾參與到節目的互動中來,用這種方式進行間接營銷,只有這樣才可以既從量上也從質上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進步,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不僅使人們的生活觀念產生變化,也使人們更加注重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同時,隨著電視節目越來越多樣化,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選擇權利,他們對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電視新聞傳播機構必須要不斷地提高節目的質量以及自身的影響力,使節目的形式更具創新力。同時在規章制度的范圍內,一方面使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另一方面也要使用各種網絡平臺拓展營銷渠道,從而全面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力。
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我國的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必須要在三網融合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同時電視新聞傳播媒介還要提升節目的質量,使節目更加多元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電視新聞傳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召平.三網融合下“電視新聞傳播的嬗變”[J].陜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1(2).
[2]葛明駟,何志武.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規制的目標與路徑[J].中州學刊,2014(4).
[3]陳慧慧.“三網融合”下的廣播電視新聞內容生產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4]王國鵬.三網融合下的媒體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22).